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口腔 > 口吐白沫 > 内容

口吐白沫内容

意外查出脑膜瘤,不管有没有症...

病请描述:  脑膜瘤绝大多数为良性,是脑外科第二常见的脑肿瘤,仅次于脑胶质瘤。总的来说,绝大多数脑膜瘤是良性肿瘤,是可以治愈的,从这一点看,脑膜瘤是不可怕的。   脑膜瘤长在脑膜上,从外向内数,除了我们肉眼可见,可感知的头发、皮肤、颅骨之后,就是脑膜了。我们的脑膜分为三层: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脑膜瘤主要长在蛛网膜上(第二层脑膜)。   常见的症状有颅内压升高,头痛、头晕及功能障碍,有相当一部分患有脑瘤的病人,肿瘤所产生的表现较轻,比如视力下降等,未引起注意。或虽然症状较重,但病人不去诊疗,随便服用药物,延误了治疗,使肿瘤长大。   脑肿瘤的大小与预后有很大的关系。肿瘤小,对其周围结构影响小,易全部切除,治愈率高。反之,全切机会低,预后不良。故出现脑肿瘤相似的症状,应及早诊治。   患上脑膜瘤到底应该怎么治疗?   脑膜瘤基本上没有特别好的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原则上趁肿瘤比较小的时候,及早治疗,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也会小一些。   意外查出脑膜瘤,不管有没有症状,都要做手术吗?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核磁、CT等检查已经非常普及了,有的人只是体检,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做头部核磁时,意外发现脑膜瘤,但实际上患者完全没有症状。   那么,意外发现脑膜瘤,是否需要马上做手术,要根据脑瘤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合并脑水肿,是否出现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来综合判断。意外发现脑膜瘤,绝大多数患者早晚还是得手术,具体手术的时机应该找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判断。   脑膜瘤患者出现哪些症状就说明要手术了?   只要脑膜瘤引起了症状,就需要尽快手术。脑膜瘤引起的症状非常多,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比如有的肿瘤很大,会导致脑内压增高,出现颅内压高的表现,比如头痛、恶心、呕吐。但通常脑膜瘤引起颅内压高的问题时,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脑膜瘤还会引发癫痫,也就是俗话说的“羊癫疯”,患者会突然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等症状。   唐都医院颅脑诊疗中心赵天智主任介绍:对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脑膜瘤大多属良性,如能早期诊断,在肿瘤尚未使用周围的脑组织与重要颅神经、血管受到损害之前手术,应能达到全切除的目的。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肿瘤,尤其是深部脑膜瘤,肿瘤巨大,与神经、血管、脑干及丘脑下部粘连大紧,或将这些神经、血管包围不易分离,这种情况下,不可勉强从事全切除术,以免加重脑和颅神经损伤以及引起术中大出血的危险,甚至招致病入死亡或严重残废。脑膜瘤的手术原则是:控制出血,保护脑功能,争取全切除。对无法全切除的病人,则可行肿瘤次全切除或分次手术,以免造成严重残废或死亡。

赵天智 2025-01-23阅读量1310

确诊脑膜瘤后是观察还是立刻手...

病请描述:  脑膜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肿瘤,在颅内肿瘤中占第二位,也是神经外科中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脑膜瘤来源于蛛网膜颗粒,也就是说在脑内有蛛网膜颗粒的地方都可能会发生脑膜瘤。脑膜瘤按发病部位分大脑凸面脑膜瘤、矢状窦旁脑膜瘤、大脑镰旁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嗅沟脑膜瘤、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等等。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是所有神经系统的中枢,管理身体的一切活动,而脑膜瘤则可发于脑部任何部位,故随着肿瘤的生长会压迫侵占其他正常脑组织的位置,继而影响该组织的正常工作。因此,患上脑膜瘤,除了忧思惊恐之外,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脑膜瘤早治疗比晚治疗效果好?   原则上是这样的。脑膜瘤基本上没有特别好的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原则上趁肿瘤比较小的时候,及早治疗,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也会小一些。   不管有没有症状,都需要手术吗?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核磁、CT等检查已经非常普及了,有的人只是体检,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做头部核磁时,意外发现脑膜瘤,但实际上患者完全没有症状。   那么,意外发现脑膜瘤,是否需要马上做手术,要根据脑瘤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合并脑水肿,是否出现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来综合判断。意外发现脑膜瘤,绝大多数患者早晚还是得手术,具体手术的时机应该找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判断。   有哪些症状必须要手术?   只要脑膜瘤引起了症状,就需要尽快手术。脑膜瘤引起的症状非常多,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比如有的肿瘤很大,会导致脑内压增高,出现颅内压高的表现,比如头痛、恶心、呕吐。但通常脑膜瘤引起颅内压高的问题时,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脑膜瘤常见症状还有癫痫,患者会突然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等症状。   对于那些颅底脑膜瘤,由于颅底分布着12对非常重要的神经,肿瘤压迫哪根神经,相应的神经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比如肿瘤压迫控制眼球活动的动眼神经,眼球活动受到影响,看东西有重影。如果肿瘤压迫了管听力的听神经,会出现听力减退甚至耳聋。肿瘤压迫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会出现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症状。   总之,患者朋友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专业神经外科医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及时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赵天智 2024-12-23阅读量1840

