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口腔 > 牙移位 > 内容

牙移位内容

牙周病的四大特征

病请描述:  牙周病,作为口腔健康领域的隐形威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影响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以及牙骨质。它不仅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影响全身健康。了解牙周病的四大特征,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并治疗,保护口腔健康。  一、牙龈炎症与出血  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之一便是牙龈炎症和出血。正常牙龈呈淡粉色、质地坚韧,而发生炎症时,牙龈颜色会发生改变,如红肿或苍白,质地也会变得肥厚、松软。患者常常在刷牙、咬硬物(如苹果)或甚至自发性地出现牙龈出血。这种出血现象不仅是牙周病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促使许多人寻求治疗的首要原因。  二、牙周袋的形成  牙周袋是牙周病进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正常情况下,健康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过2毫米,而牙周袋的形成则意味着炎症已经发展到牙周支持组织,导致更深层次的感染。随着病情的加重,牙周袋会加深,成为细菌藏匿和繁殖的温床,慢性破坏和脓性分泌物可能从牙周袋中逃逸,进一步加重牙周组织的损害。  三、牙槽骨吸收  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病对牙周支持组织造成的严重破坏之一。随着炎症的持续,牙槽骨会逐渐被吸收,导致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齿失去支撑,进而出现松动。X线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牙槽骨的吸收情况,包括水平吸收、垂直吸收以及混合性吸收。牙槽骨吸收的程度直接决定了牙齿的稳定性和预后。  四、牙齿松动与移位  牙齿松动和移位是牙周病晚期的典型症状。当牙周组织支撑力大大减弱时,牙齿会出现松动,严重时甚至影响咀嚼功能。牙齿的移位,尤其是上前牙或下前牙的扇形移位,在临床上非常多见。这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导致咬合创伤,进一步加速牙齿的脱落。  预防与治疗  牙周病的预防关键在于日常的口腔卫生维护。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清洁工具,可以有效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减少炎症的发生。此外,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专业洁治也是预防牙周病的重要手段。一旦发现牙周病的症状,应尽早就医,通过全口牙洁治、龈下刮治、口服抗生素等方法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李会彬 2024-11-13阅读量1646

蛀牙不处理时间久了会怎么样?

病请描述:  蛀牙,在医学上被称为龋齿,是牙齿硬组织在细菌作用下逐渐腐蚀的一种常见口腔疾病。龋齿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及时处理,随着时间推移,它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口腔问题和健康问题。本文将探讨蛀牙长时间不处理可能带来的后果。   一、疼痛加剧   蛀牙初期可能仅表现为牙齿表面的小黑点或白垩色斑块,但如果不及时治疗,蛀牙会逐渐深入牙体,侵蚀牙釉质和牙本质,甚至达到牙髓。随着龋洞的加深,牙齿的神经组织会受到刺激,导致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可能呈阵发性,特别是在吃冷热酸甜食物时,疼痛尤为明显。如果牙髓受到感染,疼痛将变得持续且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二、局部感染与炎症   蛀牙长期不处理,不仅会导致牙齿本身的损伤,还可能引发周围组织的感染。当龋洞深入到牙髓时,细菌可以通过牙髓腔进入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此时,牙齿周围的牙龈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甚至形成脓肿。如果感染扩散到颌骨,还可能引发颌骨炎,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影响面部形态和功能。   三、牙齿脱落   随着蛀牙的不断发展,牙齿的硬组织会逐渐被腐蚀,最终可能导致牙齿的松动和脱落。这不仅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还可能影响口腔的美观和发音。此外,牙齿的缺失还可能导致相邻牙齿的移位和倾斜,进一步影响口腔的整体健康。   四、影响消化与营养吸收   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帮助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如果牙齿因蛀牙而脱落或严重损伤,患者的咀嚼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这不仅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和营养吸收障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消化系统问题,如胃炎、胃溃疡等。   五、心理健康问题   蛀牙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长期的牙疼和口腔不适可能导致患者情绪低落、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蛀牙带来的心理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六、治疗成本增加   如果蛀牙在早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恶化,治疗难度和成本将大大增加。从简单的充填治疗到复杂的根管治疗、拔牙和假牙修复,治疗费用将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还可能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温馨提醒:蛀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口腔健康,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蛀牙。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和漱口水、少吃甜食等,也是预防蛀牙的有效方法。记住,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关注口腔健康,我们才能拥有健康、美丽的生活。

章宁波 2024-10-22阅读量2233

种植是结束还是开始?

