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屈光不正性弱视 > 内容

屈光不正性弱视内容

散光如何诊断?可以手术矫正吗?

病请描述:一.什么是散光散光是屈光不正的一种,与眼球的弧度有关。我们常常把散光比喻成橄榄球。没有散光的眼睛,各个方向的屈光力都是一样的,就像圆形的篮球;有散光的眼睛,不同方向的屈光力不一样,好比一个橄榄球由于不同子午线的屈光力不同,经过这些子午线的光线不能聚集于同一焦点,所以光线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就称为散光二.临床表现很多人以为看东西发散就是散光,其实,各种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由于光线无法聚焦,均表现为视力模糊。视力模糊的程度与散光的程度和种类密切相关。有轻度散光的人视力通常正常,但是会有习惯性的眯眼,所以在看某一距离的物体时可能出现头痛、眼疲劳和视力模糊。有严重散光眼的人视物不清和扭曲,看远看近都不很清楚,近距离工作时间稍长即眼胀头痛,阅读窜行或有重影。儿童先天性高度散光,特别是远视散光,因其看远看近都不清楚,视觉得不到锻炼,易于发生弱视。三.散光的分类散光可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不规则散光多发生于角膜疾病,例如角膜炎或角膜外伤以后留下角膜疤痕,圆锥角膜,角膜变性等等(图3)。不规则散光用框架眼镜矫正效果不好,常常需要佩戴硬性隐形眼镜(RGP)进行矫正一般我们指的散光是规则散光,不伴有其他眼部疾病;规则散光中弯曲度最大的子午线与弯曲度最小的子午线正好垂直,用框架眼镜矫正能获得较好的视力。我们常常用角膜地形图来测量散光。图4就是一个角膜地形图,图形中央橙色的蝴蝶结就代表角膜表面弯曲度大的子午线(相当于橄榄球半径小的径向),与之垂直的就是弯曲度小的子午线(相当于橄榄球半径大的径向)。四.散光的诊断和治疗临床上我们怀疑散光时,首先会给患者查个视力,并做验光检查。成人一般只要小瞳孔验光即可,16岁以下的儿童一般建议托比卡胺滴眼液散瞳验光检查;少数青少年高度散光者,可以用1%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散瞳。另外,角膜曲率计和角膜地形图也是诊断散光的有力工具,有助于确定散光的类型、严重程度,辅助验光师制定配镜处方。散光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配戴框架眼镜。对于规则性散光,框架眼镜的矫正效果不错,推荐使用。对于儿童先天性散光(大于150度)并伴有弱视者,在配戴框架眼镜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弱视训练,如果双眼散光度数相差较大,散光度数高的眼睛更容易发生弱视,这时候还需要遮盖较好的一只眼,给予弱视眼充分的视觉刺激,以治疗弱视。2.角膜接触镜。目前常用的角膜接触镜(即隐形眼镜)有软镜和硬镜两种。眼镜店里能配到的一般都是软性隐形眼镜,软镜佩戴舒适,价格亲民,容易被大家接受。目前世面上是能买到带散光的软镜的,不过,这种镜片容易在眼球表面发生旋转,容易出现一过性视物模糊,对于以散光为主的眼睛(散光度数显著高于近视)不推荐。硬镜,即RGP(RigidGasPermeableContactLens,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含有的硅、氟等聚合物,能够大大增加氧气的通过量,由于RGP不随着角膜形态改变而改变形状,它能较好的矫正各种散光,包括不规则散光。特别是圆锥角膜,角膜瘢痕患者。3.屈光手术。包括激光矫正手术和眼内晶体植入术。目前各种矫正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全飞秒激光)等能矫正的散光范围可以达到500-600度。对于不愿意佩戴眼镜的患者来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钱宜珊 2017-09-07阅读量1.7万

弱视治疗需要遮盖健眼,是否会...