发现脑膜瘤该怎么办?必须手术...

病请描述:  大多数的脑膜瘤是良性的,也就是说不会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而且生长缓慢。但不要因为脑膜瘤是良性的,就忽视它的存在。脑肿瘤的大小与预后有很大的关系。肿瘤小,对其周围结构影响小,易全部切除,治愈率高。反之,全切机会低,预后不良。故出现脑肿瘤相似的症状,应及早诊治。   患上脑膜瘤到底应该怎么治疗?   脑膜瘤基本上没有特别好的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原则上趁肿瘤比较小的时候,及早治疗,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也会小一些。   意外查出脑膜瘤,不管有没有症状,都要做手术吗?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核磁、CT等检查已经非常普及了,有的人只是体检,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做头部核磁时,意外发现脑膜瘤,但实际上患者完全没有症状。   那么,意外发现脑膜瘤,是否需要马上做手术,要根据脑瘤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合并脑水肿,是否出现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来综合判断。意外发现脑膜瘤,绝大多数患者早晚还是得手术,具体手术的时机应该找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判断。   脑膜瘤患者出现哪些症状就说明要手术了?   只要脑膜瘤引起了症状,就需要尽快手术。脑膜瘤引起的症状非常多,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比如有的肿瘤很大,会导致脑内压增高,出现颅内压高的表现,比如头痛、恶心、呕吐。但通常脑膜瘤引起颅内压高的问题时,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脑膜瘤还会引发癫痫,也就是俗话说的“羊癫疯”,患者会突然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等症状。   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脑膜瘤大多属良性,如能早期诊断,在肿瘤尚未使用周围的脑组织与重要颅神经、血管受到损害之前手术,应能达到全切除的目的。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肿瘤,尤其是深部脑膜瘤,肿瘤巨大,与神经、血管、脑干及丘脑下部粘连大紧,或将这些神经、血管包围不易分离,这种情况下,不可勉强从事全切除术,以免加重脑和颅神经损伤以及引起术中大出血的危险,甚至招致病入死亡或严重残废。脑膜瘤的手术原则是:控制出血,保护脑功能,争取全切除。对无法全切除的病人,则可行肿瘤次全切除或分次手术,以免造成严重残废或死亡。

赵天智 2024-11-08阅读量2143

脑膜瘤早治疗是不是比晚治疗好?

病请描述:  脑膜瘤是一种颅内良性肿瘤,具有生长慢,病程长等特点,患上脑膜瘤,除了忧思惊恐之外,及时治疗非常重要。那么患上脑膜瘤到底应该怎么治疗?   脑膜瘤早治疗会不会比晚治效果好?   原则上是这样的。脑膜瘤基本上没有特别好的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原则上趁肿瘤比较小的时候,及早治疗,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也会小一些。   意外查出脑膜瘤,不管有没有症状,都要做手术吗?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核磁、CT等检查已经非常普及了,有的人只是体检,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做头部核磁时,意外发现脑膜瘤,但实际上患者完全没有症状。   那么,意外发现脑膜瘤,是否需要马上做手术,要根据脑瘤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合并脑水肿,是否出现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来综合判断。意外发现脑膜瘤,绝大多数患者早晚还是得手术,具体手术的时机应该找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判断。   脑膜瘤患者出现哪些症状就说明要手术了?   只要脑膜瘤引起了症状,就需要尽快手术。脑膜瘤引起的症状非常多,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比如有的肿瘤很大,会导致脑内压增高,出现颅内压高的表现,比如头痛、恶心、呕吐。但通常脑膜瘤引起颅内压高的问题时,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脑膜瘤还会引发癫痫,也就是俗话说的“羊癫疯”,患者会突然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等症状。   对于那些颅底脑膜瘤,由于颅底分布着12对非常重要的神经,肿瘤压迫哪根神经,相应的神经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比如肿瘤压迫控制眼球活动的动眼神经,眼球活动受到影响,看东西有重影。如果肿瘤压迫了管听力的听神经,会出现听力减退甚至耳聋。肿瘤压迫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会出现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症状。