病请描述: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种植来填补牙齿的缺失,种植牙短则三四个月,长的甚至需要半年多甚至一年多才能够完成。那么种植牙是不是种完了就结束了呢?还是仅仅是个开始呢?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做过种植牙的患者,有时候随口问一下患者,种植牙有没有定期去复查?绝大部分患者都会一脸惊讶的看着我,十分惊诧的问我,种植牙还要复查吗?我觉得用的挺好的啊,有必要去复查吗?种植医生没说要复查啊。        这让我不禁在想,患者自身不知道要复查就算了,专业的种植医师也不重视种植术后的定期复查,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呢。网上翻了翻各种种植牙的科普,发现以介绍种植的方式、过程、术后注意事项居多,而提到种植牙完成后的维护和注意事项少之又少。         那么是不是我们把种植牙做完就结束了呢?当然不是!        就好像大家自己的牙齿一样,后期的使用、维护以及定期的复查对于种植牙的长期效果更加重要。        种植只是一个开始。        当我们完成种植治疗,牙冠也装上了,想必十分开心,终于又有牙了,可以开开心心的吃吃喝喝了。        停停停,别忘了,种植牙也是要维护的哦!        饮食:种植牙刚装上时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建议:        1.先进软食,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       2.前一两周进食时注意轻一些慢一些,嘴里的舌头和口腔黏膜等还未适应突然出现的种植牙,较容易出现咬到舌头或黏膜的情况。       3.种植牙牙冠的硬度一般会尽量与自己的牙齿相近,所以过硬的食物也是要当心点的,不要觉得咬上去不会痛,就天天咬骨头或者开啤酒瓶盖。       清洁:单颗的种植牙基本和自己的牙齿一样,刷牙漱口牙线,一个都不能少。多颗连在一起的种植牙,牙线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有需要,还需配合使用牙缝刷(一般医师会提醒你)。        定期复诊!定期复诊!定期复诊!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般建议种植完成后一、三、六月复查,随后按照一至两年左右一次的频率复查。种植医生会仔细检查种植牙,若有问题也可以早发现早治疗,不至于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具体的检查事项后面专门写一篇展现给大家。        如何自查:        1.咬合:种植牙完成一至两周后,所有的不适基本消失。如仍有明显的感觉,建议复诊检查。        2.活动度:我们自己的牙齿存在一定的生理性动度,即用舌头用力顶牙齿,会感觉牙齿的微小移位,这是正常的。种植牙不存在这种动度,如果发现种植牙有活动感,不要犹豫,直接去复诊,肯定有问题。        3.牙缝:一般而言,种植牙刚完成时与邻牙的邻接关系比较紧密,牙缝相比正常牙齿相近或稍紧。若发现牙缝明显,可能是种植牙松动,更多是自己的牙齿移位,要去检查一下到底是什么问题,早做处理。       4.光滑度:种植牙冠均高度抛光,不存在尖锐的边角。如发现表面毛糙,则需进行处理。       5.牙龈:跟正常牙齿一样,牙龈如果出现红肿出血疼痛,及时就诊。       理论上来说,种植体可以陪伴我们一生。种植只是开始,种植体的长期稳定离不开医生和患者的通力合作,只有医患双方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让我们满意的种植效果。

赵守卫 2024-10-22阅读量3908

智齿,一定要拔掉吗?