病请描述:在弱视的治疗中最为常见的是单眼弱视,因为许多原因都会造成两个眼睛中的一个相对视力差如屈光度数的差异,斜视的因素造成一个眼睛使用,上眼睑下垂,明显的遮盖一个眼睛等等。单眼的弱视除了一个眼睛本身的原因以外,另一侧“好”的眼睛也会对差的眼睛采取抑制的方法,限制这个坏眼睛使用,这样就是造成视力差的眼睛不能很好使用,得不到良好的视觉刺激,影响视功能的发育。所以在治疗弱视的时候,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在矫正屈光不正如远视、散光、近视的基础上,需要对健侧眼进行抑制疗法,如遮盖健眼,促使弱视眼多用,甚至进行精细目力训练,让弱视眼得到更多的视觉训练的机会。通常遮盖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弱视程度采用不同的遮盖时间,可能是遮盖三天开放一天,或者遮盖六天开放一天等。原则就是年龄越小,弱视程度轻可以遮盖时间短;年龄大,弱视程度低,需要遮盖时间长。同样如果原先弱视治疗顺应性差,也就是配合不好,经常“三天打鱼,四天晒网”,没有良好的根据医生的指导意见进行遮盖和弱视训练的患者,他的治疗敏感性就下降了,那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遮盖,抑制健眼。同时在弱视治疗的周期内,患者需要进行不断地随访,一般三个月到半年左右时间随访,因此采用弱视遮盖治疗的方法,一般不会对健眼有伤害,不会造成遮盖性弱视。这点,许多家长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要因噎废食,唯恐造成健眼的视力下降,而没有很好的进行弱视训练,错过了弱视治疗的敏感期,对患者今后的学习工作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陶晨 2017-09-03阅读量1.6万

【医学科普】戴眼镜的内斜视孩...

病请描述:在之前的科普文章中已经讲了内斜视的分类,以及哪些需要手术,哪些不需要手术,这里不再赘述。对于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即部分内斜视是调节性的,部分内斜视是非调节性的。医生在检查患儿斜视度的时候会分别记录不戴眼镜以及戴眼镜情况下的斜视度。手术一般按照患儿戴眼镜时的斜视度来设计,即手术矫正非调节性部分的内斜视,术后再佩戴眼镜矫正原先调节性部分的内斜视,达到眼位正位。所以术后仍需戴眼镜矫正调节性部分的内斜视,并定期随访,根据远视度数的变化更换眼镜。对于其它类型内斜视,若伴随远视、近视、屈光参差、弱视,仍需戴眼镜纠正屈光不正,因为较好视力可以促进双眼视功能和融合反射的发育。 总之,戴镜的内斜视小朋友术后不能急于想摘掉眼镜,斜视矫正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术后仍要遵医嘱定期复诊,但长大后也仍有摘掉眼镜的可能。

赵晨 2017-07-15阅读量9350

【医学科普】内斜视的患者什么...

