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畏光 > 内容

畏光内容

关于“脑震荡&r...

病请描述:如何正确认识脑震荡? 日常生活中,脑震荡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医学名词,而是头部外伤或颅脑损的代名词,无论脑损伤的程度如何,患者或家属都会追不及待地问一句:“我不是得了脑震荡?这一表现暗示人们对脑震荡的理解存在诸多误区,甚至产生了恐惧心理,而长期表现为头痛、头量、乏力失眠、耳鸣、心悸、畏光、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脑震荡以显得十分必要。其实,脑震荡是最轻的脑损伤,是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一时性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其特点为伤后短暂性意识丧失和近事遗忘,可有头痛、头晕、恶心等临床表现,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和头颅CT检查均无阳性发现。一般不会遗留水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脑震荡无须特殊治疗,只要注意体息,调整心理状态,消除恐俱心理,一般在伤后1~2周即可康复。但在临床上,头部外伤除了致伤因素本身以外,尚存在肇事者或责任方的参与使患者产生依赖心理,无形中放大了脑震荡的症状,长期处于情绪不稳状态,表现为劳之力、多汗、失眠等自主神经功能素乱症状,因此正确认识脑震荡,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并尽快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   脑震荡有哪些症状,如何诊断? 脑震荡最典型的临床特征是轻度意识障碍,可以表现为意识丧失,也可以是神志恍惚。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半小时。逆行性遗忘是脑震荡最特殊的症状即对受伤前后的经过不能回忆,但过去的记忆力并无损害。脑震荡的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躯体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眼花、畏光、疲劳、平衡功能障碍等;还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和睡眠障碍头部外伤后出现短暂意识障碍,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正常,即可诊断脑荡对怀疑有脑震的患者首先要了解详细的受伤史。包括受伤机制、受伤当时的情况,如有无意识丧失、意识丧失持续的时间、有无呕吐等。然后需安详细问伤者的症状,有些症状可以提示内存在更加严重的脑损伤,如意识丧失超过3秒、显著的遗忘或头痛进行性加重,当存在这些情况的时侯需要行影像学检查。头部外伤急性期,首选头颅CT检查;如果CT检查阴性,可以选择MRI检查。   脑震荡后第一时间应该如何处置? 头部外伤在现代社会中很常见,在全身创伤中的发生率仅次于四肢骨折不会遗留水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脑震荡无须特殊治疗,只要注意体息,调整心理状态,消除恐惧心理,一般在伤后1~2周即可康复。但在临床上,头部外伤除了致伤因素本身以外,尚存在肇事者或责任方的参与使患者产生依赖心理,无形中放大了脑震荡的症状,长期处于情绪不稳状态,表现为劳之力、多汗、失眠等自主神经功能素乱症状,因此正确认识脑震荡,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并尽快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 脑震荡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头颅CT检查无明显变化,其发生机制至今仍有争论。临床表现为短暂性昏迷、近事遗忘以及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头颅CT排除顷骨骨折、颅内出血等颅脑实质损伤后,如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应给予止吐、保护胃黏膜、脑保护等药物对症治疗,同时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和生命体征变化,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外界刺激。因脑震荡是一种较轻的脑损伤大多可以治愈,无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 脑震荡可能伴有头皮肿胀、头皮裂伤甚至进展性颅内出血。头皮肿胀可先冷敷后热敷,头皮裂伤由于头皮血管神经丰富,出血较多,应直接压迫暂时止血并立刻前往附近医院急诊科,消毒清创后缝合包扎并及时换药拆线。如伴有神志不清、其他部位损伤出血或骨折,则应立刻拨打“120“,请急救中心救护车送医就诊。 特别提醒 与脑震荡不同,有时因头部外伤严重,患者多伴有数分钟甚或较长时间的昏迷,出现颅骨骨折、脑挫伤、外伤性颅内出血等,伤情进展性加重,甚至出现脑疝,多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免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如何预防脑震荡? 脑震荡是指头部受到轻度的暴力打击或撞击后,发生短暂昏迷及近事遗忘无器质性损害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如下。①短暂昏迷:程度较轻且时间短暂,可以短至数秒钟或数分钟。②近事遗忘:记不得受伤情况及受伤经过,但受伤前的事情能记忆。③其他症状:如头痛、头晕、厌食、恶心、呕吐、耳鸣、失眠、畏光、注意力不集中和反应迟钝等。脑震荡主要依据头部撞击史、临床表现和各种辅助检查无阳性发现来判断。诊断明确后,轻者以观察为主注意休;重者予对症处理,加强心理疏导,告知脑荡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解者的虑,那么如何预防脑震荡呢?①小儿及老年人:主要避免跌倒排伤加强看护。②中青年人:避免打架斗殴、车祸等意外伤害,避免头部受到撞③举击手等运动员:主要学会对头部的防护。   脑震荡后如何调节身心康复? 震荡属于轻型颅脑外伤,也可以说是一种最轻的脑干损伤,具有很强的可要逆性。患者在外伤后一般表现为:①短暂意识丧失,数分钟,一般在一小时内恢复。②过性双侧瞳孔扩大。③清醒后近事遗忘。④头颅CT检查没有提示内出血、骨折。患者同时可伴有呕吐、眩量、失眠等表现,但单纯具有呕吐、头量表现而不具有上述四点表现的患者不应诊断为脑震荡脑荡患者的治疗既不能过左也不能过右。①应该重视患者早期静养尤作其是第一周内绝对休息,不能以玩手机、看电视等活动来代替静养,总之一句要让脑子静下来体息。甚至要尽量减少探视这种“爱的伤害”。②恢复期,家属应鼓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不要尝试唤起已经遗的不良记忆,更不能让众数学人聚于患者旁,把受伤经历作为谈资来进行议论,这些行为都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阻碍患者各种症状的好转。③药物治疗上主要是出现反复呕吐、失眠、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可适当给予对症处理。但这些不能根除患者的症状。对于脑覆荡患者来讲,良好的休息环境和家庭成员的支持比药物治疗更重要。  

