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精神科 > 心理科 > 焦虑症 > 内容

焦虑症内容

心阅正念专业版,帮助摆脱药物...

病请描述:作为一名有十几年临床经验的资深精神心理科医生,在门诊见到很多焦虑抑郁失眠的患者要吃很多年的药。一吃药焦虑抑郁失眠等能缓解,一不吃药就复发,难以完全治愈,难以摆脱药物。 那原因是什么呢?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疾病的病因一定有应激源的。 而这个应激源很难在短时间内缓解,比如: ①成年人恋爱婚姻失败,老公出轨,老婆红杏出墙。 ②在亲子关系中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矛盾,有代沟,孩子不好好学习,不务正业,孩子一回家就锁门等。 ③初高中同学学习压力,想考好大学,现实是成绩不佳。还有学校里的人际压力。甚至一些同学出现自残,用刀割自己。 ④还有生意投资失败亏钱,这几年投资股票等等。 很现实的困扰,就很难通过认知疗法快速的改变想法。这些情况的缓解都需要很长时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东山再起,找新婚对象都需要时间,都需要很多年才能熬出来,就一直吃着药,吃着药。 抗精神病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显而易见: 手抖,体重增加、糖代谢异常,内分泌系系统紊乱,泌乳素升高、月经紊乱、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性低血,镇静作用,反应迟钝,流口水,口干、视物模糊、便秘,肝肾功能的损害,可以诱发癫痫,甚至猝死。 那有什么办法能够快速缓解情绪又能少吃药不吃药,从根本上改善认知,改善病情呢? 那参加心阅-正念训练营六天是一种选择,他的核心概念在于“有意识地觉察”,专注于当下,而非评判或分析。它是一种培养觉知力的方法,帮助人们摆脱思维的束缚,体验当下的真实感受。 正念怎么改善认知的呢? 练习正念会让人平静。平静就能得慧心,获得慧心了冷静思考,思考之后就能领悟。会有“原来如此,焕然大悟的感觉”,进而改变认知。。 市面上正念音频练习那么多甚至免费,为何要选卡巴金正念? 心阅正念训练营音频,医生版课程由正念创始人卡巴金博士亲自录制了指导语由童博士翻译并转录为中文版本。只有六节课程,不太多不太少。不浪费大家时间,重点突出,不混杂,安排合理,内容设置科学。童博士声音。婉转,亲切,让人很容易平静下来。 只要能认真跟着练习六天,我作为正规医生不敢把话说满,大多数患者会有收获平静的心态。坚持练习,生活将会不一样,失意挫败将会远去,获得平静阳光,有幸福感的人生。 如果想参加正念训练营,购买医生的主页的正念训练营即可。

杨立勇 2024-12-31阅读量2175

难治型阶段性白癜风有更准确的...

病请描述:心理治疗和神经营养让节段型白癜风快速见效 卢涛1.2徐海环2刘洋2王玉萍3 1陕西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皮肤科,西安,710110   2天津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医院皮肤科,天津,300162 3天津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医院心理科,天津,300162 目的:找到难治型节段型白癜风的治疗思路和具体办法。通过详细观察总结节段型白癜风的诱因和特点,尝试改用心理治疗和神经营养,总结疗效,提高白癜风防治水平。节段型白癜风约占全部白癜风的5%~27.9%【1】,公认治疗很难[1,3]。节段型白癜风和非节段型白癜风差别大,两类型很少转化【2,3,4】。因皮肤色素细胞和神经细胞发育来自胚胎神经嵴,而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发病前常有精神神经刺激病史【5,6】,笔者推测其主要病因不是免疫,而与精神神经刺激损伤有关【7】。 方法:2009年10月1日到2013年9月30号5年笔者连续诊治2114例白癜风,向家庭成员和患者详细询问记录白斑和发病诱因、时机和应激事件,其中376例节段型,伴发有心理神经异常,遂谨慎改用心理治疗和神经修复,改善睡眠,调节精神情绪,心理辅导,帮助树立阳光心态,鼓励家属和病友互相关心支持,缓解压力。每两周到一月复诊一次。主要外用药:复方卡力孜然酊、他克莫司乳膏,口服药物有维生素B1、甲钴胺片、安神补脑液、养血清脑颗粒、百乐眠等。对有焦虑抑郁的患者短期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鼓励家用311或者308光疗。 结果:节段型白癜风的主要诱因主要是心理应激事件,精神神经剧烈刺激:例如工作生活压力大、夫妻不合、婆媳矛盾,家人重病或者去世等。节段型白癜风的发生时间:在幼儿园入学早期,小学、中学上学早期不适应,初三、高三考学、考研究生压力大、军训不适应,刚工作不适应,压力大,勾心斗角,心思太重、疑心重。节段型白癜风的患者多数胆小,内向,受过惊吓刺激、情绪控制力差,容易发怒,有的害怕老师、父母(吵架、闹离婚、在外打工),缺少安全感。个别好动。情绪郁闷,焦虑,伴随失眠,多梦,甚至噩梦,睡眠爱翻滚。看事情阴暗,悲观,甚至逃避厌世!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的母亲们部分过度细心担心、谨慎、偏执、烦躁、易怒,爱钻牛角尖、容易抑郁和焦虑等。个别节段型白癜风白斑区皮肤感觉迟钝,对冷热不敏感,或者肌肉不自觉抽搐。     376例节段型白癜风接受心理治疗和神经营养,其中能连续治疗、复诊间隔不超过3个月的共有124例,平均看到好转(白斑缩小、出现黑点)的时间为36.2±20.1天,最短6天,最长90天,中位数时间为33天。 结论:节段型白癜风确实与精神神经刺激损伤高度有关。采用心理治疗和神经营养,经过5年统计和近十年临床验证确认,能快速见效。用心理治疗和神经营养让节段型白癜风,值得借鉴验证和推广。