病请描述:  智齿,作为人类口腔中最晚萌出的牙齿,常常因其生长位置、方向以及是否引发问题而备受关注。关于智齿是否一定要拔掉,这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因为它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智齿的生长情况、患者的症状以及医生的建议。本文将全面解析智齿拔除的考量因素,并提供一个决策指南,帮助读者在面对智齿问题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智齿拔除的常见原因  1、生长位置不佳:智齿常常因为空间不足而生长位置不正,如横向、斜向生长,这可能导致邻牙受压、移位,甚至引发龋齿和牙周病。  2、反复发炎:智齿周围的牙龈组织容易发炎,形成智齿冠周炎,表现为疼痛、肿胀、开口困难等症状。  3、难以清洁:由于位置隐蔽,智齿往往难以彻底清洁,容易积聚食物残渣和细菌,导致口腔卫生问题。  4、无对咬牙:如果智齿上方没有对咬牙,它可能会过度生长,影响咬合关系,甚至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  二、智齿不拔的考量因素  1、正常生长:如果智齿完全萌出,位置正,与邻牙关系良好,且易于清洁,那么可以考虑保留。  2、无症状:如果智齿从未引发过疼痛、肿胀等症状,且不影响口腔健康,那么可以暂不拔除,但需定期观察。  3、拔除风险高:对于某些患者,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或智齿位置极其复杂,拔除风险较高,此时可以考虑保留智齿,但需密切监测其变化。  三、决策指南:如何决定是否拔除智齿?  1、咨询专业医生:首先,应咨询专业的口腔科医生,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评估。医生会根据智齿的生长情况、患者的症状以及个人健康状况,给出专业的建议。  2、权衡利弊:在了解智齿拔除的利弊后,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如果智齿已经引发或可能引发严重问题,那么拔除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智齿状态良好,且拔除风险较高,那么可以考虑保留。  3、定期观察:对于决定保留的智齿,患者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问题。  4、心理准备:无论决定拔除还是保留智齿,患者都应做好心理准备。拔除智齿可能需要面对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而保留智齿则需要长期关注和维护。

李会彬 2024-10-22阅读量1941

门牙缝隙大怎么补?

病请描述:  门牙缝隙大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影响口腔健康,如食物残渣滞留导致牙齿龋坏和牙龈炎症。那如何有效修补门牙缝隙呢?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补方法。   一、复合树脂填补  复合树脂填补是一种常见且相对简单的方法,适用于1~2毫米的牙缝。医生会将复合树脂材料填充到缝隙中,并进行塑形和固化,使其与周围牙齿颜色一致。这种方法时间短、费用相对较低,但树脂材料容易脱落和折裂,需要定期维护。  二、烤瓷牙修复  对于缝隙较大的情况,烤瓷牙修复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烤瓷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美观性,可以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修复过程需要磨掉部分牙齿,然后套上烤瓷牙冠,对牙齿有一定损伤,但效果持久,颜色自然。  三、牙贴面  牙贴面是另一种受欢迎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对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贴面通常使用全瓷材料,只需磨掉少量牙齿表面,然后将贴面通过粘接技术固定在牙齿上。这种方法对牙齿损伤较小,修复时间快,且颜色自然,不易变色。  四、正畸治疗  正畸治疗即牙齿矫正,通过佩戴牙套使牙齿逐渐移动,达到闭合牙缝和排齐牙齿的目的。虽然时间较长(通常需要1年半到2年左右),费用较高,但对牙齿没有伤害,且可以显著改善整体口腔健康。  五、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门牙缝隙大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如埋伏牙、多生牙、牙周病等。在进行修补前,应先到医院口腔科进行详细检查,查明原因,针对问题进行治疗。如因牙周病导致前牙移位,应先进行系统牙周治疗,再进行修复。  注意事项  1、口腔卫生:修补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用牙线或牙钻清洁牙缝,避免食物残渣滞留。  2、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和过硬的食物,以防牙齿损伤和修复材料脱落。  3、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综上所述,门牙缝隙大可以通过复合树脂填补、烤瓷牙修复、牙贴面、正畸治疗等多种方法进行修补。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修补后注意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确保修复效果持久。如有任何口腔问题,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李会彬 2024-10-08阅读量1147

蛀牙已经烂空:补还是拔?一场...

