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导语】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周期,或许您经常为经期前后的各种不适烦恼,其中最恼人的莫过于头痛问题了。那么经期头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有什么潜在危害呢?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华荣主任为您解答。 偏头痛危害别轻视 经行头痛是经期前后发作的头痛,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月经相关性偏头痛,在女性偏头痛中占三分之一以上,较非经期发作的偏头痛发作时间更长,伴随症状更多,治疗更难,致残率更高。最新研究表明,偏头痛同吸烟及口服避孕药是青年女性缺血性卒中 (即常说的中风)最主要的三大危险因素。 华医生提醒,如果头痛时伴随恶心、呕吐,或头痛定时、反复发作,或使用止痛药镇痛越来越多,就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好好检查、规范治疗,以排除更严重的脑血管及其他疾病等。 “偏爱”女性的偏头痛? 现代都市紧张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使部分事业心强的女性患有经期偏头痛病症。研究发现,偏头痛容易发生在女性青春期之后到停经的这一段时间里,而且女性发生偏头痛的几率是男性的3倍以上。这也和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息息相关。比如,许多年轻女孩好发经期头痛。这主要是因为体质,外加气血空虚,所以产后也容易加重头痛。 偏头痛为何找上门? 常说“女子以肝为本”、“脾为后天之本”,经期头痛与肝、胃、脾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老是生气或闷闷不乐,则很容易引起肝气郁结的经期头痛。头痛如锥刺或胀闷跳痛,疼痛固定在某一处,可能是脾胃虚弱,气虚血淤。如果经常熬夜,不注意休息则会引起头痛时感觉头胀发麻,同时伴有咽干口燥,潮热、耳鸣等现象。还有平素体质比较虚弱,穿着又过于单薄的女性,往往会造成气虚甚至阳虚,头痛时有一种被勒着发疼的感觉,如果受凉了会更加严重。 现代医学对月经相关性偏头痛的原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神经、血管、激素水平波动和遗传因素等,实际上咱们中医学已有相关理论,并有效地指导经期头痛的治疗。下期华医生为您解析偏头痛的中医调理及治疗。
华荣 2018-11-11阅读量9786
病请描述:一位33岁女性,产后短时间内反复出现霹雳样头痛,并发生全身强直-阵挛样抽搐,头颅CT检查发现右侧蛛网膜下腔出血。 DSA检查提示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并排除了动脉瘤可能,最终诊断为产后脑血管病,其发生机制可能为:妊娠期血管张力的改变、妊娠相关的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动脉壁内结缔组织成分转换引起血管收缩和僵硬度下降,血管痉挛药物应用相对少见,给予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
钱云 2018-09-23阅读量9424
病请描述:痔疮:定义痔疮是位于直肠肛门粘膜下的自然血管结构,动脉多于静脉需要分辨痔疮属于自然解剖结构,而痔病则属于该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痔疮:解剖肛门正常血管结构 需要鉴别:内痔:肛管上段粘膜下的部分,起源于直肠上动脉的三个分支外痔:肛门皮下,起源于直肠下动脉环绕在肛门出口的血管解剖三个痔核功能性解剖参与精细控便:闭合肛管:占15-20%静息压 具有区分感觉和温度的直肠受体痔病的定义“痔疮”一词来源于希腊语“Hemorhein”, 表示出血,《痔病是动静脉感染伴随血液流变和内皮结构改变》流行病学发病率在4%到86% (!),高发于45-65岁之间(根据已知的文献显示)大约1/2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至少经历过一次痔疮急性发作占到肛肠科就诊的2/3的病人病生理学最初出现变化 :内痔肿胀,嵌入肛管,括约肌的挤压,感染和肿大,出现的症状:出血伴随或不伴随疼痛.