卢涛 2024-10-12阅读量2610

夏秋之交温差大当心恼人的偏头...

病请描述: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该疾病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性的、多为单侧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常同时伴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   《齐鲁晚报》旗下“齐鲁壹点”2022年7月19日报道,46岁的何女士患有偏头痛十多年,这个疾病完全打乱了她的工作和生活。“有时候工作疲劳或者心理压力大,就会导致偏头痛发作。”何女士说,此外,有时候也没有明显的诱因,“吹一下风扇也会引起偏头痛,受凉受热都不行。”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5B病区主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余志良博士表示,虽然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是在生活中,饮食、睡眠、环境等因素,常常会诱发偏头痛。   余博士进一步讲解道,季节变化与头痛发作息息相关,国际头痛基金会(NTF)组织的相关调查统计显示,有约75%的经常性头痛患者,当天气或是气压改变时,都会引起偏头痛发作。季节交替时,头痛发作次数增多;环境冷热变化或吹风时,会引起头痛明显加重。   根据《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2022 版)》,偏头痛发作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前驱期、先兆期、头痛期和恢复期。   余志良博士结合丰富的偏头痛临床诊疗经验介绍,偏头痛的发生频率因人而异,每月发生2-4次较为常见,但有些患者每隔几天就会发生偏头痛,也有些患者一年仅发生一两次。   发作时,常为隐约疼痛起始,逐渐变为中重度搏动性疼痛,活动时加重,还可从头部一侧转移至另一侧,累及头前部甚至整个头部。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差,疲劳,视野模糊等。   余志良博士指出,偏头痛对患者健康有着相当的危害,不仅因频繁和严重的头痛可导致病人的学习工作能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而且与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相关。   《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2022 版)》援引的2016 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表明,偏头痛是第二大常见的神经系统失能性疾病,与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存在共病关系,相关研究亦发现其可能增加罹患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余博士讲解道,偏头痛属于中医“头风”、“脑风”、“头痛”范畴。可考据的头痛之病名源于《素问·风论》,据其病因而有:“脑风”、“首风”之名,认为乃外在风邪寒气犯于头脑所致。因此,诊断偏头痛应辨别病程长短,病位表里,邪正虚实,并予以辨证施治。   偏头痛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除药物对症治疗外,随着对疾病研究认识的深入,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是中医刺血、针灸为主的非药物治疗策略,在偏头痛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偏头痛急性期,以辩经论治为主,兼顾辨证论治,可通过刺血、手针等疗法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的目的,迅速获得镇痛效果。在恢复期,则多采用毫针刺法、温针灸、耳穴压丸等操作方式,以期达到“缓则治其本”的效果。   余志良博士潜心多年研究并首创的“紫荆刺血疗法”,以传统的十四经穴理论、现代西医的血液净化理论、血管内皮的神经内分泌理论与密闭系统的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作用机理在于解毒祛瘀、扶正驱邪、消肿镇痛、活血生津、健脾理气、解郁安神,即现代医学意义上的清除或抑制炎症、促进神经内分泌、改善微循环、增强代谢、调节免疫、组织结构与功能重建等,对于包括偏头痛在内的各种痛症、三高、头晕、心梗、脑梗及五脏功能不调等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2023年12月,“紫荆刺血疗法”入选传统医药特色疗法和新技术新产品遴选推广项目。   余志良博士提醒,除了在偏头疼发作时积极治疗外,通过日常生活方式改变,避免诱发因素,也能对疾病预防起到积极作用。如:   ●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 健康饮食,少食腌制食品、巧克力、奶酪及红酒等。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此外,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甚至抑郁倾向,建议在必要时通过专业心理疏导,保持情绪稳定和乐观的心理。一旦出现不明原因头痛或疼痛加剧时,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以免病情加重,延误治疗。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4-09-06阅读量1518