病请描述:  在口腔健康的日常管理中,蛀牙是一个常见而又令人头疼的问题。当蛀牙发展到一定程度,牙齿内部可能被严重侵蚀,形成空洞,这时患者往往会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是选择补牙还是拔牙?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话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利弊,从而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一、蛀牙烂空的危害   蛀牙,医学上称为龋齿,是由于口腔中的细菌与食物残渣结合产生酸性物质,长期侵蚀牙齿硬组织(牙釉质和牙本质)所导致的。当蛀牙发展到烂空的程度,不仅会影响牙齿的美观,更重要的是会破坏牙齿的结构,导致牙齿功能下降,甚至引发疼痛、感染等严重后果。此外,烂空的牙齿还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进一步威胁口腔及全身健康。   二、补牙的选择与考量   补牙,即通过使用填充材料(如树脂、银汞合金等)来修复受损的牙齿部分,恢复其形态和功能。对于烂空的蛀牙,如果剩余牙体组织足够支撑填充材料,且未涉及牙髓(牙神经)的严重感染,补牙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优点:   1、保留自然牙齿,避免拔牙带来的不便和后续治疗。   2、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提高咀嚼效率。   3、保护剩余牙体组织,防止进一步破坏。   缺点:   1、需要一定的牙齿剩余量作为支撑。   2、复杂的蛀牙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完全修复。   3、填充材料可能随时间脱落或变色,需要定期维护。   三、拔牙的选择与考量   当蛀牙烂空严重,剩余牙体组织无法支撑填充材料,或已引起牙髓严重感染、根尖周炎等并发症时,拔牙可能是必要的选择。此外,对于无法修复的智齿等无功能牙齿,拔牙也是常见的处理方式。   优点:   1、彻底去除病灶,防止感染扩散。   2、为后续治疗(如种植牙、烤瓷桥等)提供条件。   3、避免长期疼痛和不适。   缺点:   1、拔牙后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可能影响日常生活。   2、拔牙后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修复治疗,如种植牙等,费用较高。   3、拔牙后需注意口腔卫生,防止邻牙移位。   四、如何做出决定?   面对蛀牙烂空的抉择,患者应首先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评估牙齿的损坏程度和剩余牙体组织的健康状况。同时,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如年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与口腔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共同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1、如果牙齿剩余量足够,且未涉及严重感染,优先考虑补牙治疗。   2、如果牙齿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已引起严重并发症,拔牙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3、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式,都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治疗后注意口腔卫生和定期复诊,以确保口腔健康。

章宁波 2024-09-02阅读量824

智齿非拔不可?了解这些原因,...

病请描述:  在口腔的深处,静静地躺着四颗被称为“智齿”的第三磨牙,它们往往在青春期后期至成年早期逐渐萌出。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智齿的到来并不总是那么受欢迎,甚至可能带来一系列口腔问题。那么,智齿真的非拔不可吗?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了解背后的原因和考量。   一、智齿的进化背景   智齿,作为人类口腔中的“古老居民”,其存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的人类食物更加粗糙,需要更多的咀嚼力量来磨碎食物。然而,随着人类饮食结构的改变和颌骨尺寸的逐渐缩小,现代人的口腔已经难以容纳这些额外的牙齿。因此,智齿常常因为空间不足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二、智齿常见的问题   1、阻生智齿: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智齿无法正常萌出,即阻生。这可能导致周围组织发炎(智齿冠周炎),引起疼痛、肿胀,甚至影响张口和进食。   2、挤压邻牙:由于空间有限,智齿可能会挤压到旁边的健康牙齿,导致它们移位、拥挤或龋坏。   3、清洁难题:智齿位于口腔最深处,难以有效清洁,容易积累食物残渣和细菌,增加患龋齿和牙周病的风险。   4、囊肿和肿瘤:极少数情况下,未萌出的智齿周围可能形成囊肿或肿瘤,影响口腔健康。   三、何时应考虑拔除智齿?   1、反复发炎:如果智齿反复引起冠周炎,影响日常生活,拔除是最佳选择。   2、影响邻牙:当智齿对周围牙齿造成挤压或损害时,应尽早拔除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3、正畸需要:在进行牙齿矫正时,为了获得足够的空间,医生可能会建议拔除智齿。   4、疑似病变:通过X光片发现智齿周围有囊肿或疑似肿瘤时,应及时拔除并进行进一步检查。   四、拔除智齿的注意事项   选择专业医生:拔除智齿是一项复杂的手术,应选择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资质的口腔医生进行操作。   术前准备:遵循医生的术前指导,如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避免在术前饮酒等。   术后护理:拔除后需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口腔卫生、按时服用止痛药和消炎药等。   虽然并非所有智齿都需要拔除,但面对其可能带来的问题,我们应保持警惕并做出明智的选择。通过咨询专业医生,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口腔状况和需求,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记住,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共同守护好这一方小小的天地。