病生理学多重机械和血管因素组织下胶原变性疾病 :伴随动脉侧枝压力增高伴随鲜血外渗.破坏了牵系组织的系统,并损伤了肛管粘膜诱发因素痔核中有雌激素受体.排便障碍: 传输型便秘, 出口梗阻型便秘, 腹泻其他:家庭遗传,久坐,运动,饮酒,吸烟,辛辣食物:没有确定的验证病生理学: 怀孕的作用激素改变:在怀孕和生产时候具有重要影响血管高压 在怀孕期间:有导致痔疮肿胀的倾向病生理 : 怀孕的因素便秘,怀孕时期极常见症状:上厕所时候反复努责腹泻时排便次数增加且呈酸性(例如:不耐补铁)生产时用力过度:痔疮屏出,伴有肿胀和血栓并发症根据出现的频率痔病有以下三种情况 :. 1 出血. 2 血栓形成. 3 脱垂1、便血 : 内痔并发症鲜红色血液在排便后点滴而下,或收纸沾血,通常无疼痛发生的情况多样,有时是无意识的储蓄额,有时是用力解便以后可能导致慢性贫血鉴别诊断:低位结直肠溃疡内痔便血和怀孕通常无疼痛的感觉,极少是严重的当出现症状会引起过度焦虑(往往严重性被患者高估).如果出血很多,会以为是溃疡性出血很少会导致缺铁性贫血2 、血栓性痔 : 主要是外痔诊断 :持续3-8天程度各异的持续性疼痛蓝色肿大包块,单发或多发,有时伴有水肿血栓痔 (suite)转归 :3-8天疼痛消失血栓经过一段时间(2-3周)被吸收有时,在肛门周围形成一个皮丘样隆起,被称为“皮赘”鉴别诊断:肛周脓肿血栓痔和怀孕是产后前往肛肠科就诊占第一位的病重.产后发病率达12%临床表现极其多样:从无痛到极度敏感.血栓痔和怀孕: 诱发因素便秘: 解便困难,又称为出口梗阻型便秘.难产:产后闭经四十周巨大儿血栓内痔有时,血块在肛门内内痔血栓和外翻.这类血栓疼痛剧烈.该病症演变类似于血栓外痔,外痔血栓和怀孕:诱发因素(suite)怀孕初期长时间工作剖腹产可以降低发生率: 4% de 仅4%剖腹产后发生血栓外痔而顺产妇女发生率为20%血栓内痔:临床表现 - 疼痛明显,肛门有物局部或环状脱出无法回纳伴随渗出液体 - 脱出物呈暗黑色伴水肿 - 数天后疼痛和水肿随血栓吸收而消除血栓痔的鉴别诊断:肛裂问诊发现肛裂症状解便时候有撕裂样疼痛解便后疼痛暂时缓解短暂缓解后出现第二波疼痛诊断:肛管张力增加和裂口3、脱垂痔核脱出肛门局部或环状发展:可以自行回纳,继而需要手托回纳,无法回纳伴渗液排出直肠脱垂或产后肛门撕裂伤内痔脱垂脱垂分期- I期:内痔没有脱出,仅在肛门镜检查有力排时可见- II期:排便时痔核脱出,便后自行回纳.- III期:排便时痔核自行脱出肛门外,便后需要手托才能回纳- IV期:脱垂性痔疮,可以看到痔疮粘膜,无法自行回纳痔病的其它并发症剧烈疼痛的环状多发血栓痔(抗炎性非甾醇类药物治疗,继而即刻手术治疗)粘膜脱垂性痔(外科手术:痔疮切除术)痔疮和怀孕的病生理:治疗方法介绍治疗原则治疗是为了去除症状采取局部治疗的方法并且消除症状药物治疗为首选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则选择器械治疗仅1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局部:栓剂,药膏成分:激素局麻抗凝药如肝素维生素 P黄酮类化合物…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没有一种文献比较这多种的治疗方法自我治疗非常重要哺乳期间照样可以使用局部治疗通常在法国使用,除非是《vidal》医疗手册中的禁忌证治疗方法人们总是认为头痛需要口服止痛片,却常常忘记肛肠科疾病也是需要的!!孕期和产后对乙酰氨基酚类止痛药是首选其他治疗方法消炎药是孕妇产生急性疼痛时候的禁忌药物吗啡类药物使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可选择的治疗方法静脉增强剂:使血栓吸收,可以在怀孕期止痛在严重水肿的情况下,可的松可以局部或口服使用如果是环状混合痔伴血栓疼痛剧烈可以静脉滴注激素或止痛药根据症状程度来选择治疗 <小>血栓外痔局部用药:含止痛和促愈合的乳胶,如太宁®每次便后使用,连续两周生活习惯改善(注意饮水,饮食调整,等...)