赵天智 2024-11-04阅读量2084

脑膜瘤治疗原则及手术治疗指征

病请描述:  大多数的脑膜瘤是良性的,也就是说不会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而且生长缓慢。但不要因为脑膜瘤是良性的,就忽视它的存在。脑肿瘤的大小与预后有很大的关系。肿瘤小,对其周围结构影响小,易全部切除,治愈率高。反之,全切机会低,预后不良。故出现脑肿瘤相似的症状,应及早诊治。   患上脑膜瘤到底应该怎么治疗?   脑膜瘤基本上没有特别好的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原则上趁肿瘤比较小的时候,及早治疗,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也会小一些。   意外查出脑膜瘤,不管有没有症状,都要做手术吗?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核磁、CT等检查已经非常普及了,有的人只是体检,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做头部核磁时,意外发现脑膜瘤,但实际上患者完全没有症状。   那么,意外发现脑膜瘤,是否需要马上做手术,要根据脑瘤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合并脑水肿,是否出现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来综合判断。意外发现脑膜瘤,绝大多数患者早晚还是得手术,具体手术的时机应该找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判断。   脑膜瘤患者出现哪些症状就说明要手术了?   只要脑膜瘤引起了症状,就需要尽快手术。脑膜瘤引起的症状非常多,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比如有的肿瘤很大,会导致脑内压增高,出现颅内压高的表现,比如头痛、恶心、呕吐。但通常脑膜瘤引起颅内压高的问题时,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脑膜瘤还会引发癫痫,也就是俗话说的“羊癫疯”,患者会突然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等症状。   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脑膜瘤大多属良性,如能早期诊断,在肿瘤尚未使用周围的脑组织与重要颅神经、血管受到损害之前手术,应能达到全切除的目的。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肿瘤,尤其是深部脑膜瘤,肿瘤巨大,与神经、血管、脑干及丘脑下部粘连大紧,或将这些神经、血管包围不易分离,这种情况下,不可勉强从事全切除术,以免加重脑和颅神经损伤以及引起术中大出血的危险,甚至招致病入死亡或严重残废。脑膜瘤的手术原则是:控制出血,保护脑功能,争取全切除。对无法全切除的病人,则可行肿瘤次全切除或分次手术,以免造成严重残废或死亡。

赵天智 2024-10-24阅读量1732

脑膜瘤早治疗会比晚治疗好吗?...

病请描述:  脑膜瘤是一种颅内良性肿瘤,具有生长慢,病程长等特点,患上脑膜瘤,除了忧思惊恐之外,及时治疗非常重要。那么患上脑膜瘤到底应该怎么治疗?   脑膜瘤早治疗会不会比晚治效果好?   原则上是这样的。脑膜瘤基本上没有特别好的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原则上趁肿瘤比较小的时候,及早治疗,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也会小一些。   意外查出脑膜瘤,不管有没有症状,都要做手术吗?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核磁、CT等检查已经非常普及了,有的人只是体检,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做头部核磁时,意外发现脑膜瘤,但实际上患者完全没有症状。   那么,意外发现脑膜瘤,是否需要马上做手术,要根据脑瘤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合并脑水肿,是否出现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来综合判断。意外发现脑膜瘤,绝大多数患者早晚还是得手术,具体手术的时机应该找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判断。   脑膜瘤患者出现哪些症状就说明要手术了?   只要脑膜瘤引起了症状,就需要尽快手术。脑膜瘤引起的症状非常多,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比如有的肿瘤很大,会导致脑内压增高,出现颅内压高的表现,比如头痛、恶心、呕吐。但通常脑膜瘤引起颅内压高的问题时,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脑膜瘤还会引发癫痫,也就是俗话说的“羊癫疯”,患者会突然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等症状。   对于那些颅底脑膜瘤,由于颅底分布着12对非常重要的神经,肿瘤压迫哪根神经,相应的神经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比如肿瘤压迫控制眼球活动的动眼神经,眼球活动受到影响,看东西有重影。如果肿瘤压迫了管听力的听神经,会出现听力减退甚至耳聋。肿瘤压迫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会出现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症状。

赵天智 2024-10-15阅读量1572

“净&rdquo...