病请描述:内斜视是临床上比较常见一种斜视类型,对于小朋友来说,由于其对双眼视的破坏较快,因此一旦发现就应尽早治疗。手术是内斜视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不同类型内斜视治疗的方法仍不尽相同。1.先天性内斜视(婴儿性内斜视)先天性内斜视一般在出生后六个月之内发病,目前国外专家主张手术应在6~12个月内进行。根据国内的研究材料证明,先天性内斜视在1岁半左右手术矫正眼位,可以获得两眼融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2.调节性内斜视典型的调节性内斜视有200-500度远视,2-3岁发病,AC/A率多正常。斜视度一般为10-20°,运用调节时迅速出现内斜。斜视程度多有变动,起初常为间歇性斜视,故并发弱视者不多,后期也有变化为恒常性内斜视者。治疗主要通过戴用凸镜片矫正远视或滴用缩瞳剂等,斜视可消失或呈隐斜状态。此类斜视不应手术矫正。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斜视不完全是由于调节因素所引起,当远视性屈光不正戴镜充分矫正后内斜度数减少,但仍有残余斜视存在。家长应了解关于这部分斜视应当充分矫正远视性屈光不正,但戴镜只解决调节性内斜视部分,残余的非调节性内斜视部分需手术矫正,术后仍需要戴镜矫正调节性内斜视。4.非调节性内斜视发病年龄常在2岁以后,没有明显的调节因素,单眼斜视可以合并弱视。对于此类型斜视,有弱视者先治疗弱视。治疗一段时间后,目前的观点是即使弱视无改善,也应考虑手术。5. 假性内斜视假性内斜视是外观上的错觉,即外观类似内斜视而视轴是平行的,眼位是正位的,小朋友鼻梁没有发育完全比较多见(内眦赘皮)。对于这样儿童如无屈光不正,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对于内眦赘皮太过明显影响外观者,可考虑行内眦成形术。6.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是一种呈急性发作的后天获得性内斜视,当斜视发作时患者可立即感觉到复视,患病、身体虚弱、精神紧张等多为诱因。还有一种神经源性急性内斜视,很少见,常有眼球震颤,可合并有Arnold-Chiari畸形、脑积水、脑肿瘤等异常。对该类患者首先应寻求找到病因,同时对小于5岁的儿童在戴镜观察几个月后,斜视仍不能好转者,应尽早手术,避免形成抑制或弱视。视觉发育成熟的大龄儿童或成人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择期手术。总之,手术治疗是内斜视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鉴于内斜视本身疾病的复杂性,是否有手术的必要性和时机还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能及时发现内斜视,尤其是家里有宝宝的父母,若是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那对宝宝造成的影响可能就是终生的!

赵晨 2017-07-15阅读量1.2万

浅谈弱视

病请描述:婴儿出生后视觉系统并未发育成熟,而需要一个漫长的发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婴幼儿双眼获得正确的视觉经验是视觉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从出生到2岁左右,视觉系统发育最为迅速,对周围的环境变化也最为敏感,我们称之为“视觉关键期”;“视觉敏感期”为出生到12岁。弱视是指在视觉发育未成熟期,不良的视觉经验而导致的单眼或/和双眼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水平而眼球结构相对正常。这里的视力正常水平与年龄相关,我国3~5岁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0.5,6~7岁为0.7.哪些原因会引起弱视?弱视主要由四种主要的原因: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形觉剥夺性和斜视性。当在视觉发育未成熟期出现高度远视、近视、高度散光时,若不给予及时矫正,眼部无法形成清晰的图像,视觉发育就会受到阻碍引起屈光不正性弱视。当双眼屈光不正相差过大,造成双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大小不一,不能融合形成单一的像,屈光度数较大的那只眼的传导便被抑制形成屈光参差性弱视。所谓形觉剥夺性弱视,是指白内障、上睑下垂、角膜白斑等原因阻碍光线进入眼内而引起的视觉发育受阻。当患儿为斜视时,由于双眼视轴偏离,不能形成统一的图像,为了避免混淆而抑制一只眼的视觉发育而产生单眼弱视。如何早期发现弱视?据研究, 3~5岁儿童弱视的治愈率在80%以上,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对弱视患儿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婴幼儿因为不会配合视力检查,当发现婴幼儿遮住一只眼后出现哭闹不安或撕扯遮盖物时,提示未遮盖眼可能视力较差,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当发现孩子向正前方注视时,一只眼的眼位发生偏斜,说明孩子可能存在有斜视,应及时就诊,避免长时间的斜视导致被单眼被抑制产生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较难发现,应有意识的教会孩子认视力表并做好视力的定期筛查,出现异常及时就诊验光。诊断为弱视之后如何治疗?弱视的治疗原则是消除形觉剥夺的原因、矫正在视觉上有意义的屈光不正、通过消除对侧眼对弱视眼的抑制来促进弱视眼的使用。首先要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如白内障、斜视等;散瞳验光了解患儿的屈光状态,如有屈光不正及时行光学矫正;若单眼弱视或两眼矫正视力差异较大时,可采用在光学矫正屈光不正的基础上遮盖好眼,强制性地使用弱视眼,从而提高弱视眼的视力。研究表明对于轻中度弱视,日遮盖2小时和4小时,与遮盖6小时效果相似;对于重度弱视,日遮盖6小时或全天遮盖效果更好。另外也可使用药物压抑法作为遮盖治疗的替代疗法,即使用睫状肌麻痹肌(阿托品)通过抑制健眼,强迫使用弱视眼。