大便软化药(FORLAX, LAXAMALT)口服静脉增强剂,但并非必须针对症状的治疗内痔局部用药(栓剂)口服大剂量静脉增强剂(或联合使用扑热息痛药,对乙酰氨基酚 )如果疼痛剧烈可以考虑使用激素治疗AINS (anti inflammatoires non stéroïdiens) : 非甾体抗炎药:只能用于产后极度疼痛的产后血栓:非甾体类消炎药AINS禁忌症:进行性消化道溃疡- 非哺乳的产妇:PROFENID® (Kétoprofène) (酮洛酚)口服每50mg一枚的胶囊2粒一次,饭后服,2次/天,持续3-5天,同时服用保护消化道的药物- 哺乳的产妇:NIFLURIL® (acide niflumique) (氟尼酸 )口服250mg/胶囊,每天3次,饭后服,持续5天,建议最好是在母乳分泌减少时候药物治疗失败后如果血栓外痔药物治疗失败,有时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如果仅仅是单纯性血栓,没有水肿,可以采用血栓切除术:可以在局麻下将血栓彻底切除,(不能使用肾上腺素)如果是血栓伴水肿则治疗并不彻底血栓切除术在局麻下行血栓切除术最好是在血栓产生三天以后,抗炎药和局部用药无效的情况下:体位:- 采取跪式,1%利多卡因(如果是产后可以加肾上腺素)注入血栓-“T”形切开- 用剪刀剥离血栓切除术做部分皮瓣切除,避免过早开口闭合- 止血. 凝胶海绵. 用3个0的缝线在肛管粘膜和内括约肌处缝合一针器械治疗由肛肠科医生操作很少用于产后出现的血栓痔(是器械治疗的禁忌症)非常常用于内痔脱垂并不严重的患者(否则采取根治手术)器械治疗方法种类红外线照射胶圈套扎冷冻疗法手术产后尽量避免因为,荷尔蒙改变使创面愈合非常困难痔疮症状会随着产后而逐渐减轻总之,仅有30%的妇女在产后六周仍旧被痔病困扰痔切除术A proposer en cas de :适应症échec du traitement médical ou : 药物治疗无效PROLAPSUS HEMORROIDAIRE ou :脱垂性痔THROMBOSE CIRCULAIRE环状痔伴血栓=根治手术 = intervention radicalePrincipe de l’hémorroïdectomie : 痔切除术原则dissection de l‘ensemble du coussinet hémorroïdaire, 切除痔核libération du sphincter anal interne,松解内括约肌ligature de l‘artère hémorroïdaire. Il reste alors une plaie ouverte que l’on peut suturer (chirurgie de Ferguson) ou laisser ouverte.结扎痔动脉,留下一个可以缝合的创面(闭合式)或(开放式)痔切除术总之,这种外科手术要在数天后才能缓解疼痛,当肛管创面完全恢复以后总结:痔核脱出:是孕妇和产妇的常见症状局部治疗是首先方法采用适合的剂型和剂量起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如果是剧烈疼痛的患者:激素用于怀孕期,而非抗炎性非甾醇类药物用于产后如果失败......找肛肠科医师 感谢王振宜医生全力组织和联系促成这次会议和旅行的成行波尔多的肛肠科François PIGOT教授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助产士 Florence ROUANET夫人,认为我会不虚此行
王振宜 2018-07-24阅读量9205
病请描述:乳头溢液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疾病的一种症状,许多疾病会有乳头溢液,当然,更多的时候,溢液只是生理现象。其实很多女性朋友都有乳头溢液,只不过一般情况下溢液不会自己跑出来,需要挤一挤才能从乳头里流出来,所以很多人没有发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乳腺外科宋晖一般来说,和乳头溢液有关系的疾病最常见的是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扩张症(或者叫做浆细胞性乳腺炎),有些乳腺增生的患者也有溢液的表现。在乳腺癌的患者当中,乳头溢液倒不是最多见。一、乳头溢液是怎么回事明确溢液的情况一般要从几个方面下手,1、溢液的性状,2、溢液导管的个数,3、溢液的量,4、溢液的伴随症状。1、溢液的性状。这里面又包括下面几个情况:⑴血性溢液、⑵无色浆液性溢液(清水样溢液)、⑶黄色浆液性溢液、⑷棕褐色、咖啡色溢液⑸乳汁样溢液⑹脓性溢液⑺油脂样溢液等等。⑴血性溢液:这种情况最要积极处理,常见的疾病是导管内乳头状瘤或者乳腺癌,毫无疑问,这是需要手术治疗的。但是也有例外,临床上经常会看到孕期或刚刚进入哺乳期的年轻女性突然出现乳头挤出鲜血或陈旧性的积血,像咖啡色。患者因此十分紧张。其实这种情况倒不要紧,多数是因为导管内的上皮脱落引起的出血,出血量大的,会很快从乳管溢出,就是鲜血;出血量小的,会在乳房内停留几天,再挤出来就是黑血了。