丁宛海 2019-09-18阅读量9236

我的近视还有救吗

病请描述:每年一到征兵和招飞(飞行员或空乘)季,各大医院的视光中心都会挤满戴着眼镜的年轻人,他们焦急地询问医生:我的近视和散光可以矫正吗?大多数人经过详细地术前检查和高精度的手术以后,都满意的摘掉了眼镜,恢复到了1.0以上的视力,加入了保家卫国或者翱翔蓝天的队伍。那么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目前主流的近视矫正方法及其适应证,以及大家最为关心的术后长期的预后和不良反应的问题。 目前常用的近视矫正手术分为两大类:角膜激光手术和晶体植入手术。前者适用于角膜形态正常且近视1200度以下的患者,后者适用于角膜形态欠佳不适合激光手术,或者虽然角膜正常,但是度数太高无法用激光完全矫正的患者(1200-1800度)。   一、激光手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改变角膜的弧度来矫正近视。适用于年龄18岁以上,近视稳定者(两年内加深不超过100度)。老年人只要没有白内障也可以考虑。它的优点是恢复快,风险小。目前常见的激光手术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全飞秒激光。采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内制作一个透镜,再通过上方2mm的小切口取出透镜。手术时间只要几分钟,术后很快就能恢复视力,一般第二天即可达到1.0左右。全飞秒激光主要适用于近视1000度以内,散光500度以内的近视患者。目前不能矫正远视。全飞秒无需制作角膜瓣,保留了角膜的完整,更安全,特别适用有运动需求的患者。 2)半飞秒激光。采用飞秒激光在角膜上制作一个角膜瓣,再用准分子激光在掀开的角膜瓣下进行切削,最后将角膜瓣复位。它的视力恢复也很快.适用于近视1200度以内,散光600度以内,也可用于远视的手术,在一些特殊的患者,如角膜不规则或像差较高的,可以进行地形图或像差引导的手术。缺点是需要角膜切开,因此万一眼睛受伤存在角膜瓣移位的潜在风险。 3)表层手术,包括T-PRK和LASEK两种。表层手术顾名思义是通过准分子激光在角膜表面直接切削,其优点是较节省角膜组织,缺点是术后短期内会有比较明显的畏光流泪症状,需要佩戴4-7天的隐形眼镜。比较适用于角膜较薄(470以下)的低度数(300度以下)患者。   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在眼内植入一个人工晶体来矫正近视。它的优点是无需切削角膜组织,可矫正高达1800度的近视,且不存在反弹的风险。万一植入后不适应,可以通过原切口把镜片取出。缺点是费用较高,且为眼内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 风险和不良反应  激光手术经过20几年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已成为非常安全且成熟的近视矫正方式。然而,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 1)门诊患者最常问的问题是:医生,我做手术会增加白内障,青光眼的风险吗?答案是:不会。和正视眼相比,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发生并发性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混浊和视网膜变性、脱离的风险是比较高的,激光手术只是通过改变角膜的曲度来达到清晰视力的目的,并没有改变眼球的基本结构,因此,做激光手术不会增高,但也不降低上述疾病的风险。即使做好手术不戴眼镜了,也不代表近视就完全治好了,高度近视还是需要定期复查眼压和眼底。还有些患者担心做了激光将来就不能做其他眼科手术了,这也是一种误解,现代的激光手术是不影响将来做任何手术的。 2)眩光和干眼 眩光是由于某个光源的存在导致眼睛不舒服,严重的导致眼睛睁不开影响视力。很多人应该都经历过,晚上在很暗的路上开车,对面的车大灯一闪顿时看不见了,这个叫失能性眩光;晚上不开灯看电视,电视屏幕感觉很晃眼,这个称为不适性眩光。眩光的出现是因为外界的光源干扰了正常的视网膜成像,导致成像的对比度降低。所以眩光并不是近视手术后特有的,正常人也存在眩光。眩光的严重程度和暗瞳的大小有关。所谓的暗瞳就是光线暗的情况下瞳孔的大小,瞳孔就是眼睛的光圈,光线越暗瞳孔越大。暗瞳越大的人,干扰光线进入眼内的就越多,对正常成像的干扰越大,则眩光的症状可能越严重。另外也和大脑的敏感性有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到眩光的干扰,这部分人可能对眩光的敏感性较低。近视手术,不管是激光还是晶体植入,都存在一个光学区的概念,所谓光学区就是矫正的有效面积。一般的光学区直径在6-7毫米之间,当暗瞳超过光学区时,光线从光学区以外未矫正的部分进入眼内,则无法形成清晰的像,从而加重对视网膜正常成像的干扰。加重眩光的感觉。不过大家不必太担心,并不是每个术后的人都会出现眩光的症状,这和个人的敏感性有关。另外,眩光还存在适应现象,一般在2个月后不适症状会慢慢消失。  激光手术由于在角膜上进行切削,因此会对角膜神经造成一定的损害。全飞秒激光避开了角膜神经最为密集的浅基质层,因此对神经的影响是最小的。不过大家不必太过担心,角膜神经是可以再生的,一般3个月可以恢复到术前的水平。因此术后可短期使用人工泪液改善干眼,另外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也很重要。 3)角膜膨隆和圆锥角膜  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圆锥角膜的患者是不能做激光手术的。圆锥角膜顾名思义,就是角膜像圆锥样突起,它是由于角膜胶原纤维的薄弱和异常造成的,严重的可能导致高度散光,甚至需要角膜移植。因此手术之前严格的角膜地形图检查非常重要,一定要排除任何可能的圆锥角膜患者,避免因为手术削弱角膜而加重圆锥角膜的发展。 4)关于反弹的问题  从激光手术的原理我们知道它是通过改变角膜的曲度来矫正近视的,而角膜为生物组织,它的形状在手术后可能会发生细小的变化,从而可能导致度数的反弹。但是,这种反弹的幅度一般很小,基本上在10%以内,也就是说术前1000度的近视,可能会反弹100度左右,而600度以下的近视反弹的风险就更低了。当然,除了反弹以外,过度用眼也可能导致近视加深,因此,术后的保护也是很重要的。   我国是近视大国,近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和困扰。作为一种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的手术,激光手术实现了无数人的脱镜梦想。当然,请务必选择能进行完善术前检查的正规医院,以及手术经验丰富,善于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屈光手术医生。