颈椎病为什么会引起焦虑、抑郁...

病请描述:国庆假期值班,接诊了一位颈椎病患者,患者,女,42岁,“颈部酸胀僵硬疼痛,伴头晕、失眠十余年,加重伴右上肢放射痛一周”,患者告诉笔者,这十余年断断续续在南宁市内多家医院就诊,并且在按摩理疗馆、美容院调理,症状时好时坏,最近每天肩背部酸胀僵硬疼痛,一晚上睡不足五小时。最严重的是她告诉笔者每次过斑马线的时候,看见汽车开过来她很想撞上去!!她的病情陈述令我震惊,这位颈椎病患者已经患上严重的抑郁。 有关颈椎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家人和医务人员的关注。这也是为什么病程漫长的颈椎病患者很难治愈原因所在。今天闲暇之余,专门写一下有关颈椎病与精神焦虑、抑郁的问题,希望能引起患者本人、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的重视。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症状复杂、多样, 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由于其病程长,且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列为第二大顽固疾病。 近年来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人们的工作、学习、 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比如长时间弯腰低头办公、长时间驾驶、久坐,缺乏一定强度的运动锻炼等等。颈椎病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发病率为 5%~2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报道,大约有35%~40%的颈椎病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 那么,为什么颈椎病会引起精神焦虑、抑郁呢? 第一、颈椎病会给患者带来颈部僵硬疼痛、肩臂疼痛、背部僵硬疼痛、手部麻木、头晕、头痛、恶心、心慌、胸闷、失眠、耳鸣、眼花等躯体上的痛苦,影响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降低了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患者常自觉精力减退、睡眠不足,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也会严重影响学习、工作。 第二、颈椎退行性病变的进展,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一些列因素的影响,患者长期受颈椎病的折磨,机体应激能力变差。比如:睡眠障碍、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容易出差错等等,容易导致焦虑、 恐惧和抑郁等情绪障碍,如果患者不能及时自身疏导, 躯体会出现病理变化,更加促使颈椎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第三、颈椎病就诊患者往往会因为治疗效果不显著或者是治疗效果维持不长,表现出消极情绪。此外,颈椎病治疗周期长,部分患者家庭难以承受疾病治疗的经济负担,担心花钱仍治不 好。反复就医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生活质量下降也可诱发焦虑抑郁等。同时,情绪障碍导致颈椎病患者在治疗中依从性降低,也会产生焦虑情绪。 所以,笔者在门诊常常见到颈椎病患者同时在多家医院及多个医生就诊记录。 第四、疼痛是患者机体对于外在刺激的作用下的一种复杂反应的主观感受。研究提示30%~60%的疼痛患者伴有抑郁症。颈椎病患者往往在工作及社会中承担较重要的角色,期望躯体恢复健康的意愿强烈,患病后由于躯体症状的反复迁延,难以体现自我价值,易导致情绪障碍的发生。 第五、颈椎病疾病发展过程和治疗过程都会引起患者的明显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其中以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最为明显,而情绪障碍后由于其不恰当的姿势导致肌肉的紧张度和脊柱结构的改变,同样可能会进一步加重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进而进入恶行循环。 简单来说,不良的精神情绪同样可诱发颈椎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颈椎病患者心情好时症状减轻,心情不好时症状多加重。当我们情绪紧张时,颈部肌肉发生不自主的收缩,甚至痉挛,这时颈椎的力学平衡发生改变,造成骨性结构和关节位置的变化,从而引发或加重颈椎病。 总而言之,颈椎病可以引起精神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同样,不良心理情绪也会加重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或引起颈椎病的复发。 研究表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疗效果和心理的治疗之间具有直接关系。根据“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对颈椎病患者疾病病因的治疗、康复治疗及身心健康康复,可帮助患者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临床医务人员不仅对颈椎病患者开展病因学调查,针对疾病发生原因针对性康复治疗,还需要对颈椎病患者进行疏导疗法、放松疗法、暗示疗法等方法缓解患者的消极心理,既能预防颈椎病的复发,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更好地接受现状和调动患者配合康复治疗积极性。 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三分治,七分养!自律是最好的治疗方式!与君共勉!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2157