章宁波 2024-07-18阅读量1312

颌骨囊肿知多少

病请描述:牙源性颌骨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一般发生在颌骨内的囊性病变,其内含有液体或半固体物质。 牙源性颌骨囊肿的发病原因一般与以下因素有关: 1.牙齿发育异常:如阻生牙 2.牙齿感染:如牙周炎、根尖周炎等 3.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可能有家族遗传倾向 它的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包括: 1.颌骨肿胀:患者可触及颌骨局部隆起 2.牙齿移位:囊肿压迫周围牙齿,导致牙齿移位 3.疼痛:囊肿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可引起疼痛 4.感染:囊肿感染,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 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原则是: 1.切除囊肿:手术切除囊肿,恢复正常解剖结构 2.处理相关牙齿:如拔除阻生牙、病灶牙根管治疗等 3.预防复发: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 牙源性颌骨囊肿的预后通常较好,及时手术切除囊肿,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复发的风险,需要定期复查。 牙源性颌骨囊肿的预防措施包括: 1.定期口腔检查:及时发现牙齿发育异常 2.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减少感染机会

蒋通辉 2024-05-06阅读量1114

如何防止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病请描述:   颞下颌关节由下颌骨的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构构成。颞下颌关节的作用是在肌肉作用下产生与咀嚼吞咽语言及表情等有关的各种重要活动。      下颌关节的结构特点是受力关节具有完整的关节盘关节面关节表面覆盖的是纤维软骨关节囊松弛前部比较薄弱,易发生下颌关节前脱位,两侧关节属于联合关节,下颌骨可做上提可下降前进和后退以及侧方运动。 颞下颌关节鸡下颌关节是人体至关重要却非常复杂的关节之一。 它是颌面部唯一的左右双侧联动关节。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多方向的活动性。 在肌肉的协同作用下产生与咀嚼,吞咽语言表情等各种重要活动。 而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是由于肌肉,骨关节损害,关节盘移位,韧带损伤以及调控的不协调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的主要症状是 1 关节区肌肉疼痛。 2  下颌骨运动障碍,张口受限。 3  张口闭口运动时关节弹响(可以自我测试) 4   常伴有颈部僵硬和颞部枕部疼痛。 5   咀嚼易疲劳,并常在吃硬物后诱发疼痛。 6  张口时不顺畅,会出现下颌左右摇摆。 当出现上述这些情况时,提示你的下颌关节功能不正常,建议做一做如下的调整。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减少单侧咀嚼。单侧面肌肥厚者尤其要注意。自我检查照镜子就会发现两侧面颊部不对称。 2    减少突然大张口。大张口时下颌骨体向后方运动下颌关节头向前滑动。如果前方关节囊松弛,下颌的肌肉张力过高下颌头可以滑至关节结节前方而不能退回关节窝,造成下颌关节脱位,往往是发生在大笑或者是突然打哈欠之后,也就是常说的笑掉下巴。 3减少不良姿势,长时间的低头或者坐姿不正。不仅会导致颈椎疾病和上交叉综合症,同时在低头或者长时间歪头扭歪的情况下,舌头周围的肌群会牵拉下颌骨影响下个股的正常运动轨迹。当下颌骨周围的肌肉张力不对称。或者疲劳痉挛的情况下,极易导致关节囊损伤松弛。那么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概率就大大增加。压力和张力的紊乱,进而导致关节损害。这也是很多患者发生关节弹响的原因之一。  3   少托下巴,避免颞下颌关节受力不均衡,负重增加导致关节损害,功能紊乱。 4减少寒凉食物对下颌关节的刺激,当冷到牙打颤的时候就是咬肌的痉挛。 5  保持心情舒畅才能够全身的肌肉放松。 6   当你有颈椎病或颈肩疼痛偏头痛时,说明你的神经系统出了问题,需要及早治疗。 7 及时治疗牙齿疾病,当你的牙痛或者牙齿咬合不良的时候,它会诱发和加重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文章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不对观点欢迎留言指正。