文雯 2017-06-19阅读量8956

科室导航 | 眼科还分这几个...

病请描述:导语: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医学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很多专科都进行了专业细化,衍生了相应的亚专科,眼科也不例外。下面,小编就眼科常见的几个分科做下简单的介绍。  一、普通眼科  1.诊治范围:  常见眼科疾病。  2.诊治疾病举例:  (1)眼睑病:包括眼睑的炎症、外伤、肿瘤,以及眼睑的内、外翻,上睑下垂,眼睑先天性畸形等;  (2)泪器疾病:包括泪溢、泪囊炎、泪腺炎、泪道阻塞、泪腺肿瘤等;  (3)玻璃体病:如玻璃体混浊、液化、纤维膜的形成和收缩等;  (4)其他:如失明、夜盲症、沙眼、老花眼、色盲、针眼、雪盲症、霰粒肿(睑板腺囊肿)、飞蚊症等疾病的诊治。  二、眼视光学科  1.诊治范围:  眼科视光学疾病。  2.诊治疾病举例:  (1)各类屈光不正的矫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  (2)各类验光和配镜:包括疑难验光和配镜、、硬性角膜接触镜(RGP)、软性隐形眼镜验配、特殊隐形眼镜如圆锥角膜镜、OK镜验配、隐形眼镜并发症处理、老视和渐变镜验配等;  (3)视功能检查和训练:视功能检查包括双眼调节功能、双眼聚散功能以及眼球运动;视觉训练包括利用光学或心理物理学等方法,对眼睛视觉系统(包括调节、集合、眼球运动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运动)的训练。  三、小儿眼科  1.诊治范围:  小儿眼病及斜视弱视。   2.诊治疾病举例:  (1)小儿眼病:如泪囊炎、霰粒肿、双重睑、上睑下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  (2)斜视弱视:包括假性内斜视、先天性内斜视、后天性内斜视、假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外斜视、弱视等。  四、眼底病科  1.诊治范围:  眼底病变包括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及玻璃体的炎症,肿瘤,各类血管的病变,各种变性疾病及多系统疾病引起的眼部病变。  2.诊治疾病举例:  (1)眼底血管性疾病:包括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动脉周围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肾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柯茨病(coats)、视网膜血管瘤、脉络膜血管瘤等;  (2)黄斑部疾病:包括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近视性黄斑病变、卵黄状黄斑变性、少年黄斑营养不良、视网膜黄斑前纤维增生、黄斑蘘样水肿、特发性黄斑裂孔、外伤性黄斑裂孔等;  (3)变性疾病:如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先天性视网膜劈裂、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色素性视网膜萎缩等;  (4)视网膜脉络膜炎性病变:包括播散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弥漫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盘周视神经脉络膜视网膜炎、局限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地图样视网膜脉络膜炎、地图样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急性多发性后极部鳞状色素上皮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葡萄膜炎等;  (5)视神经疾病:包括视乳头炎、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视盘血管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等;  (6)视网膜脱离: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内异物导致的视网膜脱离、挫伤性视网膜脱离等;  (7)眼底肿瘤:如视乳头黑色素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8)眼底寄生虫:如视网膜下猪囊虫尾蚴等。