找到难治型节段型白癜风的治疗...

病请描述:节段型白癜风约占全部白癜风的5%~27.9%,公认治疗很难。节段型白癜风和非节段型白癜风差别大,两类型很少转化。因皮肤色素细胞和神经细胞发育来自胚胎神经嵴,而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发病前常有精神神经刺激病史,我推测其主要病因不是免疫,而与精神神经刺激损伤有关。 方法:2009年10月1日到2013年9月30号5年笔者连续诊治2114例白癜风,向家庭成员和患者详细询问记录白斑和发病诱因、时机和应激事件,其中376例节段型,伴发有心理神经异常,遂谨慎改用心理治疗和神经修复,改善睡眠,调节精神情绪,心理辅导,帮助树立阳光心态,鼓励家属和病友互相关心支持,缓解压力。每两周到一月复诊一次。 主要外用药:复方卡力孜然酊、他克莫司乳膏,口服药物有维生素B1、甲钴胺片、安神补脑液、养血清脑颗粒、百乐眠等。对有焦虑抑郁的患者短期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鼓励家用311或者308光疗。 结果:节段型白癜风的主要诱因主要是心理应激事件,精神神经剧烈刺激:例如工作生活压力大、夫妻不合、婆媳矛盾,家人重病或者去世等。节段型白癜风的发生时间:在幼儿园入学早期,小学、中学上学早期不适应,初三、高三考学、考研究生压力大、军训不适应,刚工作不适应,压力大,勾心斗角,心思太重、疑心重。节段型白癜风的患者多数胆小,内向,受过惊吓刺激、情绪控制力差,容易发怒,有的害怕老师、父母(吵架、闹离婚、在外打工),缺少安全感。个别好动。情绪郁闷,焦虑,伴随失眠,多梦,甚至噩梦,睡眠爱翻滚。看事情阴暗,悲观,甚至逃避厌世!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的母亲们部分过度细心担心、谨慎、偏执、烦躁、易怒,爱钻牛角尖、容易抑郁和焦虑等。个别节段型白癜风白斑区皮肤感觉迟钝,对冷热不敏感,或者肌肉不自觉抽搐。     376例节段型白癜风接受心理治疗和神经营养,其中能连续治疗、复诊间隔不超过3个月的共有124例,平均看到好转(白斑缩小、出现黑点)的时间为36.2±20.1天,最短6天,最长90天,中位数时间为33天。 结论:节段型白癜风确实与精神神经刺激损伤高度有关。采用心理治疗和神经营养,经过5年统计和此后十年临床验证确认,能快速见效。用心理治疗和神经营养让节段型白癜风,值得借鉴验证和推广。 此文在国内多个皮肤科会议和亚洲皮肤科会议上采用和交流。

卢涛 2024-04-24阅读量1478

儿童焦虑症:关爱成长路上的小...