钱宜珊 2018-08-07阅读量7356

甲亢突眼治疗新策略

病请描述:     甲亢突眼是甲亢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眼部病变,可以分为单纯性突眼(或称为良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或称为恶性突眼)。甲亢突眼的发生时间和甲亢本身发生的时间不一定平行,有的突眼发生在甲亢症状出现前,有的和甲亢同时发生,也有的患者在甲亢已经好转后发生突眼。甲亢突眼的诊断一般不难,结合甲亢患者出现眼部症状体征、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眼部B超或CT、磁共振发现眼肌肿胀等一般可以明确诊断。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李连喜     甲亢突眼确诊后,关键是治疗方案的及时选定,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甲亢突眼患者的痛苦,而不合适的治疗方案或是治疗的延误常会加重病情,并且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一般来说,甲亢突眼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 保护性治疗措施     主要包括眼睛的休息,有眼部刺激症状如畏光、流泪时可以戴墨镜避免强光及其他刺激;眼睛如果闭合不全,睡前应涂抗菌眼膏,并戴眼罩,避免角膜暴露,以保护结膜、角膜;高枕卧位,控制钠盐摄入,可以使用利尿剂,局部可以用抗菌眼药水及可的松眼药水;1%甲基纤维素滴眼剂或人工泪液对减轻眼睛刺激症状效果较好。 二.戒烟     已经有明确的证据显示:吸烟可以恶化突眼,吸烟影响突眼治疗的效果,戒烟者突眼疗效优于不戒烟者。因此,甲亢突眼患者如果有吸烟习惯,一定要戒除。对于不吸烟的甲亢突眼患者也要避免被动吸烟。 三.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治疗甲亢突眼疗效明确,但是临床上有甲亢患者反映使用激素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其实,激素治疗甲亢突眼有效的关键是早期治疗和足量治疗,所谓早期治疗是指一定要在甲亢突眼的炎症活动期进行治疗,如果过了活动期,再进行激素治疗效果往往很差。所谓足量治疗是指激素的使用一定要足量,有的患者使用较小剂量的激素治疗突眼,这样往往突眼没有好转而激素的副作用却出现了。     激素治疗甲亢突眼可以选择口服激素或静脉使用激素,推荐静脉使用激素。口服激素往往副作用较大而疗效又逊于静脉使用激素。有时候在糖皮质激素效果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可以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常用的是环磷酰胺。当然,在使用激素或环磷酰胺前一定要排除是否存在药物的禁忌症。 四.生长抑素类似物     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等可以抑制甲亢突眼患者眼眶内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因此可以用于甲亢突眼的治疗。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不适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可以试用。使用奥曲肽可以明显减轻眼部软组织炎症反应,改善症状,但抗炎效果不及糖皮质激素。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也要注意副作用,例如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对于糖尿病患者可能引起血糖波动、低血糖等。 五.眶部放射治疗     眼眶放射治疗对甲亢突眼有效率约为60 %,本疗法可以单独应用或者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联合应用可以增加疗效。眼眶放射治疗对眼部软组织改变和视神经病变及新近的眼外肌受累疗效较佳,但对减轻眼球突出、改善眼肌活动效果欠佳,特别是眼外肌受累时间较长的突眼患者。眶部放疗的治疗效果一般需数天至数周才能显现。糖尿病和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以及年龄小于35岁者是眶部放射治疗的禁忌证。 六.手术治疗     甲亢突眼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眼眶减压术和眼部整形术。眼眶减压术是治疗甲亢严重突眼有效方法,主要适用于甲亢突眼引起暴露性角膜溃疡;眼外肌压迫视神经引起视神经病变,导致患者出现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眼部整形术又包括眼外肌手术和眼睑手术。眼外肌手术     用于甲亢突眼复视的治疗,手术成功则可以减轻突眼、复视减轻或消失。眼睑手术主要适用于单眼或双眼睑退缩,睑裂太大,要求手术改善外观;眼睑闭合不全,患者有异物感,角膜炎等。     总之,甲亢突眼的治疗一定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处于炎症活动期的突眼患者一定要当机立断,切勿瞻前顾后,因为顾忌激素等药物的副作用而丧失最佳的治疗时间。