马彩毓 2023-12-25阅读量3565

隆鼻术基本常识(二)

病请描述:隆鼻术基本常识   西风东渐数百年,造成国人普遍不满意自己的鼻外形,一直以来,隆鼻术都是蔚然成风,并将成普及之势。关于隆鼻的基本常识有必要广而告之,让求美者心中有数,不要轻易被不良宣传所误导,造成不好的后果,则本文的初衷就达到了。   隆鼻适应症 (1) 隆鼻术只适于鼻骨发育缺陷、外伤等原因造成的鼻梁低平凹陷,同时有鼻部其他缺损的病人不能仅通过此手术解决。 (2) 隆鼻术用固体医用硅胶或自身的骨或软骨经修整后植入鼻背部,矫正鼻梁的低平凹陷,从而增加鼻背部乃至整个鼻部的立体感,让人神采飞扬,见之忘俗。 (3) 隆鼻术后,如果没有出现植入假体的排斥反应和植入骨或软骨支架的吸收,美容效果将维持终生。 (4) 外鼻的发育完成在16~ 18岁,因此,隆鼻术应在18岁以后进行。由外伤造成的鼻梁严重凹陷病人,如果年龄小于18岁,可先行鼻骨的复位,18岁以后再根据鼻部畸形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5)鼻部及周围的感染性炎症(如鼻炎、皮肤疖肿等)使切口感染的机会增加,感染可造成植入假体的排出和骨或软骨支架的吸收而导致手术的失败,因此,手术应在感染病灶的彻底治愈后进行。   术前准备 患感冒、鼻炎、鼻窦炎病人应在完全治愈后才能进行手术,在治疗过程中服用丹参、阿司匹林等活血药物的,应在最后一次服药1周后再考虑进行手术。鼻部疖肿等感染性疾病也须在完全治愈后才能手术。术前请五官科医生检查鼻中隔及鼻甲也很必要。   康复护理 (1) 疼痛处理:术后24小时内,病人会感到鼻部的刺痛。如果疼痛难以忍受,病人可服用布洛芬、扑热息痛等。 (2) 愈合过程:术后术区皮肤可出现青紫或肿胀。青紫多在24小时内消退,有的可持续数周。术后肿胀在2-6周时即基本消退。肿胀消退前,鼻部要比最终高度高。术后第2天受术者可随诊一次,医生将取出鼻孔内消毒棉球。骨或软骨取材处在拆线前每隔一天随诊一次或按医生的要求检查切口愈合情况,并对局部进行消毒处理。 (3) 包扎:仅用硅胶假体隆鼻,一般不用包扎固定,用自体骨或软骨做支架,术后除鼻孔内塞入碘仿纱布外,外部还要用胶布或牙印模胶固定,包扎绷带去除后,可用保鲜膜包裹温热湿毛巾覆盖于鼻部,以减轻鼻部的不适感,同时可轻微用鼻呼吸,使鼻孔内保持湿润。 (4) 鼻孔护理:不挖鼻孔,严防鼻部受伤,以免使假体或骨支架移位。打喷嚏可能会把塞在鼻孔内的棉球、油纱或橡胶管喷出。出现这种情况时,及时告知手术医生。术后2-4周内不要擤鼻涕,因为擤鼻涕造成鼻腔内压力增高,可能引起鼻出血,也会使气体由鼻内切口进入鼻部皮下,造成暂时性鼻部皮下气肿。如果有鼻涕,可轻轻吸入口内吐出。可向鼻孔内喷雾生理性海水,促使鼻内干痂吸水而变成凝胶状,坚持数天或数周。鼻内黏膜常出现干燥,夜间休息时室内可使用加湿器。如果鼻内出现松动的血痂,应有医生帮助去除。 (5) 口唇护理:术后早期张口呼吸造成口唇干燥,可在口唇上涂用唇膏或凡士林预防。 (6) 拆线:鼻孔内切口的缝线在术后5-7天拆除,取材部位的缝线在术后10天左右拆除。 (7) 瘢痕:切口位于鼻孔内,较为隐蔽,如果鼻小柱有附加切口,可适当涂抹消瘢痕药膏进一步淡化切口痕迹。   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 化妆:眼部太浓的化妆会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到面部中央,因此,术后3周内,应避免太浓或色彩鲜艳的眼影。 (2) 眼镜:戴眼镜可使人的注意力远离鼻部,手术1周后可佩戴浅色镜片眼镜。眼镜架下垫一些泡沫材料或贴一贴创可贴可避免眼镜久压造成的不适。 (3) 饮食:应避免饮酒和进食辣椒等刺激性食物,直至拆线后恢复正常口味的饮食。 (4) 恢复工作:硅胶假体隆鼻的病人如果没有鼻部青紫,术后第2天即可参加工作。用自体骨或软骨做支架的病人,最早要到取材部位切口愈合才能参加工作,20天后参加工作较为适宜。 (5) 社交活动:3-6周内,喝酒及熬夜均可使鼻部出现疼痛、肿胀及发红。但3-4周内参加短时的晚会等活动不会造成太大的不适。 (6) 体育运动:术后2周甚至6周内,弯腰抬举奔跑等剧烈活动都会使鼻部感到疼痛。鼻部受到打击后会导致假体或骨或软骨的偏位甚至脱出,因此,6周内应尽量避免各种剧烈体育运动,6个月内避免任何球类运动。硅胶假体隆鼻术病人甚至终生都要避免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和双方接触竞争性比赛项目,如足球赛、拳击等。 (7) 性生活:性冲动造成的面部充血可能造成鼻部刺痛、肿胀甚至出血,性伙伴不慎碰到鼻部,可能造成肿胀复现而且需数月才能消退,严重的可造成植入假体的移位。因此,性生活应推迟到术后10-14天,最好是3周后恢复正常性生活。   手术并发症 隆鼻术尽管是一种安全性较大的美容手术,但是,由于植入假体是异物,自体骨或软骨又必须从身体其他部位取材,因此,该手术仍有一定的手术并发症。 (1) 异物反应:主要表现为手术后水肿不消退,切口不愈合,并有黄色液体从切口流出,这是机体的一种排斥反应,取出假体改用自体组织支架即可治愈。 (2) 假体偏位:隆鼻术后鼻梁不直由假体安放位置不正造成,是隆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但是,手术后即出现的偏位可能由肿胀或局部的少量血肿造成,这种假性偏位不需要处理。严重偏位需重新手术调整。 (3) 感染和局部皮肤溃烂:这是隆鼻术最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表现为鼻部的红肿,皮肤的坏死,假体的露出等。发生这种情况后,如果用抗生素不能控制感染,应及时取出假体。 (4) 骨或软骨支架的吸收:用自身骨或软骨支架的病人,由于后期会出现移植组织的吸收,鼻外形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而影响美容效果。

丁志 2020-04-20阅读量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