病请描述:儿童焦虑症:关爱成长路上的小心灵 引子 儿童焦虑症,一个或许不为大多数家长所熟知的名词,然而,它却悄然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孩子。本文旨在为大家科普儿童焦虑症,深入了解其定义、发病率、病因、诊疗过程、治疗手段以及目前的治疗状况。 1. 儿童焦虑症是什么? 儿童焦虑症,又称为儿童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不合理的焦虑和担忧,可能干扰到日常生活和正常学习。这是一个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问题。 2. 发病率有多高? 数据显示,儿童焦虑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可观的水平。约有10%至20%的儿童可能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一定程度的焦虑问题。及时了解并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3. 病因:为何会发生儿童焦虑症? 儿童焦虑症的病因复杂,既包括遗传因素,也与环境、生活经历等因素密切相关。家庭环境、学业压力、社交关系等都可能成为焦虑症的潜在触发因素。 4. 诊疗过程:如何发现和确诊? 发现儿童焦虑症的关键在于家长和老师的关怀与观察。如果孩子表现出过度的紧张、不安、常常回避某些场合,家长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会通过面谈、观察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确诊是否患有儿童焦虑症。 5. 治疗手段:如何帮助孩子走出焦虑困境? 针对儿童焦虑症,心理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有效手段。认知行为疗法、游戏疗法等方法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和管理自己的焦虑情绪,逐渐走出困境。家庭支持也是治疗的重要一环,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鼓励。 6. 目前的治疗状况: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时刻 随着对儿童心理健康关注的增加,儿童焦虑症的治疗状况逐渐向好。专业心理医生能够提供更为个性化、全面的治疗方案,同时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也在增加,这为孩子的康复创造了更好的环境。 7. 医生个人观点:培养健康心灵的基石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感儿童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儿童时期的经历往往对成年后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家长们不仅要注重孩子的学业和体魄,更需要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培养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灵。 结语 儿童焦虑症,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科普,我们希望家长们更加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了解并及时应对儿童可能面临的焦虑问题。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为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生长发育 2024-02-15阅读量2038

什么是焦虑抑郁共病?

病请描述:  据各国研究显示,抑郁焦虑障碍比例很高,国内为68.9%,国外为67%。特别是现在的90后,00后,生活阅历浅,抗挫能力弱,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一些疾病,如果不及时疏导治疗,将会对患者家庭和社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共病群体具有以下特征:   总体疾病特征更复杂,病情更严重,功能损害更严重,自杀风险更高,治疗困难、复发率高,生活质量差。   焦虑抑郁的相同点:   病因   这两种疾病比较相似,都和自己的心理因素有关,都是以消极的认知态度、和在生活当中受到的刺激事情。   临床表现   两种疾病均表现为躯体不适症状、思想与行动的改变。   ● 常见的躯体表现:夜不能寐、饮食改变、躯体疼痛等不适症状、疲劳以及坐立不安等症状。   ● 心理因素:大难临头的感觉,激惹、而且感觉非现实等。                   图来源于摄图网,侵删   焦虑抑郁的不同点:   年龄分布   抑郁症不分年龄段,但是患病高峰年龄为25到35岁,老年人次之。该病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比2。   临床症状分布   抑郁症患者典型症状懒惰、发呆等症状加上顽固性失眠和躯体不适。   焦虑症患者具有“不安、心绪不宁”全身上下不舒服和精神不安,可以与抑郁症相区别。

高小宁 2023-08-01阅读量974

父母精神病会遗传给孩子吗

病请描述:  目前已知的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性抑郁症、自闭症、强迫症、焦虑症、多动症、精神发育迟滞等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是不能完全确定遗传方式。   1.精神分裂症   据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母亲所生子女,成年后也会有较高的患病率。精神分裂症就可以称为「高发家系」。   2.抑郁症   抑郁症是有家族遗传倾向的,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若父亲或母亲曾患严重抑郁症,其子女患抑郁症的风险比一般人高8倍。   3.双相情感障碍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遗传因素大约占比达到50%以上。美国的数据表现双相情感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到3%。双相障碍同卵双生子的患病率高于重性抑郁症。   4.焦虑症   据调查显示焦虑症常有家族聚集现象,一家有2人或多人患焦虑症是很常见的。焦虑症的遗传现象,主要不是因为先天遗传,而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小时候的家庭成长环境。广泛性焦虑障碍和社交恐怖症的遗传度分别为40%和50%。   亲子之间焦虑的传递主要是由于焦虑父母抚养后代的方式、直接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等,儿童及青少年通过多种途径从父母处习得焦虑行为。   5.强迫症   在我国,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2.4%,是遗传基因基础和后天环境因素两者作用引起的。   6.自闭症   自闭症的确切病因并不明确。25%-35%的遗传因素与自闭症患者发病相关。同卵双生儿遗传因素占70%-90%,异卵双胞胎遗传因素占30%,兄弟姐妹中遗传因素占3%-19%。   有国外的研究发现,对于遗传风险因素,还可以隔代累积。   自闭症的同卵双生子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二者对于轻微的认知或社交障碍,也有更加明显的差异。

高小宁 2023-07-27阅读量2259

抑郁症患者及早采取规范化治疗...

