病请描述: 经常有患者跟我咨询:“尹医生,我是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全身上下都不舒服,但做什么检查都正常,现在吃饭也没胃口了,晚上睡觉也睡不着”。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亲人、朋友出现以上情况,很可能已经患上了焦虑症。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压力的加大,焦虑症患者越来越多,其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认清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积极进行调整和治疗非常重要。一般来讲,每个人在生活或者工作中由于这样那样的事都曾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出现过焦虑情绪,而大部分人随着时间的发展及自我的调节都可以调整好,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因为遇到事情的严重性及自我调节能力等问题而没能调整好,继续发展成为焦虑症。 焦虑症一般多发于18-40岁人群,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两倍,主要表现为: 1.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对客观并不存在或不可能发生危险的过度担心、紧张和恐惧感。有些患者甚至明知道某些担心是多余的,但却难以自控而感到苦恼。有时患者也意识到担心什么,只是一种提心吊胆、惶惶不安的内心体验。有时患者担心的是非常现实的危险或极小几率的事件,如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亲人出门遇到车祸等。患者因这些不祥的预感而坐卧不宁,心烦意乱,惶惶不可终日。患者常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对声光敏感、易激惹,以及入睡困难、多梦及早醒等睡眠障碍。也有患者对即将发生的事担心,如考试失败等。 2.躯体症状:主要症状有心慌或心跳加快、气促、窒息感、头晕、头痛、耳鸣、多汗、面部发红或发白、口干、吞咽困难感、胃部不适、恶心、腹痛和腹泻等。有时可伴有例如阳痿、早泄、月经紊乱、性欲减退和尿频等其他症状。此外,一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肌肉紧张,颈部发硬及肩背部僵硬、疼痛和不适感,双手及肢体轻微抖动,或表现措手顿足、来回走动等。 如果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存在以上症状,同时积极就诊排除了其他器质性疾病(切记这一点),就需要考虑患有焦虑症的可能。此时需要积极就诊咨询,寻求帮助治疗。切记不要自行购买抗焦虑药物服用,避免药物依赖及危险的发生。 焦虑与抑郁就像一对双胞胎,二者一般同时存在,情绪低落,对所有事物兴趣减低,考虑也存在抑郁,可参阅我关于抑郁的科普短文:抑郁自评最简单易懂的方法!
尹延伟 2019-06-01阅读量9380
病请描述:目前,随着腹腔镜的使用和外科技术水平提高,胆囊切除术己较为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术后仍存在右上腹胀痛不适、恶心呕吐、纳差、腹泻,或伴黄疽、发热等并发症。胆汁反流性胃炎为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之一,由于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胆汁反流入胃,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胀痛、暖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生原因:1、胃肠动力紊乱;胆囊切除术是导致患者胃肠动力紊乱和解剖结构异常的主要因素。患者因胆囊切除,导致胆囊的贮存、浓缩胆汁和调节胆道压力的功能丧失。而胆总管压力相对增高,可使胆汁异常排放,从而引起十二指肠逆蠕动和幽门异常开放,更易引起胃肠蠕动紊乱等。通过胃电图检查发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动力减弱,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空腹或餐后,均存在胃肠电活动紊乱的表现。2、胆囊调节功能异常;胆囊切除后胆囊的调节功能丧失,肝脏合成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由切除前的间歇性和进餐相关的方式变成切除后的持续排出,从而为胆汁反流提供了条件,这种现象空腹时更为明显。胆囊切除后胆囊贮存胆汁的功能丧失,使胆汁酸的肠肝循环缩短,循环次数增加,更多胆汁流经十二指肠,胆汁反流至胃的机会大大增加。3、神经体液调节异常;胆囊切除后胆囊收缩素的靶器官缺如,使血中胆囊收缩素水平较前增加,引起胃肠激素紊乱,导致胃体、胃底松弛,幽门括约肌、十二指肠平滑肌收缩,最终导致胃排空延迟,增加了胆汁反流对胃损伤的机会。4、精神心理障碍;临床观察表明,人的精神和情绪对胃动力有明显影响,有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障碍的患者,其胃酸分泌、胃粘膜血流及胃肠蠕动均会受到影响,最终胃肠功能紊乱,发生胆汁反流。治疗方法西医治疗运用黛力新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伴焦虑症患者,结果显示有效;应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有效;应用雷贝拉唑、铝碳酸镁联合使用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胃炎治疗有效。2、中医治疗以疏肝降逆汤(郁金10g,神曲9g,柴胡9g,枳壳9g,大黄4.5g,黄芪15g,白芍9g,党参15g,薄荷6g,赭石20g)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有效;以清肝降逆为主的中药(陈皮6g,黄连3g,吴萸1g,槟榔10g,枳实10g,牡丹皮10g,醋柴胡6g,黄芪10g,法半夏10g,焦山桅lOg,白芍12g,蒲公英15g,浙贝母10g),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有效;3、中西医结合治疗 予以铝碳酸镁咀嚼片、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加服通降合剂(竹茹10g,延胡索10g,黄连3g,枳实10g,半夏10g,郁金10g,吴茱萸5g,陈皮6g),治疗有效;本文引自占新辉等北京中医药2014年12月第33卷第12期
赵刚 2018-06-01阅读量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