这种情况可以观察几天往往就好了,不需要任何处理。⑵清水样溢液:这是最让人纠结的类型,多数情况下是生理性的,或者只是乳腺增生的表现。但是也有乳癌患者出现清水样溢液。这时需要看溢液的导管是单根还是多根的,如果是多根的,一般是不要紧的;如果是单根的,量比较多,甚至伴有肿块,那就要认真对待了。⑶黄色浆液性溢液:是最常见的一种溢液,可以出现在各种乳腺疾病中,特别是乳腺增生的患者多见。也有一部分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癌。还是那句话,要重视单根乳管溢液的情况。⑷棕褐色、咖啡色溢液:这种类型多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腺癌,尤其是前者多见。当然了,前面已经提到了,年轻的妈妈或准妈妈可以先观察几天,如果情况不好转再进一步检查。⑸乳汁样溢液:这种情况的溢液一般都不需要乳腺科处理。如果是多孔溢乳,多是哺乳期、哺乳后期、流产后等等生理情况;也常见于服用药物,比如吗丁啉为代表的胃药、以利血平为代表的降压药、以氯丙嗪为代表的精神科药等等。当然也有病理情况:高泌乳素血症、垂体微腺瘤。这两种疾病一般是神经科和内分泌科来治疗的,不用到乳腺科来就诊。如果是单孔溢乳,一般不用担心,也不需要特殊处理,定期随访就可以了。⑹脓性溢液:临床上并不多见,一般见于导管扩张症(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不管您是否发热,这种情况是要积极处理的。 ⑺油脂样溢液:这种情况多是导管扩张症(浆细胞性乳腺炎),需要积极处理,否则病变范围扩大后,会形成迁延不愈的病灶。2、溢液导管的个数:总的来说,单孔溢液要比多孔溢液有意义,更需要处理。单孔溢液多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等疾病;多孔溢液大多是生理性、药物副反应,也见于垂体瘤、全身性疾病、乳腺增生症等等疾病。3、溢液的量:溢液的量没有前面两条意义大,不能说溢液多比溢液少更有意义。4、溢液的伴随症状:毫无疑问,伴有肿块的、局部红肿的,这是乳腺外科需要积极处理的症状。如果多孔溢乳伴有头痛、月经不调,就要去妇科看看有没有多囊卵巢、到神经科看看有没垂体瘤了。二、乳头溢液的检查方法1、临床检查:也就是临床医生进行的视诊和触诊,千万不要小看这一条,多数溢液是临床查体发现的。2、溢液涂片检查:可以发现脱落的肿瘤细胞。但是因为溢液中肿瘤细胞很少,这项检查阳性率很低。3、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扩张的导管、导管内的微小占位,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很有帮助。4、钼靶检查:这项检查并不是针对乳头溢液的,是用来判断溢液是否伴有微小钙化、占位等伴随体征的。5、乳管造影:把造影剂注入到导管中然后拍钼靶,如果导管里面有肿瘤,造影剂就不能充满管腔,术语叫做“充盈缺损”,如果肿瘤比较大,就会完全堵住导管,就会形成“杯口征”。6、乳管镜检查:相对于前面的各项无创检查,这项检查还是有些痛苦的。检查的时候,需要把光导纤维做成的镜头插入溢液的导管。乳头后方的导管就像树根一样,会越分越细,这就需要将镜头沿着这些分支伸进去检查,每个可能病变的分支都要看一看。这种检查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一边看一边冲洗,可以把扩张、炎症的导管冲洗得干净一些。如果看到了肿瘤,更可以明确诊断了。7、抽血检测泌乳素:这项检测专门针对那些溢乳,特别是多孔溢乳的患者,用来诊断是否有高泌乳素血症存在。8、手术切除病变导管:这是最后的办法了,不仅是检查,更是治疗。乳头溢血或者上述检查发现肿瘤时一定要手术了;当各项检查都不能明确诊断时,很多时候也要手术治疗。乳头溢液要综合很多情况才能做出判断,大家要充分重视单孔的、血性的、咖啡色的、油脂样的溢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不会漏诊或者过度治疗。