李连喜 2018-07-17阅读量8897

这些症状都不是白内障~

病请描述:常见疾病——飞蚊症 什么是飞蚊症? 症状:常有飞蚊症状,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尤其看白色明亮的背景时更明显。 原因: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是主要原因,70%患者由此引起,但约1/4可能具有威胁视力的病变,主要是视网膜裂孔的形成。 这类疾病属眼底疾病,需要看我院眼底专家: 徐格致、常青、姜春晖、江睿、陈玲 秦要武、罗晓刚、黄欣、张艳琼 王玲、干德康、周旻、邬海翔 王克岩、倪颖勤、吕嘉华、张勇进、黎蕾、叶晓峰、刘卫 常见疾病——结膜炎 什么是结膜炎? 症状:患眼异物感、烧灼感、眼睑沉重、分泌物增多,当病变累及角膜时可出现畏光、流泪及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原因:结膜炎的病因可根据其不同性质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①感染性 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结膜炎症。②非感染性 以局部或全身的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最常见,外界的理化因素,如光、各种化学物质也可成为致病因素。 常见疾病——干眼症 什么是干眼症? 症状:眼部干涩和异物感,其他症状有烧灼感、痒感、畏光、充血、痛、视物模糊易疲劳、黏丝状分泌物等。 原因:最近研究认为,眼表面的改变、基于免疫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性激素水平的改变等是干眼症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尚未明了。 这两类疾病属眼表疾病学科,可以先去普通门诊就诊或者角膜病专家 徐建江、张朝然、龚岚、王艳 邵婷婷、高传友、章菊英 常见疾病——流泪 什么是迎风落泪? 症状:非情绪激动而致目常流泪的一种病症。如遇受风寒刺激而致泪出不止,为冷泪。泪液排泄不畅或受阻所致的,无时泪溢。热性眼疾及异物入目所致泪流不止的热泪。俗称迎风落泪。 原因:迎风流泪是在泪液分泌正常的情况下,由泪道排泄发生障碍而引起泪液经睑缘溢出现象。迎风时加重。迎风流泪是泪道疾病的主要症状。 这类疾病属眼眶及眼肿瘤学科,需要看我院泪道疾病专家: 钱江、袁一飞、张锐、张艳青 常见疾病——黄斑病变 什么是黄斑病? 症状:一旦黄斑区出现病变,常常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或视物变形。 原因:黄斑病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影响黄斑的疾病,确切的病因尚不明,可能与遗传、血管硬化、氧化损伤、慢性光损伤、炎症、代谢营养等有关。 这类疾病属视视网膜病变学科,需要看我院专家: 王敏、张勇进、黎蕾、叶晓峰、刘卫等。

竺向佳 2018-04-17阅读量1.9万

近视眼常见问题咨询系列(一)...