五、眼表疾病科  1.诊治范围:  损害角结膜眼表正常结构与功能的眼表疾病。  2.诊治疾病举例:  (1)角膜疾病:包括各种微生物引起的角结膜炎(浅层点状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溃疡)、眼化学伤和热烧伤、角膜失代偿、圆锥角膜、角膜变性和营养不良、角膜外伤、角膜白斑、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综合征等;  (2)角膜移植:包括羊膜移植、穿透角膜移植、深板层角膜移植、光学板层角膜移植、角膜内皮移植、人工角膜移植及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等;  (3)眼表重建:包括化学伤的综合治疗、结膜移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4)结膜疾病:如结膜炎、结膜干燥症、滤泡症、翼状胬肉、睑裂斑、结石等;  (5)角结膜干燥症(干眼症):包括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粘蛋白缺乏性干眼症、脂质缺乏性干眼症、以及泪液动力学(分布)异常性干眼症;  (6)外眼疾病:如倒睫、轻度的睑内翻、内眦赘皮、慢性肉芽肿、麦粒肿、睑缘炎等。  六、眼眶及眼肿瘤科  1.诊治范围:  眼眶及眼肿瘤相关性疾病。  2.诊治疾病举例:  (1)眼眶病:包括眼眶肿瘤、炎症性、先天性、内分泌性、血管性和外伤性疾病和眶周及全身疾病引起的眼眶病,如眼眶血管畸形、眼球突出、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外伤、眼眶炎性假瘤、眼眶寄生虫病等;  (2)眼肿瘤病:包括眼睑、结膜、眼球各层组织(角膜、巩膜、葡萄膜和视网膜)以及眼附件(泪器、眼眶和眶周结构)的肿瘤,如脉络膜血管瘤、横纹肌肉瘤、眼睑肿瘤、泪腺肿瘤、虹膜囊肿等。  七、青光眼及白内障专科  1.诊治范围:  青光眼、白内障专科疾病。  2.诊治疾病举例:  (1)青光眼:包括先天性青光眼(分婴幼儿性青光眼、青少年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分屈光不正继发青光眼;角膜、结膜、葡萄膜炎等继发青光眼;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  (2)白内障:包括先天性白内障、后天性白内障(分老年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  八、眼整形科  1.诊治范围:  眼部的整形美容。  2.诊治疾病举例:  (1)先天性缺损和畸形:如眉、眼睑缺损畸形、上睑下垂、小睑裂综合症、内外角畸形、小结膜囊、眶骨发育畸形等;  (2)眼外伤造成:如眼睑、眉毛缺损、疤痕畸形、眼角移位、睑裂畸形、眼睑闭锁、睑球粘连、眼肌损伤、角膜浑浊、眶骨骨折、眼球后陷以及因创伤失去眼球和结膜囊缩窄等;  (3)创面修复及眼窝再造:如眼部色素痣、血管瘤、睑黄色瘤、分裂痣、神经纤维瘤及睑部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或眶内容剜出术后眼窝再造等;  (4)眼部感染:如眼感染形成的睑内外翻、眶骨膜炎、骨髓炎愈合术后粘连畸形等;  (5)医源性畸形或后遗症:如切口疤痕明显、各种手术后矫正不足或形态异常等;  (6)眼部整形美容性手术:如重睑成型、内眦赘皮矫正、眼袋整复、眼皮肤松弛整复、美容性斜视矫正、眉下垂矫正、鱼尾纹去除、角膜染色、义眼配制、现代美容文刺等;  (7)其它眼部整形:如上下睑退缩、麻痹性睑裂闭合不全等。  小编提醒:不同医院的门诊眼科分科会有差异,以上分科仅供参考,具体还要以就诊医院内的分科为准。如果您不知自己具体患何种眼科疾病,或者所就诊的医院没有您所要就诊疾病所属的具体专科,建议您选择普通眼科门诊就诊。更多眼科就诊攻略,请点击《医院推荐 | 全国眼科优质医院推荐》、《门诊攻略 | 眼科门诊就诊小贴士》、《辅助检查 | 眼科门诊常见检查项目及其意义》  *图片来自123RF正版图库  

就医指导 2017-06-07阅读量2.8万

小儿患斜视,家长怎么办?