宋晖 2018-07-19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青年男性,因头痛伴视物模糊前来就诊,在仔细问诊过程中发现该患者伴有男性功能异常。 鞍区磁共振检查发现:鞍区肿瘤卒中可能,肿瘤侵犯双侧海绵窦、颈内动脉,鞍隔被顶起,鞍底部分塌陷。TIWI像T2WI像冠状位增强矢状位增强术前激素检查:泌乳素(PRL)>4200 mIU/L (正常:72-407mIU/L),无垂体功能低下表现。泌乳素升高见于女性产后哺乳期,本例男性患者PRL异常升高,显然不正常。我们采用精准微创的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卒中。手术顺利,术后第一天复查泌乳素下降到正常范围较低水平。术后即刻CT:术区干净,肿瘤及出血完全切除。术后患者无脑脊液鼻漏,无发热,美观保留,术后第四天自主下床活动,术后第5天自主步行出院。对于垂体瘤卒中的患者,手术指正明确,要及时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生活受影响、视力视野障碍加重、垂体功能低下等严重结果
高阳 2018-07-17阅读量8232
病请描述:很多年轻未婚未孕的患者却已经发现自己患有泌乳素型垂体瘤,想怀孕生子怎么办?当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意外怀孕或者怀孕者发现自己患有垂体瘤时,不知何去何从。我需要治疗吗?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治疗?垂体腺瘤本身对胎儿有影响吗?治疗对孕者及胎儿有影响吗?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医学科普,为广大患者排忧解难。泌乳素型垂体腺瘤常常引起高泌乳素血症,从而导致女性患者乳房溢乳、月经紊乱、闭经、甚至不孕。肿瘤体积较大者往往造成患者视物模糊,甚至失明。此时很多患者前往妇科、眼科等就诊未果,此时不妨到神经外科就诊,也许就是垂体瘤惹的祸!泌乳素腺瘤患者经过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溴麦角环肽和卡麦角林)正规治疗后往往可正常排卵怀孕。当泌乳素瘤患者发现月经消失时,应行测孕检查,鉴别是泌乳素升高还是怀孕引起的月经消失。一旦发现怀孕,最新国外文献支持停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以减少胎儿药物暴露。此时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对怀孕患者仅应用3-4周,药物暴露时间<6周较为短暂,研究发现溴麦角环肽和卡麦角林治疗PRL型垂体腺瘤患者,并没有增加自发性流产、早产儿、多胎及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正常人在怀孕期间PRL水平可升高到正常水平10倍左右,垂体体积也会发生变大。对于垂体瘤孕者停药后的6-10周内,PRL水平会进一步升高,之后便不会增加,故不必过于频繁检测激素指标而避免引起过度担心。未经治疗的PRL型垂体瘤中,2%-3%的垂体微腺瘤和20%-30%的垂体大腺瘤会增大。因此,在怀孕期间,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显得尤为重要,每三个月复查激素、视力视野改变及MRI平扫(非增强)。垂体微腺瘤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药物是治疗首选。垂体大腺瘤患者如果出现视力视野改变,或者进展性头痛,或者垂体机能减退,及时复查头颅(鞍区)MRI,以便区分是垂体瘤增大还是出血卒中,当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患者不耐受药物治疗时,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可选择手术治疗。当然,条件允许尽量避开怀孕前三个月的各种治疗。如果怀孕接近晚期,先生产也是一种选择。产后哺乳对于垂体瘤影响不大,哺乳期间建议停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然而,仍然有很多问题摆在人们面前,需要医学领域进一步去研究探索。问题一:18%的患者对卡麦角林不敏感,从而要加大药物剂量来实现正常的PRL水平,卡麦角林高于传统剂量对于怀孕患者安全吗?问题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有效控制垂体大腺瘤的体积,当发现怀孕而忽然停药,同时雌激素快速升高,这对于怀孕患者安全吗?问题三:但怀孕期间做增强MRI安全吗?