病请描述:一、基本知识篇 1. 什么是近视、远视、散光? 答:我们用两张图来解释这三种屈光状态。 图1 图1显示的是正视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屈光状态。黑线代表正视眼,此时远处来的光正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红线代表近视眼,远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然后将模糊的像投射在视网膜上;绿线代表远视眼,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视网膜上的像同样模糊。 图2 图2显示的是散光,我们看到,在不同的方向光线会聚的程度不一样,这就是散光。通俗而夸张的讲,没有散光的眼睛好比足球,那么有散光的眼睛呢,就像一个橄榄球。眼睛有少量的散光是正常的,家长大可不必因孩子有散光而紧张,散光和近视一样可以通过镜片矫正,而且一般来讲,散光在发育的过程中变化不大,如散光度数越来越大,要警惕圆锥角膜可能。高度散光是天生的,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2. 为什么近视者会将书本拿那么近看? 答:我们再来看一副图。 图3 图3所示,当我们将书本拿得很近时,光线就会从近处呈发散状(远处物体的光线是接近平行的),然后通过近视的眼球正好能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再拿得远一点就变模糊,近视度数越高,越要靠得近才看得清。因此,孩子将书本拿得很近阅读时,家长必须考虑到近视眼的可能。 3. 是近视好呢,还是不近视好? 答:这不是一句废话,也许你还真答不上来。人类对自身屈光状态的要求,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正视(眼科学意义的正视亦不是零,而是-0.25~+0.25DS)。人一生中对屈光的生理要求是随年龄而演变的,如小于18岁时,+2.50DS~+1.50DS可能较好,在18~30岁阶段,则以+0.75DS~+0.50DS为佳。向近视过渡是自然的要求,比如到55~70岁,以轻度近视-2.25DS~-1.50DS为好,70岁以上则最好为-3.0DS的近视。 随着人类文明的积累,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近距离的阅读与工作,使正视化的过程提前到来,过早形成近视眼。众所周知,人眼像一架高精密的照相机,看远看近之间的切换非常之灵敏和迅速,那是因为在看近时人眼具有“调焦”功能,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调节。正视眼看近时需要付出的调节较多,近视眼看近时需要付出的调节较少。而调节是需要付出能量的,为便于人们长期大量的近距离阅读和工作,人眼逐渐“变懒”,通过眼球屈光状态的改变,使主动付出的调节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效果——近视。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讲,你能说近视是一种退化吗? 4. 发生近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遗传因素 遗传学上,通过近视眼的家系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的发生率存在着家族发病的倾向,近视眼病人的家庭成员,患有近视的百分率明显高于非近视眼的人群。 那么为什么有时候双亲不是近视,而孩子是呢?多数学者认为,近视是隐性遗传的,也就是说,父母双方即使没有近视,也可能是近视基因的携带者,遗传学上后代发生近视的几率是25%。但现实中近视儿童的比例似乎超出这个数目,这是怎么造成的呢?这就是下面要讲的环境因素。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非遗传的、后天的,可引起近视发生的一些因素。具体就是指近距离用眼过度和用眼卫生不当。 ①握笔姿势不良:握笔姿势不良是近视眼的“罪魁祸首”,正确的握笔姿势是养成一切良好用眼习惯的前提。 我们来比较左右两图的握笔姿势差异。按左边的姿势握笔,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笔尖和纸张;按右边的姿势握笔,从上方是看不到笔尖的,因为它被大拇指挡住了,为看清笔尖,只有将头侧过去,甚至贴到纸边才能看清楚。这样子是在人工“制造近视眼”!动物实验已经证实了这种离焦诱导近视的现象。家长经常责怪孩子抬不起头,歪着身体写字,使用“背背佳”强行拉直身体,可有想过真正的“杀手”就躲在家里?改良读写姿势,从改正握笔姿势做起! ②连续用眼时间过长的因素:很多中小学生得到一本喜爱的读物,或者为了完成作业、准备考试等,往往不间断地阅读数小时,甚至熬夜。这是非常不科学的用眼习惯,不仅精神疲惫,而且使眼睛处于持续调节紧张、充血、干涩的状态,产生视疲劳,极易诱导近视眼的发生。因此,专家强调,科学用眼是阅读45~50分钟休息10分钟,休息期间应远眺、做户外运动,以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为最佳。 ③学习环境不良的因素:学习环境不良、照明不符合要求、光线过强或太弱,也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因素。看书写字需要适度的照明。光线太强使眼睛过分受刺激,易诱发视疲劳:光线太弱则视野对比度下降,强迫缩短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诱导近视眼的产生。科学的照明是双重照明,即在距离书本2~3米存在适当亮度弥散照明(比如天花板上的日光灯)的同时,于距离书本0.5米处再放置一盏台灯,以普通白炽灯为佳。不要盲目相信广告上推销的各种护眼灯,目前没有足够的科研依据证明护眼灯可以有效地防治近视眼。 ④其他因素:包括胎内期的影响,体质因素的影响,营养因素的影响等等。需要指出的是,服用鱼肝油、β-胡萝卜素是补充维生素A的途径,针对的是夜盲(维生素A缺乏征)的患者,而不是近视的患者!不要盲目服用药物,只要饮食营养均衡不偏食,儿童一天从食物中摄取的微量元素是充足的。 5. 近视眼如何分类? 答:近视眼可分为单纯性近视眼和病理性近视眼,前者主要由不良的用眼习惯引起,后者则遗传占主导,如在4岁时近视度数达到700度,8岁时可达到1000度,并伴有明显的眼底视网膜改变。