病请描述:        随着小儿眼科保健的不断加强,许多眼部疾病能较早发现。如由于屈光不正弱视导致的小儿视力低下;眼位不正引起的斜视等等。年轻的家长遇到这些是是而非的问题往往感到一筹莫展,如远视、近视、散光又是弱视、斜视等等。不知道这些名词究竟代表什么。现在来谈谈如果小儿患有斜视、弱视,该怎么办。 一、什么是屈光不正、斜视、弱视        人们常常把眼睛比做照相机,眼睛的屈光系统就是相当于照相机的对焦镜头。也就是光线通过眼睛内部一些透明的屈光介质如角膜、房水、晶体、玻璃体等等,将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象。这一系统称为屈光系统。如果该系统中,某些屈光介质的性能改变,不能将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这种异常情况我们医学上称为屈光不正。通常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散光等等。弱视是指眼部没有器质性疾病,最好矫正视力低于0.8。也就是无论配戴多少度数的眼镜片,都不能将视力提高到0.8。斜视是指双眼视轴不平行,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临床表现为内斜,外斜,垂直性斜视等等。 二、患有视力异常怎么办?        从上述可以知道,孩子视力异常不一定就是近视。一般3-7岁的孩子屈光不正大多数为远视或者伴有散光,当然目前随着电视,电脑普及,小儿用眼时间比以往要明显增加的情况下,近视的发病年龄也比以前小。一旦家长发现孩子视力检查异常,应该到专业小儿眼科进行眼部转科检查。必须着重指出的是,由于小儿睫状肌的调节能力非常强,一般的小孔验光不能客观反映真实的屈光状况,小儿验光必须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也就是常说的扩瞳验光。通过验光可以发现各种类型的屈光不正,如果是轻度屈光不正,无眼部明显不适,裸眼视力无明显影响用眼如上课等等可以不配戴眼镜。对于裸眼视力明显下降,又有眼部酸、胀痛,则应该配戴一副合适的眼镜。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眼镜只是一种矫正视力的工具,本身不具有屈光度进行治疗作用,因此在配戴眼镜以后还需要注意用眼,并且经常到眼科医生那里随访。对于经过配戴眼镜以后视力仍不能达到0.8以上,眼部检查又没有其它异常者,就是弱视。弱视除了需要配镜矫正以外,还需要针对不同的弱视,进行遮盖疗法,精细目力训练以及药物治疗等等。作为家长应该了解到,弱视的治疗有一定的时限性。因为弱视治疗的敏感期在6岁左右,到了10岁以后,弱视治疗的效果就非常差,影响患儿今后的学习工作和升学等等。所以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那么一旦确诊为近视,怎么办呢?什么是假性、真性近视呢?假性近视是指裸眼视力较差,但是在睫状肌麻痹后视力却明显提高,甚至达到0.8以上。这是由于近距离用眼过度,患者的睫状肌调节过度,产生调节性的近视,尚未造成角膜屈光度的异常和眼轴的伸长,当去除睫状肌调节作用的时候,恢复到正常的屈光状态,称为假性近视。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视力时好时差,往往与用眼强度呈现反比。此时,如果我们能很好的控制用眼频率和强度,减少看电视和电脑以及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读书写字一小时左右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做一次眼保健操等等,能防止近视的进一步发展。此外还可以在晚上睡觉以前点滴托吡卡胺眼药水,起到松弛睫状肌的作用。所谓真性近视就是通过睫状肌麻痹验光得到的近视度数,就是真性近视,其实我们平时常说的近视往往是指真性近视。对于真性近视的治疗方法,目前各国科学家正在不断的研究中,尚无明确有效的方法。现在主要的办法就是通过矫正近视。有传统的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和近视眼屈光矫正手术等等。对于我们3-7岁的孩子来讲,主要是佩带合适的框架眼镜。那么什么时候需要配镜了呢?这还要根据患者的裸眼视力和近视度数。如果裸眼视力还可以,在0.6-0.7,近视度数在-1.00左右,不影响正常的用眼,如上课学习能正常进行,可以不戴眼镜。反之,则应该佩带眼镜。