病请描述:  提起“血液净化”,很多人也许都会说:这不就是血液透析嘛,是帮助尿毒症患者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的一种治疗方式。其实,血液净化作为治疗的一种技术,虽源于肾脏病的血液透析,但其应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肾脏病。   血浆吸附作为一种成熟的血液净化技术,已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介导的神经系统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脑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重症肌无力等,在这些疾病的国际专家共识、指南推荐中,血浆吸附为这类疾病急性期一线治疗的手段之一。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神经内科始终砥砺前行,深化内涵建设,以“323学科建设计划”为引领,广泛运用新技术、新项目打造服务和技术特色,自2021年开始,应用血浆吸附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截至目前已经治疗了众多患者,为人民群众筑牢医疗保障网络,增进患者福祉。 ▲ CRRT系统   频繁癫痫精神运动性发作,最终确诊自身免疫性脑炎   患者老张在入院前两个多月,突然频繁癫痫发作,如在情绪激动后出现发作性上肢抽动、摸索样动作伴身体转动;不能完全回忆发作时情形,无规律性;同时自言自语,语无伦次,别人听不懂其讲话内容,每次持续约10秒左右自行缓解,每天发作约3-6次,多于夜间发作;发作时无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强直等症状。   在当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癫痫,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但是症状没有缓解,仍然反复发作。辗转多家医院,都诊断为癫痫,经过多次调整抗癫痫药物,言语错乱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发作性上肢痉挛,加大药量后,仍然不能控制癫痫发作。之后,老张辗转慕名求医于对神经系统疑难疾病有丰富经验的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7A神经内三科张静波主任。   结合患者症状、病史,张静波主任考虑并不是单纯癫痫发作那么简单。头颅核磁平扫、增强没有发现问题,但是海马核磁检查发现异常:双侧海马萎缩,右侧为著伴右侧海马信号增高,需要考虑炎症、免疫、肿瘤等多种可能。   之后,脑电图检查发现双侧颞叶都有异常癫痫波,张静波主任进一步考虑自身免疫性脑炎可能性大。随后,腰穿及脑脊液检查印证了张静波主任的判断,脑脊液化验结果提示:自身免疫性脑炎16项(脑脊液):LGI1-IgG(脑脊液):1:10(+);自身免疫性脑炎16项(血清):LGI1-IgG(血清)1:100(+),确诊LGI1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张静波主任表示,自身免疫性脑炎导致的癫痫发作,通常称为自免性癫痫,单纯抗癫痫药物是无法控制的,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患者多次调整抗癫痫药物,但是癫痫还是频繁发作的原因。 ▲ 海马核磁检查发现异常:双侧海马萎缩,右侧为著伴右侧海马信号增高   五次血浆吸附后,“重获新生”   有了证据,找到了明确的病因,在张静波主任的指导下,立即开始治疗。在8A神经内六科张庆成主任团队的协助下开启了血浆吸附治疗,用血浆吸附把患者血清里的抗体逐一清除。5五次血浆吸附之后再结合激素治疗,老张的癫痫不再发作,言语也恢复正常,最终顺利康复出院。   张静波主任介绍,自身免疫性脑炎是一类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产生免疫反应所导致的脑炎,占所有脑炎病例的10%~20%,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和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的癫痫等。自身免疫性脑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中枢系统自身抗原被误认为外来抗原受到攻击,产生自身特异性抗体,引起的脑炎。   张静波主任表示,自身免疫性脑炎主要治疗手段是抑制亢进的免疫功能,可采用丙种球蛋白、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血浆吸附,但其中激素、免疫抑制药物长期应用会带来很大副作用,而血浆吸附治疗是一种特异性免疫治疗,针对性强,没有副作用,让病人远离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并且,该项目已纳入医保。 ▲ 血浆吸附治疗   血浆吸附的适应证不断扩大   张庆成主任介绍,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配备的费森尤斯重症医疗系统multiFiltratePRO是全新一代的CRRT设备。CRRT的主要治疗模式包括: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缓慢连续超滤(slow continuous ultrafiltration, SCUF)、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PFA)、内毒素吸附、血浆置换(PE)、双膜血浆置换(DFPP)。该技术与机械通气、体外膜肺合成并称为为危重病人的“三大生命支持技术”,是做好危重症病人救治的坚强保障。   血浆吸附是将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或有特定物理化学亲和力的物质(配体)与吸附材料(载体)结合制成吸附剂(柱),选择性或特异地清除血液中内源性和外源性致病因子的血液净化技术。   血浆吸附是从最初的单纯血浆置换发展而来的,从血浆置换发展到DFPP,再发展到血浆吸附。血浆吸附对血液中致病因子清除的选择性、完全性、特异性更高,并且回输给患者的是自身血浆,减低了过敏、输血相关性疾病、低钙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外,血浆吸附不影响同时进行的药物治疗,耗材少。   张庆成主任表示,随着疾病发生机制的不断阐明,生物材料、技术的革新及临床实践,血浆吸附的适应证逐渐扩大,广泛用于神经病学、血液病学、肾脏病学、风湿性免疫疾病及代谢紊乱性疾病等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   血浆吸附的适应症有哪些?   01、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多发性硬化、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重症肌无力、抗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激素抵抗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桥本脑病、儿童链球菌感染相关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植烷酸贮积症、电压门控钾通道复合物相关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僵人综合征等。   02、肾脏疾病   ANCA 相关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抗肾小球基底膜病、肾移植术后复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骨髓瘤性肾病、新月体IgA 肾病、新月体性紫癜性肾炎、重症狼疮性肾炎等。   03、风湿免疫性疾病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结节性多动脉炎、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重症过敏性紫癜、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白塞病等。   04、消化系统疾病   急性肝衰竭、重症肝炎、肝性脑病、胆汁淤积性肝病、高胆红素血症等。   05、血液系统疾病   血栓性微血管病、冷球蛋白血症、高黏度单克隆丙球蛋白病、多发性骨髓瘤(伴高黏滞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新生儿溶血性疾病、输血后紫癜、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噬血细胞综合征、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等。   06、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前去除抗体(ABO血型不相容移植、免疫高致敏受者移植 等)、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等。   07、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   大疱性皮肤病、天疱疮、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硬皮病、特异性皮炎、特异性湿疹等。   08、代谢性疾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等。   09、药物、毒物中毒方面   药物中毒(与蛋白结合率高的抗抑郁药物、洋地黄药物中毒等)、 毒蕈中毒、动物毒液(蛇毒、蜘蛛毒、蝎子毒等)中毒等。   10、其他   肝豆状核变性(威尔逊病)、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新生儿狼疮性心脏病、甲状腺危象、脓毒血症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血浆吸附的禁忌症是什么?   无绝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包括:   1、对血浆、人血白蛋白、肝素、血浆分离器、透析管路等有严重过敏史。   2、药物难以纠正的全身循环衰竭。   3、非稳定期的心肌梗死或缺血性脑卒中。   4、颅内出血或重度脑水肿伴有脑疝。   5、存在精神障碍而不能很好配合治疗者。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4-09-06阅读量1931