多数近视患者属于前者,而前者又可以300度和600度为界划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 6. 什么是假性近视?怎样判断是否属于假性近视? 答:家长在听到自己孩子为近视时常常脱口而出:“是假性还是真性?”假性近视眼学说的推行,反映了国内对近视矫正的急切心情,同时也不排除某些人为或商业的因素。实际上,这个在上个世纪60年代流行于我国的学说,并非科学定论。所谓假性近视只是青少年近视中的一个非常小的比率(可能不超过3%):是一种近视现象,但本质上不是近视眼。它是近距离用眼过度、调节痉挛引起的暂时性屈光状态改变,在看远时产生和近视眼同样的视物不清的症状。 那么怎样鉴别近视的真与假呢?最简单可靠的办法就是扩瞳验光(见问题10)。如果在扩瞳后验光结果显示为没有度数或轻度远视,那么可以说这是“假性近视”;如果仍显示为近视,那么就是真性的,铁证如山,不用自己欺骗自己。还可以用超声波A测眼轴长度,一般来说,近视眼是眼轴比正常人偏长,每年进行测量眼轴比较,有助于了解近视的进展情况。 7. 为什么近视的儿童容易出现眼位偏斜?什么叫外隐斜? 答:正常情况下,人眼在看近时会同时做出三个反应:瞳孔缩小,晶状体调节,双眼集合。如上所述(见问题3),近视眼在看近时所付出的调节较正常眼少,却仍然需要足量的双眼集合(否则会出现复视),这样一来,调节/集合失去了平衡,眼位就趋向于向外偏斜,称为外隐斜。外隐斜在双眼同时看时表现不出来,只要遮盖其中一只眼睛,将双眼融像打破后就可诱导出来。少量的外隐斜是正常的,而大量的外隐斜对双眼视功能是有害的,甚至可能发展为显性外斜,应及早进行干预治疗。 8.什么是视力,怎样检查视力? 答:视力,也叫视敏度,即眼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最大能力。医学上可分为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裸眼视力,顾名思义,是指不经过任何光学镜片矫正,个体本身所具有的视力。矫正视力指通过各种光学方法矫正后所能达到的视力,矫正手段包括框架眼镜、隐性眼镜、准分子近视激光手术等。检查视力时最好使用人工照明,远视力检查在5米处,近视力检查在30厘米处,分别使用不同的视力表,前者在临床工作中较常使用。 9. 怎样才算是正常的视力? 答:正常情况下,人在3岁时眼球发育还不完全,处于远视状态,其正常的裸眼视力是0.6;刚进入学龄时,还处于轻度远视状态,正常的裸眼视力是0.8~1.0。由此可见,医学意义上儿童阶段的正常视力不一定是1.0,更不是指1.2、1.5甚至2.0。高于1.0的视力称为超视力,青少年因为屈光介质透明,眼底视网膜功能良好,对物体的分辨力可以达到1.0以上。但超视力不是我们在验光配镜时所追求的,拥有超视力的人除了在应聘飞行员时占点便宜,在其他生活质量上与正常视力者相比并未体现任何优势。 医学上更加关注的是矫正视力,青少年的正常矫正视力一般在1.0以上。矫正视力在0.8以下称为弱视,这是一种视觉系统发育受限的疾病,需要及早就医进行治疗。 10.什么是验光? 答:通俗的讲,就是检查眼睛的屈光状态。人眼的屈光状态分近视、远视、散光等,只有通过验光才能准确得知。验光又分为客观验光和主觉验光,前者不需要被测者辨认视标,通过验光师的判断即可完成,而后者需要被测者和验光师的配合共同完成。一般来讲,客观验光在先,主觉验光在后,最终的处方以主觉验光的结果为主。 前面说过(见问题3),人眼是一架高精密的照相机,既能看近又能看远。而当近视增加时,不管“镜头”怎么调焦,看远都是模糊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在刚刚出现低度近视时,可以通过眯眼睛增加焦深来代偿屈光不正,勉强看得清楚至黑板那么远的距离,但这是以视疲劳为代价的,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家长绝不能主观臆断孩子是否近视,也不能等到孩子实在看不见才来就诊。专家建议,儿童和青少年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散瞳验光。(友情提醒,来我院验光配镜尽量避开寒暑假高峰期) 11. 什么是扩瞳验光?青少年为什么要扩瞳验光? 答:扩瞳验光就是散开瞳孔后进行验光吗?不完全正确。儿童和青少年在验光之前扩瞳的目的在于放松睫状肌的调节,使屈光状态稳定,从而进行准确的验光,而不仅仅是使瞳孔放大。通常使用的扩瞳剂有快速扩瞳剂,如双星明、美多丽等滴眼液,起效迅速,作用维持6~8小时,一般不影响第二天上学,适合6~16岁的儿童。使用后出现看近模糊、畏光均属正常现象,不必担心任何其它副作用,对儿童无害。个别高度远视、散光、内斜视以及6岁以下的小孩,调节作用强,一般医生会建议用阿托品眼膏(水)散瞳,需要每天三次连用三天,然后再验光,药物持续时间一般为2周,有些患者还需要2周后再来验第二次,再确定治疗方法。 12. 什么是电脑验光?电脑验光的结果可靠吗? 答:电脑验光仪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可以自动分析眼睛的屈光状态,快捷、简便。但是,电脑验光受到仪器的稳定性能、检查者的技巧、被检查者的合作程度、眼睛调节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准确性不稳定,尤其对于儿童来说,误差比较大。儿童和青少年在扩瞳之后电脑验光的结果,可作为进一步准确验光的参考,但远远不是最后的配镜处方。儿童和青少年正确的医学验光步骤应该是:扩瞳——电脑验光——检影验光——主觉验光。 13. 如何看懂验光单? 答:请看图解。 球镜 柱镜 轴向 矫正视力 右眼 -1.50D -0.50D 175 1.0 左眼 -1.75D -0.25D 5 1.0 表格中的球镜就是我们常说的“度数”,其医学单位是“D”,1D=100度,“-”代表近视,“+”代表远视。表格中右眼的球镜显示为-1.50D,即近视150度,同理,左眼显示为-1.75D,即近视175度。柱镜就是我们常说的“散光”,单位也是“D”,其阅读方法与球镜相似,只是散光的轴向可能让您困惑,但您只要知道它是代表散光柱镜摆放的方向即可,至于“为什么两只眼睛的轴向差那么大”“前后两次验光的轴向差那么大”之类的问题比较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说得清,家长不必深究。最后就是矫正视力,1.0的意思是,配戴这样的一副试戴镜,被测者可以达到1.0的视力。总结一下就是:右眼150度近视,50度散光,轴向在175,可矫正到1.0;左眼175度近视,25度散光,轴向在5,可矫正到1.0。简单吧!拿自己的验光报告试试。