因此对于孕期妇女,如果发现或者诊断为垂体腺瘤,建议孕前先治疗,PRL型垂体瘤首选药物治疗,对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不能耐受或者存在抵抗的患者或那些不愿长期接受药物治疗者应采取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仅用于手术不能切除肿瘤及术后肿瘤复发或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等病情确实稳定后2年左右再考虑怀孕,以免给孕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反之,就要按照本文所述,根据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高阳 2018-01-29阅读量9211
病请描述:注:本指南译自《2010 CDC性传播疾病治疗指南》中第56页~63页。涉及的疾病包括:细菌性阴道病、滴虫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译者:北京大学深圳妇产科,樊尚荣;汕头大学医学院,张慧萍来源: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1年3月第14卷第8期一、细菌性阴道病(BV) BV是由多种微生物引起的无阴道黏膜炎症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与BV发生有关的微生物主要有阴道加德纳菌、厌氧革兰阴性菌(如拟杆菌)和革兰阳性菌(如胨链球菌及动弯弧菌等)。合并BV妇女妇科术后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和BV复发的风险增加,其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STD)的风险亦增大,如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和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等。1.诊断 出现下列4项临床特征中至少3项可诊断为BV:①线索细胞阳性;②氨试验阳性;③阴道pH值>4.5;④阴道分泌物均质稀薄。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可用于诊断BV。酶快速检测如BV蓝等可用于诊断BV。DNA探针如VPⅢ型微生物确认试验等亦可用于诊断BV。微生物培养不作为诊断方法。宫颈巴氏试验因其敏感度低,对BV诊断无临床价值。2.治疗 非孕期治疗的意义:①减轻阴道感染症状和体征;②减少流产或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风险。其他潜在益处包括减少其他感染,如HIV感染和其他STD风险。有症状的BV患者均需要治疗。(1)推荐方案甲硝唑500mg,口服,2次/d,共7d,或0.75%甲硝唑膏(5g),阴道上药,1次/d,共5d;或2%氯洁霉素膏(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7d。(2)替代方案替硝唑2g,口服,1次/d,共2d;替硝唑1g,口服,1次/d,共5d;氯洁霉素300mg,口服,2次/d,共7d;或氯洁霉素栓100g,口服,1次/d,共3d。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应用甲硝唑阴道缓释片(750mg,1次/d,阴道放置)治疗BV。治疗期间,建议患者避免性接触或正确使用避孕套。阴道冲洗可能会增加BV复发风险,尚无证据表明冲洗可治疗或缓解症状。(3)随访症状消除后无需常规随访。因为BV易复发,应告知患者在症状复发时随诊。对于复发患者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但仍可采取前次相同的局部治疗方案。对于采用推荐方案治疗后多次复发的患者,可应用甲硝唑凝胶抑制性治疗,即局部应用甲硝唑凝胶,每周2次,连续用4~6个月,可减少复发,但疗效可随抑制性治疗中断而终止。(4)管理性伴不主张对性伴进行常规治疗。3.特别的考虑 (1)对推荐治疗方案过敏或不耐受对甲硝唑过敏或不耐受者选用克林霉素治疗。对口服甲硝唑不耐受者可选用甲硝唑局部治疗。(2)妊娠尽管BV与胎膜早破、早产、羊膜腔感染和产后子宫内膜炎等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妊娠期治疗BV惟一确定的益处是能缓解阴道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潜在的益处包括降低妊娠期BV相关感染合并症和减少其他STD或HIV感染的风险。