发现脑膜瘤早治疗会比晚治疗好...

病请描述:  脑膜瘤是一种颅内良性肿瘤,具有生长慢,病程长等特点,患上脑膜瘤,除了忧思惊恐之外,及时治疗非常重要。那么患上脑膜瘤到底应该怎么治疗?   脑膜瘤早治疗会不会比晚治效果好?   原则上是这样的。脑膜瘤基本上没有特别好的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原则上趁肿瘤比较小的时候,及早治疗,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也会小一些。   意外查出脑膜瘤,不管有没有症状,都要做手术吗?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核磁、CT等检查已经非常普及了,有的人只是体检,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做头部核磁时,意外发现脑膜瘤,但实际上患者完全没有症状。   那么,意外发现脑膜瘤,是否需要马上做手术,要根据脑瘤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合并脑水肿,是否出现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来综合判断。意外发现脑膜瘤,绝大多数患者早晚还是得手术,具体手术的时机应该找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判断。   脑膜瘤患者出现哪些症状就说明要手术了?   只要脑膜瘤引起了症状,就需要尽快手术。脑膜瘤引起的症状非常多,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比如有的肿瘤很大,会导致脑内压增高,出现颅内压高的表现,比如头痛、恶心、呕吐。但通常脑膜瘤引起颅内压高的问题时,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脑膜瘤还会引发癫痫,也就是俗话说的“羊癫疯”,患者会突然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等症状。   对于那些颅底脑膜瘤,由于颅底分布着12对非常重要的神经,肿瘤压迫哪根神经,相应的神经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比如肿瘤压迫控制眼球活动的动眼神经,眼球活动受到影响,看东西有重影。如果肿瘤压迫了管听力的听神经,会出现听力减退甚至耳聋。肿瘤压迫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会出现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症状。

