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表情淡漠 > 内容

表情淡漠内容

正常压力脑积水

病请描述:提起脑积水,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那些“大头娃娃”,联想到颅内压增高的痛苦表情,不学医的很少有人知道有“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这种病”。其实,常压性脑积水并不少见,早在1965年就有人提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这个概念,它是指:一种脑室扩大而腰穿脑脊液压力正常的脑积水。随着医疗检查手段的不断提高和完善,以及人们对于这个疾病认知度的提高,常压性脑积水的发病率有了明显提高。而且由于该病好发于60岁以上老人,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发展,其发病的趋势还在逐渐增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分为原发和继发二种。原发性起因不明,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老年人,而继发性主要发生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外伤、颅内手术等以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有三大主要症状:1、步态障碍,这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初始仅上坡或走楼梯时费力、行走困难,但以后逐渐加重,步幅小、步行速度慢、起步困难,严重者不能站立、不能行走。2、痴呆,认知障碍以额叶功能障碍为主,初始表现为执行功能障碍、注意力下降,严重者出现淡漠、思维迟钝、记忆力和书写功能明显障碍。3、尿失禁,初始仅表现为尿频,但后期严重者出现尿急、尿失禁。现在虽然国内、国际上均在试图制订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治疗指南,但尚无独特性的特异性试验或检查来确诊,除了典型的临床表现和MRI检查可以基本诊断外,脑脊液测速试验、脑脊液动力学测试、持续颅内压监测和PET、SPECT检查对于提高诊断的准确和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意义。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治疗,主要还是以脑脊液分流手术为主,目前最常用的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绝大多数患者经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恢复。

毛仁玲 2019-02-03阅读量9930

【医学科普】小宝宝的视力问题...

病请描述:0~6岁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期孩子视觉系统的神经发展和生理成长非常迅速。如果在这一敏感阶段未诊断出视觉异常并做出相应的处理,视力发育则会受到严重影响,斜视、弱视、近视是儿童常见的视力问题,家长需要重点关注。但是,年幼的孩子既不会诉说“看不见”、“看不清”等视觉困难,又不能配合一般的视力检查,所以父母的细心观察就十分重要。其实,很多现象可以帮助父母早期发现幼儿的视力问题:1. 对光照无反应,面部不转向明亮处;2. 对周围事物表情淡漠,亲人不说话或玩具不发出声音时,则不会引起宝宝兴奋; 3. 视力极低下的婴儿,还常有用小手挤压眼睛的习惯,医学上称之为“指眼现象”;4. 会走路的幼儿动作笨拙,经常跌跌撞撞,躲不开眼前的障碍物;5. 看上去“眼神不对劲”,如眼球不稳定,有节律地摇晃,或无目的地转动,或者瞪眼凝视却视而不见;6. 斜视,仅用一只眼注视目标,看电视时歪头眯眼,看书时距离过近。如果幼儿的两只眼睛视力都低下,是比较容易发现的。但如果仅有一只眼视力正常,而另一只眼视力低下,就很难被发现了,只有通过视力检查才能发现问题。我国各医院用的国际标准视力表和对数视力表是以E字为视标的。经过示教,多数3~4岁的孩子可以学会用视力表查视力。有些孩子初次检查结果不准确,多次重复测试,结果就比较可信了。所以,在去医院检查之前,可以在家先训练一下,写出大大小小各种方向的E字,教孩子指出E字开口的方向。在父母的赞扬和鼓励中,孩子很快就能掌握要点。医院检查时,往往在视力表的2.5m处,放置一面平面镜,以保证5m的检查距离。为了防止孩子面对平面镜时不知所措,可以先在家对着镜子练习。对于视力检查结果,将1.0作为正常视力是成年人的标准,而儿童在成长发育中,视力水平是逐年提高的,因此应当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详尽的眼科检查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判断。婴幼儿刚出生时,眼睛的各部位组织和功能均未发育成熟。多数婴幼儿眼睛属正常或轻度远视,新生儿视力差,只能看见2-3米以内物体的轮廓。一般来讲,儿童视力的正常情况如下:a、4个月婴儿视力为0.02-0.05;b、5-6个月婴儿视力为0.04~0.08;c、7~8个月婴儿已有固视,能长时间看一个方向;d、一周岁儿童能识别眼、耳、鼻等器官;e、2~3岁儿童的视力达到0.5~0.6;f、3~4岁儿童视力达0.7~0.8;g、5~6岁儿童的正常视力接近1.0。如果宝宝的视力远远落后于正常儿童视力,则需要带宝宝去医院进行验光检查,否则若是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孩子的视力障碍可能是终生的。一般来说,3-6个月进行一次视力检查,有助于及时掌握宝宝的视力情况。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但在宝宝成长中可能会面临眼睛疾病的困扰,这就需要父母做有心人,多关注宝宝的眼睛健康。

赵晨 2017-07-24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