全身治疗对可能的生殖器官亚临床感染有益。多项研究和荟萃分析未发现妊娠期应用甲硝唑会增加胎儿畸形或机体细胞突变的风险。替硝唑为妊娠C类药物,不用于孕妇。对有早产高风险的孕妇筛查BV是否可行目前仍无一致意见。推荐方案:甲硝唑500mg,口服,2次/d,共7d;或甲硝唑250mg,口服,3次/d,共7d;或氯洁霉素300mg,口服,2次/d,共7d。二、滴虫病 滴虫病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男性阴道毛滴虫感染多数无症状,也可表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1.诊断 显微镜检查阴道分泌物悬液中找到阴道毛滴虫的诊断敏感度仅为60%~70%。悬液法检查结果阴性而临床可疑时可进一步做滴虫培养。对男性患者,湿片检查不敏感,应取尿道拭子、尿液或精液做滴虫培养。FDA批准诊断女性滴虫病的试验包括OSOM滴虫快速检测(即免疫层析毛细管型流动试纸技术)和VPⅢ型微生物确认试验,后者为核苷酸探针试验,可用于检测阴道毛滴虫、阴道加德纳菌和白念珠菌。因阴道滴虫病较常见,所以对因阴道排液而就诊的患者应常规检测阴道毛滴虫。对有感染高风险(如有新性伴或多个性伴、有STD史、性交易、注射毒品)的女性应进行阴道毛滴虫筛查。2.治疗 硝基咪唑类是FDA批准用于治疗滴虫病的惟一药物种类。甲硝唑方案对滴虫病的治愈率为90%~95%,替硝唑方案对滴虫病的治愈率为86%~100%。比较2g单剂量甲硝唑和2g单剂量替硝唑的疗效,替硝唑的疗效相当于或优于甲硝唑。对性伴治疗可增加治愈率。治疗患者性伴可缓解其症状,达到微生物治愈和减少传播。不推荐局部应用甲硝唑凝胶治疗滴虫病。(1)推荐方案甲硝唑2g,口服,共1次;或替硝唑2g,口服,共1次。(2)替代方案甲硝唑500mg,口服,2次/d,共7d。注意:需要告知患者在应用甲硝唑后24h及在应用替硝唑后72h内戒酒。(3)随访对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在治疗后如果无临床症状无需随访。有少数阴道毛滴虫对甲硝唑的敏感性下降,但大多数阴道毛滴虫对替硝唑和高浓度甲硝唑敏感。对低浓度甲硝唑耐药的阴道毛滴虫占2%~5%。对高浓度甲硝唑耐药的阴道毛滴虫罕见。替硝唑有较长血浆半衰期(t1/2),其在泌尿生殖器官组织中的浓度比甲硝唑高,同时,替硝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较甲硝唑低。如果甲硝唑2g治疗失败,除外再感染后,可选用甲硝唑500mg口服,2次/d,共7d,或替硝唑2g单次治疗。如果上述治疗失败,考虑使用替硝唑或甲硝唑2g,1次/d,共5d。如果这些治疗均无效,应请专家处理。(4)管理性伴对患者的性伴按流行病学原则治疗,在患者及其性伴治愈前避免性接触。男性伴应进行检查,并采用替硝唑2g单次口服,或甲硝唑500mg,2次/d,口服,共治疗7d。3.其他考虑 (1)对推荐治疗方案过敏或不耐受对甲硝唑过敏或不耐受者选用硝基咪唑类以外的药物治疗,但疗效较低(≤50%)。(2)妊娠阴道滴虫病与不良妊娠结局(包括分娩异常、低出生体质量和胎膜早破)相关。对无症状的阴道滴虫病治疗后以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未减少。对有症状的阴道滴虫病治疗后症状可缓解。可选用甲硝唑2g,单次口服治疗。(3)HIV感染对HIV感染合并阴道滴虫病妇女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口服甲硝唑7d疗法的疗效优于口服甲硝唑2g单剂量疗法。对HIV感染妇女治疗阴道滴虫病应采取多剂量方案。三、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 VVC系念珠菌侵犯外阴和(或)阴道浅表上皮细胞所致的炎症过程。VVC主要由白念珠菌感染所致。1.VVC分类 VVC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单纯型VVC为正常非孕宿主、偶发VVC及由白念珠菌所致的轻、中度VVC。复杂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包括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重度VVC、非白念珠菌所致的VVC或异常宿主,如伴有未控制的糖尿病、免疫抑制和衰竭。