赵天智 2024-07-11阅读量1207

宝爸宝妈看过来,小儿频繁热性...

病请描述:  不少宝宝都出现过热性惊厥的现象,有些宝宝甚至一发烧就抽搐,家长十分担心。在临床上,很多小儿癫痫患者的过往病史中都有高热发烧这一病史,因此很多家长都会产生疑惑,小儿热性惊厥是否会诱发癫痫。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神经外科特需专家杨忠旭博士指出,很多家长常常会将高热惊厥和癫痫两件事相混淆。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群反复、异常放电引起的惊厥发作。而高热惊厥并不一定是癫痫,但有些(2%〜10%)高热惊厥的儿童可能会发生癫痫。   如果宝宝在发病前有发育迟缓或者神经系统异常,或者发生惊厥的时间较长,年龄较小(<6个月)或者较大>5岁),24小时内反复发作,家里有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癫痫病史,那这样的宝宝可能更容易发生癫痫,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 部分高热惊厥可能会发生癫痫   复杂性高热惊厥,易转为癫痫   杨忠旭博士介绍,热性惊厥又称高热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急重病症,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原因,患病率为3%-5%。小儿热性惊厥常见于6个月到3岁的儿童,临床表现为在发热的最初24小时内,多发生于12小时内,突然出现全身性抽搐发作,伴有意识不清,四肢节律性抽动或强直,双眼凝视或上翻,口吐白沫,有的还出现尿便失禁。一般持续数秒-10分钟自然缓解,少见持续10分钟以上,一般只发作一次。抽后精神和神志即可恢复。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脑损伤、窒息等,危及患儿生命。   在临床上,通常把小儿热性惊厥分为典型(单纯性)热性惊厥和非典型(复杂性)热性惊厥两种。典型热性惊厥发作年龄在6个月至3岁间,发作呈全身性,持续时间小于10分钟,在发热的最初24小时之内发生抽搐,病程中仅此一次,一般孩子到了6岁左右就会自动停止不再发生。   而复杂性热惊厥表现则不同,首次发病年龄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还有发热抽搐发生,首次发热抽搐就是持续状态的或者一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0分钟,一次发热过程发生两次及两次以上的抽搐,发热性抽搐已经反复发生5次以上;体温不到38℃或逐渐低热甚或不热也抽,发热抽搐伴有神经系统基础病变等情况的都属于复杂性热惊厥。复杂性热性惊厥往往合并有癫痫家族史、脑功能障碍、反复发作、发作时间长、呈局灶性发作等。杨忠旭博士说,复杂性热惊厥容易多次发作并且易于转化成为癫痫,影响脑部功能造成脑损伤。 ▲ 复杂性热惊厥容易多次发作并且易于转化成为癫痫   孩子高热不退、出现热性惊厥家长应该怎么做?   杨忠旭博士强调,对于热性惊厥,最重要的是预防,尤其是单纯性热性惊厥,通过简单的预防,就可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保暖,减少受凉、劳累的机会,家里多通风,减少病原体聚集。疾病流行期间,减少外出或聚集,从而减少被感染的机会,防患于未然。一旦孩子出现发热,就要及时监测体温,不要通过捂汗的方式来降温,有过热惊史的孩子,退烧药的使用要灵活,不要拘泥于一定要38.5或39度以上才用,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适当提前用药,来不及的时候可以用肛栓,以达到尽快退烧的目的。   如果儿童出现惊厥时,家长不要过于惊慌,第一时间先做应急处理。首先将患儿侧卧,防止呕吐物吸入肺部,同时清理掉口腔内的食物、呕吐物等,避免窒息。患儿出现牙关紧闭、面色发绀时,不要用硬物强行塞入口腔,包括用自己的手指,以防出现继发性外伤,这时可以刺激人中、耳垂、合谷等处,通过刺激让患儿清醒,减少大脑缺氧的时间。不要强行喂药、喂水,稍有缓解后,如果是热性惊厥,可以及时用肛栓退热,及时送医。在医院,医生会进一步区别单纯性、复杂性热性惊厥,并排查相关严重疾病,以决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单纯性热性惊厥一般预后较好,转为癫痫的可能性极小,不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的药物。而复杂性热性惊厥转为癫痫的可能性较大,对大脑也有较大的损伤,需较长时间规范预防性服用抗癫痫药物。 ▲ 一位儿时有高热惊厥病史,饱受癫痫折磨15年的女性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治疗 ▲ 杨忠旭博士正在为患者手术   杨忠旭博士表示,癫痫患者经过规范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约70%的患者其发作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其中50%~60%的患者经2~5年的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地工作和生活。但是仍有约20%~30%患者为药物难治性癫痫。   针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单纯药物治疗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反复的癫痫发作和无望的药物治疗均能抑制、甚至阻碍大脑皮质的发育,损伤儿童的神经系统,尽早的外科手术干预可以减少甚至终止发作,为未成熟的儿童大脑争取到宝贵的发育时间。并且小儿癫痫外科手术的效果往往优于成人,利用大脑尚存的可塑性,可使神经组织有较多机会形成代偿,以求大脑功能较大限度的恢复。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4-06-04阅读量2047