王晓瑛 2018-03-28阅读量9007

我的近视还有救吗(发表于家庭...

病请描述:每年一到征兵和招飞(飞行员或空乘)季,各大医院的视光中心都会挤满戴着眼镜的年轻人,他们焦急地询问医生:我的近视和散光可以矫正吗?大多数人经过详细地术前检查和高精度的手术以后,都满意的摘掉了眼镜,恢复到了1.0以上的视力,加入了保家卫国或者翱翔蓝天的队伍。那么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目前主流的近视矫正方法及其适应证,以及大家最为关心的术后长期的预后和不良反应的问题。目前常用的近视矫正手术分为两大类:角膜激光手术和晶体植入手术。前者适用于角膜形态正常且近视1200度以下的患者,后者适用于角膜形态欠佳不适合激光手术,或者虽然角膜正常,但是度数太高无法用激光完全矫正的患者(1200-1800度)。一、激光手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改变角膜的弧度来矫正近视。适用于年龄18岁以上,近视稳定者(两年内加深不超过100度)。老年人只要没有白内障也可以考虑。它的优点是恢复快,风险小。目前常见的激光手术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全飞秒激光。采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内制作一个透镜,再通过上方2mm的小切口取出透镜。手术时间只要几分钟,术后很快就能恢复视力,一般第二天即可达到1.0左右。全飞秒激光主要适用于近视1000度以内,散光500度以内的近视患者。目前不能矫正远视。全飞秒无需制作角膜瓣,保留了角膜的完整,更安全,特别适用有运动需求的患者。2)半飞秒激光。采用飞秒激光在角膜上制作一个角膜瓣,再用准分子激光在掀开的角膜瓣下进行切削,最后将角膜瓣复位。它的视力恢复也很快.适用于近视1200度以内,散光600度以内,也可用于远视的手术,在一些特殊的患者,如角膜不规则或像差较高的,可以进行地形图或像差引导的手术。缺点是需要角膜切开,因此万一眼睛受伤存在角膜瓣移位的潜在风险。3)表层手术,包括T-PRK和LASEK两种。表层手术顾名思义是通过准分子激光在角膜表面直接切削,其优点是较节省角膜组织,缺点是术后短期内会有比较明显的畏光流泪症状,需要佩戴4-7天的隐形眼镜。比较适用于角膜较薄(470以下)的低度数(300度以下)患者。  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在眼内植入一个人工晶体来矫正近视。它的优点是无需切削角膜组织,可矫正高达1800度的近视,且不存在反弹的风险。万一植入后不适应,可以通过原切口把镜片取出。缺点是费用较高,且为眼内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三.风险和不良反应激光手术经过20几年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已成为非常安全且成熟的近视矫正方式。然而,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1)门诊患者最常问的问题是:医生,我做手术会增加白内障,青光眼的风险吗?答案是:不会。和正视眼相比,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发生并发性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混浊和视网膜变性、脱离的风险是比较高的,激光手术只是通过改变角膜的曲度来达到清晰视力的目的,并没有改变眼球的基本结构,因此,做激光手术不会增高,但也不降低上述疾病的风险。即使做好手术不戴眼镜了,也不代表近视就完全治好了,高度近视还是需要定期复查眼压和眼底。还有些患者担心做了激光将来就不能做其他眼科手术了,这也是一种误解,现代的激光手术是不影响将来做任何手术的。2)眩光和干眼眩光是由于某个光源的存在导致眼睛不舒服,严重的导致眼睛睁不开影响视力。很多人应该都经历过,晚上在很暗的路上开车,对面的车大灯一闪顿时看不见了,这个叫失能性眩光;晚上不开灯看电视,电视屏幕感觉很晃眼,这个称为不适性眩光。眩光的出现是因为外界的光源干扰了正常的视网膜成像,导致成像的对比度降低。所以眩光并不是近视手术后特有的,正常人也存在眩光。眩光的严重程度和暗瞳的大小有关。所谓的暗瞳就是光线暗的情况下瞳孔的大小,瞳孔就是眼睛的光圈,光线越暗瞳孔越大。暗瞳越大的人,干扰光线进入眼内的就越多,对正常成像的干扰越大,则眩光的症状可能越严重。另外也和大脑的敏感性有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到眩光的干扰,这部分人可能对眩光的敏感性较低。近视手术,不管是激光还是晶体植入,都存在一个光学区的概念,所谓光学区就是矫正的有效面积。一般的光学区直径在6-7毫米之间,当暗瞳超过光学区时,光线从光学区以外未矫正的部分进入眼内,则无法形成清晰的像,从而加重对视网膜正常成像的干扰。加重眩光的感觉。不过大家不必太担心,并不是每个术后的人都会出现眩光的症状,这和个人的敏感性有关。另外,眩光还存在适应现象,一般在2个月后不适症状会慢慢消失。激光手术由于在角膜上进行切削,因此会对角膜神经造成一定的损害。全飞秒激光避开了角膜神经最为密集的浅基质层,因此对神经的影响是最小的。不过大家不必太过担心,角膜神经是可以再生的,一般3个月可以恢复到术前的水平。因此术后可短期使用人工泪液改善干眼,另外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也很重要。3)角膜膨隆和圆锥角膜  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圆锥角膜的患者是不能做激光手术的。圆锥角膜顾名思义,就是角膜像圆锥样突起,它是由于角膜胶原纤维的薄弱和异常造成的,严重的可能导致高度散光,甚至需要角膜移植。因此手术之前严格的角膜地形图检查非常重要,一定要排除任何可能的圆锥角膜患者,避免因为手术削弱角膜而加重圆锥角膜的发展。4)关于反弹的问题  从激光手术的原理我们知道它是通过改变角膜的曲度来矫正近视的,而角膜为生物组织,它的形状在手术后可能会发生细小的变化,从而可能导致度数的反弹。但是,这种反弹的幅度一般很小,基本上在10%以内,也就是说术前1000度的近视,可能会反弹100度左右,而600度以下的近视反弹的风险就更低了。当然,除了反弹以外,过度用眼也可能导致近视加深,因此,术后的保护也是很重要的。我国是近视大国,近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和困扰。作为一种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的手术,激光手术实现了无数人的脱镜梦想。当然,请务必选择能进行完善术前检查的正规医院,以及手术经验丰富,善于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屈光手术医生。

钱宜珊 2017-11-07阅读量3.0万

如何选择近视矫正手术

病请描述:目前常用的近视矫正手术分为两大类:角膜激光手术和晶体植入手术。一、激光手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改变角膜的弧度。它的优点是恢复快,风险小。目前常见的激光手术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全飞秒激光。采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内制作一个透镜,再通过上方2mm的小切口取出透镜。手术时间只要几分钟,术后很快就能恢复视力,一般第二天即可达到1.0左右。全飞秒主要适用于近视1000度以内,散光500度以内。目前不能矫正远视。全飞秒无需制作角膜瓣,保留了角膜的完整,更安全,特别适用有运动需求的患者。2)半飞秒激光。采用飞秒激光在角膜上制作一个角膜瓣,再用准分子激光在掀开的角膜瓣下进行切削,最后将角膜瓣复位。它的视力恢复也很快.适用于近视1200度以内,散光600度以内,也可用于远视的手术。缺点是万一眼睛受伤存在角膜瓣移位的潜在风险。3)表层手术,包括T-PRK和LASEK两种。表层手术顾名思义是通过准分子激光在角膜表面直接切削,其优点是较节省角膜组织,缺点是术后短期内会有比较明显的畏光流泪症状,需要佩戴4-7天的隐形眼镜。比较适用于角膜较薄(470以下)的低度数(300度以下)患者。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在眼内植入一个人工晶体来矫正近视。它的优点是无需切削角膜组织,可矫正高达1800度的近视,且不存在反弹的风险。缺点是费用较高,且为眼内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适用于高度近视(1200度以上)的患者。

钱宜珊 2017-09-07阅读量1.3万

典型面肌痉挛的微创手术

病请描述: 患者,女,78岁。8年前开始出现右侧下眼睑阵发性抽动,情绪激动、劳累、或紧张时明显,休息后减轻,入睡后能消失。开 始未予注意,也未进行正规治疗,2年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畏光、流泪,在眼科进行多种治疗后症状不见缓解,但症状始终局限于下眼睑,也无耳鸣及听力下降,否认面瘫史和外伤史,排除精神因素与眼科疾患,曾于外院注射肉毒素治疗多次,每次治疗后症状可缓解1-3个月不等。后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后症状完全缓解,随访二年无复发。 你看到血管压迫神经在哪里了吗? 