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近视眼是一种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逐渐增长的一种眼病,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譬如早产儿近视眼高发,父母双方是近视,或者父母中有高度近视的孩子,近视高发。同时近视又与后天用眼和营养物质摄入是否均衡有关。紧张的生活节奏,过度用眼,食物结构不合理等等都是造成近视的因素。所以防止近视的发生和发展,需要从各个方面着手,减少小儿学习负担,不要过早的让孩子进入匆忙而又紧张的成人生活。多食含磷含钙的食物,多做户外运动。需要经常性的到医院随访,一般一年或半年左右需要扩瞳验光一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三、患有斜视怎么办        因此有的家长因为发现患儿眼位不正到医院检查而有的是因为发现患儿视力不好或者看东西的时候有异常的头位,到医院就诊发现的。斜视通常伴有视力异常甚至弱视。因此斜视不仅影响到患儿的外观美容而且影响双眼视功能的发育,直接影响到患儿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早期发现,适时治疗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那么家长如何能及时发现斜视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角摸映光法,也就是在灯光下观察小儿角摸中央的反光点是否位于中央。正常的眼位在灯光下双眼角摸中央都能看到一个亮点。如果发现一眼角摸的反光点在中央,而另一眼角摸反光点偏离中心,则提示偏中心的一眼为斜视眼。一般在近距离的照片中能发现这一情况。        一旦发现视力异常或眼位异常,就应到专业小儿斜视弱视专业医院就诊。斜视的检查方法不但有上述的最简单的角膜映光法,还有交替遮盖试验,三棱镜结合遮盖试验,同视机检查,Maddox检查,眼底照相等等一系列检查手段。明确斜视的性质,斜视的程度以及双眼视功能的情况。        如果确诊为斜视则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斜视采取不同的方法,现简单介绍一下:        调节性内斜:此类斜视经过戴镜矫正后,内斜完全矫正。对于此类斜视最好而且是唯一方法就是配戴合适的眼镜矫正。        非调节性内斜和恒定性外斜:斜视度大于20△-25△以上则应该进行手术矫正。因为这些类型的斜视明显的破坏双眼视功能,因此在尽可能的明确检查的情况下,应早期手术。        间歇性外斜:此类斜视主要表现为时而眼位正位,与正常一样,尤其是在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但也有的时候出现外斜,特别是在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疾病等情况下,呈现出外斜。因此称为间歇性外斜。由于此类外斜仍能保留一定的双眼视功能,目前主张可暂缓手术,并且避免长时间遮盖一眼。如果出现持续性外斜或者外斜的间歇期明显减少,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斜视,表现为歪头,患眼向上翻。医学上称为上斜肌麻痹。有些病例往往被误诊为颈部肌肉痉挛,进行颈部肌肉松解。事实上,这是一般复杂的垂直性斜视,往往牵涉到几条眼外肌,检查比较烦琐复杂,需要对各种眼位进行斜视度的测量,以及双眼视功能的评估,在检查完善后,大多需要手术治疗。        最后应指出的是斜视手术以往认为仅仅是一种整形手术,改变异常的眼位,达到外观改善的目的。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斜视不但是眼球运动的异常,也是双眼视功能的异常。二着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对斜视不仅明确斜视类型的,而且要对双眼视功能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所以斜视的检查和诊断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烦琐的工作。我们专业从事小儿眼科的医生始终将这一工作提升到“治疗好一名斜视弱视患者的眼镜,可能会改变他(她)一生的命运。”高度来对待。

陶晨 2017-04-14阅读量1.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