10%~20%的患者为复杂型VVC。2.诊断 主要症状是外阴瘙痒和充血,大多数VVC根据显微镜检查诊断。湿片或10%氢氧化钾湿片镜检可检出酵母菌、菌丝、假菌丝,或进行培养及其他实验证明存在酵母菌。湿片镜检阴性的有症状妇女,应考虑阴道念珠菌培养。检查有VVC体征,但是湿片镜检阴性,又不能做培养的患者,考虑经验性治疗。无症状体征的患者念珠菌培养阳性并不是治疗的指征。3.治疗 (1)单纯型VVC①非处方阴道内用药2%布康唑膏(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3d。1%克霉唑霜(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7~14d。2%克霉唑霜(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3d。2%咪康唑霜(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7d。4%咪康唑霜(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3d。咪康唑栓100m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7d。咪康唑栓200m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3d。咪康唑栓1200mg,单次阴道上药。6.5%噻康唑膏(5g),单次阴道上药。②处方阴道内用药2%布康唑膏(5g),单次阴道上药,制霉菌素10万U/d,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14d。0.4%特康唑(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7d。0.8%特康唑(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3d。特康唑栓80m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3d。氟康唑150mg,单次顿服。如果患者2个月内症状再次出现或复发,告知其前来复诊。③管理性伴短期局部制剂(如单剂量和1~3d方案)治疗单纯性VVC效果好。局部治疗咪唑类药物比制霉菌素效果好。经过全程的咪唑类药物治疗,80%~90%的患者症状可缓解或念珠菌培养转阴。④随访VVC通常非性接触传播,不推荐常规治疗性伴,但对反复发病者及性伴出现龟头炎时可予治疗。⑤特别考虑对推荐治疗方案中的药物过敏或不耐受。外用药物通常无全身副作用,可出现局部烧灼感和刺激反应。口服药物偶可引起头痛、恶心和腹痛,口服唑类药物偶可引起肝酶升高。(2)RVVCRVVC指1年内VVC发作4次或4次以上。大多数RVVC无明显发病诱因。需要根据培养结果明确诊断,对不常见的念珠菌菌株分类,有10%~20%的RVVC为光滑念珠菌或其他非白念珠菌感染引起。常用抗真菌药物对这些菌株不敏感。抗念珠菌治疗方案包括初步治疗和巩固治疗。初步治疗应持续到患者的症状消失及念珠菌培养阴性。初步治疗选择长疗程(如7~14d)局部治疗或口服氟康唑100mg、150mg或200mg,1次/3d,共3次(第1天、第4天和第7天)。巩固治疗可选用氟康唑100mg、150mg或200mg,1次/周,口服,疗程通常为6个月。如果氟康唑方案不可行,可考虑间断性局部药物巩固治疗。是否治疗患者性伴存在争议。停止治疗后30%~50%的RVVC会复发。(3)重度VVC重度VVC对短疗程局部治疗和口服治疗的效果差,推荐局部用药7~14d或口服氟康唑150mg,给药2次,两次给药间隔时间为72h。(4)非白色念珠菌VVC应用非氟康唑类抗真菌药物口服或局部长疗程(7~14d)治疗作为一线治疗。如果复发,选择阴道硼酸胶囊600mg,每疗程常为2周,该疗法真菌根除率约为70%。如仍复发,请专家会诊。(5)免疫受损患者对患糖尿病或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等虚弱患者应用短疗程方案治疗效果不佳,应尽量改善免疫受损状况,且需要延长疗程(达7~14d)。(6)妊娠VVC在妊娠期常见,几种常用的局部唑类抗真菌制剂均可在整个孕期应用。口服抗念珠菌制剂不用于治疗妊娠期急性VVC。
就医指导 2016-08-15阅读量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