郑学胜 2017-08-30阅读量1.2万

抑郁症别忽视了中医中药有效治...

病请描述: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后判断为肝阴亏虚者,症状:情绪不宁,急躁易怒,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或头痛且胀,面红目赤,舌干红,脉弦细或数。治法:滋养阴精,补益肝肾。方药:滋水清肝饮。本方由六味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而成,以六味地黄丸补益肝肾之阴,而以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清热泻火。肝阴不足而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以致头痛、眩晕、面时潮红,或筋惕肉响者,加白蒺藜、草决明、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柔润熄风;虚火较甚,表现低热,手足心热者,可加银柴胡、白薇、麦冬以清虚热;月经不调者,可加香附、泽兰、益母草理气开郁,活血调经。

王智刚 2017-01-13阅读量5310

甲亢突眼的治疗

病请描述:        甲亢突眼是甲亢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眼部病变,可以分为单纯性突眼(或称为良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或称为恶性突眼)。甲亢突眼的发生时间和甲亢本身发生的时间不一定平行,有的突眼发生在甲亢症状出现前,有的和甲亢同时发生,也有的患者在甲亢已经好转后发生突眼。甲亢突眼的诊断一般不难,结合甲亢患者出现眼部症状体征、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眼部B超或CT、磁共振发现眼肌肿胀等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甲亢突眼确诊后,关键是治疗方案的及时选定,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甲亢突眼患者的痛苦,而不合适的治疗方案或是治疗的延误常会加重病情,并且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一般来说,甲亢突眼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 保护性治疗措施        主要包括眼睛的休息,有眼部刺激症状如畏光、流泪时可以戴墨镜避免强光及其他刺激;眼睛如果闭合不全,睡前应涂抗菌眼膏,并戴眼罩,避免角膜暴露,以保护结膜、角膜;高枕卧位,控制钠盐摄入,可以使用利尿剂,局部可以用抗菌眼药水及可的松眼药水;1%甲基纤维素滴眼剂或人工泪液对减轻眼睛刺激症状效果较好。 二.戒烟        已经有明确的证据显示:吸烟可以恶化突眼,吸烟影响突眼治疗的效果,戒烟者突眼疗效优于不戒烟者。因此,甲亢突眼患者如果有吸烟习惯,一定要戒除。对于不吸烟的甲亢突眼患者也要避免被动吸烟。 三.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治疗甲亢突眼疗效明确,但是临床上有甲亢患者反映使用激素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其实,激素治疗甲亢突眼有效的关键是早期治疗和足量治疗,所谓早期治疗是指一定要在甲亢突眼的炎症活动期进行治疗,如果过了活动期,再进行激素治疗效果往往很差。所谓足量治疗是指激素的使用一定要足量,有的患者使用较小剂量的激素治疗突眼,这样往往突眼没有好转而激素的副作用却出现了。        激素治疗甲亢突眼可以选择口服激素或静脉使用激素,推荐静脉使用激素。口服激素往往副作用较大而疗效又逊于静脉使用激素。有时候在糖皮质激素效果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可以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常用的是环磷酰胺。当然,在使用激素或环磷酰胺前一定要排除是否存在药物的禁忌症。 四.生长抑素类似物        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等可以抑制甲亢突眼患者眼眶内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因此可以用于甲亢突眼的治疗。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不适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可以试用。使用奥曲肽可以明显减轻眼部软组织炎症反应,改善症状,但抗炎效果不及糖皮质激素。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也要注意副作用,例如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对于糖尿病患者可能引起血糖波动、低血糖等。 五.眶部放射治疗        眼眶放射治疗对甲亢突眼有效率约为60 %,本疗法可以单独应用或者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联合应用可以增加疗效。眼眶放射治疗对眼部软组织改变和视神经病变及新近的眼外肌受累疗效较佳,但对减轻眼球突出、改善眼肌活动效果欠佳,特别是眼外肌受累时间较长的突眼患者。眶部放疗的治疗效果一般需数天至数周才能显现。糖尿病和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以及年龄小于35岁者是眶部放射治疗的禁忌证。 六.手术治疗        甲亢突眼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眼眶减压术和眼部整形术。眼眶减压术是治疗甲亢严重突眼有效方法,主要适用于甲亢突眼引起暴露性角膜溃疡;眼外肌压迫视神经引起视神经病变,导致患者出现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眼部整形术又包括眼外肌手术和眼睑手术。眼外肌手术        用于甲亢突眼复视的治疗,手术成功则可以减轻突眼、复视减轻或消失。眼睑手术主要适用于单眼或双眼睑退缩,睑裂太大,要求手术改善外观;眼睑闭合不全,患者有异物感,角膜炎等。        总之,甲亢突眼的治疗一定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处于炎症活动期的突眼患者一定要当机立断,切勿瞻前顾后,因为顾忌激素等药物的副作用而丧失最佳的治疗时间。

李连喜 2016-07-09阅读量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