癫痫病例2---重新背上书包...

病请描述:第一次来就诊的小冬鼻青眼肿的,额头刚缝了几针。11岁的小冬性格内向,说话木讷,本该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但没去上学,妈妈说:“他隔三差五地癫痫发作,还经常摔倒在地,这里或那里碰伤是很自然的事”。妈妈为了他也请假在家,但即使寸步不离看着他,小冬癫痫发作及摔倒还是猝不及防。妈妈很是无奈。3年前小冬不慎车祸“颅脑外伤及颅内动脉破裂”,经神经外科诊治、开颅手术及多次引流术,险渡生命危机,但自此以后,反复抽搐,落下了颅脑外伤继发癫痫后遗症。癫痫发作的时候,面色发青,肢体抽搐,口吐白沫,神志不清,摔倒,有时会碰上一些坚硬的家具或墙角,常常会有皮肤擦破、眼睛或头皮血肿等现象,妈妈甚是心疼。这样反复抽搐,妈妈曾带小冬多次寻医问药,医生诊断癫痫无疑,已经用过德巴金抗癫痫治疗,多次增加剂量,眼看浓度已经超过常规的高限,但是效果不佳。给小冬体格检查,发现左头顶头皮弧形手术疤痕;右侧鼻唇沟较左侧稍浅,口角稍左歪上扬;右侧病理征阳性。间接反应当时的颅脑外伤可能较为严重以及多部位受累,左侧颅脑受伤可能更为突出,但是右侧面神经亦有受累。目前来看,手术效果还是不错的,头皮疤痕旁已长了头发遮盖,口角歪斜外人不仔细看也是不容易发现的。如果没有癫痫该多好啊!小冬的颅脑外伤部位以左侧为主,查脑电图提示“痫样放电,左侧为著”,考虑继发性癫痫,局灶性癫痫。目前德巴金效果不佳,而卡马西平对于局灶性癫痫是值得首选的一线药物,于是与家属沟通,增加了卡马西平口服抗癫痫治疗,德巴金浓度偏高,剂量适当下调。调整药物期间,交代家长可能存在的副作用,每隔2周定期复查,卡马西平从小的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2周后,家属反应癫痫发作次数有所减少;3月后,癫痫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半年后,虽然偶有发作但明显轻微,仅右手抖动,也不摔倒了。一年后复诊,小冬非常开心地告诉肖医生,自己可以重新背上书包去上学了,小冬彬彬有礼地说谢谢。抗癫痫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颅脑外伤且做过手术的小冬,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持续抗癫痫战。小冬与父母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也非常配合检查与治疗。

肖建军 2021-05-29阅读量8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