病请描述:  其实,抑郁症可防可治,而且早发现早治疗十分关键。同时,抑郁症治疗要强调采取综合系统规范化治疗。那么,及早采取综合系统规范化治疗,又有哪些优势呢?   1.降低治疗难度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病因纷繁复杂,症状表现多样,且易与其他疾病(如焦虑症)的症状相混淆,更是常被一些躯体疾病如头痛、睡眠障碍、胃肠症状等)所掩盖。因此,开展系统、专业的精确检查,确诊抑郁症与否,再查明发病原因,进而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少走弯路,早日回归健康生活。   2.节省精力和金钱   早发现,早期即进行规范化精准治疗,能有效抑制病情进展,大部分患者是可以尽早回归健康生活的。这对于患者而言,减少了诊治的医疗开支,也避免了反复就诊的苦恼。   3.减少心理压力   长期饱受抑郁症的折磨,到后期甚至还可能会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这样的情况,不仅降低了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会让患者内心更加压抑。所以,尽早开展系统、专业的精确检查,查明发病原因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也可以避免心理压力的产生,从而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总之,抑郁症是可预防、可治疗、预后良好。但广大抑郁症患者需在正规医院确诊,通过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综合系统、规范地治疗,同时患者家属和大众一定要消除思想偏见,关爱患者、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如果前期不重视、不予治疗,错过治疗时间,不仅会增加治疗难度,同时还会增加治疗费用。   以上的文章是针对“抑郁症患者及早采取规范化治疗有哪些优势”相关问题给大家做的详解介绍!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在在线咨询医院的医生!

高小宁 2023-06-28阅读量741

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有区别,不...

病请描述:  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有很多相似点,但却并不完全相同。就像我们所说的一个笼统的“精神病”一样,都是形容这个人不同于常人,但要在医学上细分开来的话,那就有了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很多分类。   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的区别   1.病因上的不同   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会出现幻听幻想等症状,而表现的让人觉得不可理喻,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多残留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而躁狂症的患者是以情感障碍为主要病因的,而且患者在发病之后和正常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2.病症上的不同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主要是表现的语言比较没有条理性,经常会做出一些比较幼稚的事情,是一种精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   而躁狂发作是在情感高涨基础上出现的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3.情绪上的区别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会出现情绪上的紊乱,时哭时笑。情感表达往往和实际的情况不相符合,情感淡漠,也不喜欢跟人交流沟通,说话内容杂乱无章,无法让人理解。   而躁狂症患者情绪非常不稳定,脾气很暴躁,多管闲事,易激怒,易和他人发生争执。患者精神非常兴奋,注意力不集中,言语动作增多,思维破裂。                     图来源于摄图网,侵删   4.思维逻辑上的不同   精神分裂患者思维逻辑异常,表达的观点或想法颠三倒四,说话不连贯。   而躁狂症患者对自己的评价非常高,比如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帅气的人,或自己的聪明才智无人可匹敌等,说话的连贯性特别强。   此外,如果精神分裂症,没有做恰当的治疗,它时间长了以后,他/她会脱离社会,可能致残。躁狂症的患者很聪明,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评价过高,兴奋,助人为乐,所以,躁狂症患者不会衰退,不影响社会功能。   而且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的治疗不一样,确定诊断是精神病,一定要用抗精神病的药;躁狂时要用情感稳定剂。躁狂症的患者,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他/她可能有精神病性的症状,然后医生也就按照他/她的精神病性的症状去下药了。   因为,有的时候医生看诊,你叙述的躁狂的表现少,叙述的精神病症状多,可能就会被误认为是精神分裂症,这也有可能的。精神病人,病史的介绍是非常主要的,一定要把详细的过程跟医生说,具体的情况,从什么时候开始得病的,得病以后什么表现,具体的表现都要跟医生讲出来,然后医生再观察你。   虽然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是两种不同的精神疾病,但若久拖不治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不小影响,危害严重。所以,当疑似自己或身边的亲友有精神分裂症或躁狂症,一定要及时到专业医院就医诊断。   以上的文章是针对“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的区别”相关问题给大家做的详解介绍!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在在线咨询医院的医生!

高小宁 2023-06-26阅读量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