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外伤肝破裂合并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复合伤,其治疗原则如下: 急救处理 -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 首先确保气道通畅,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异物、血液和分泌物。如果患者呼吸微弱或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予机械通气支持。 - 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最好是两条以上的大静脉通道,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纠正休克引起的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同时,根据患者的血型,积极准备输血,维持血红蛋白在合理水平。 - 评估损伤严重程度: - 快速进行全身检查,包括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来评估颅脑损伤程度,检查腹部体征(如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初步判断肝破裂情况,同时借助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腹部超声或CT)确定损伤的具体部位和严重程度。 颅脑损伤优先处理原则 - 防治颅内高压和脑疝: - 密切监测颅内压(ICP),对于颅内高压患者,可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但要注意避免血容量不足和电解质紊乱。 - 对于有明显脑疝迹象(如瞳孔不等大、意识障碍加深等)的患者,如条件允许,应紧急进行开颅减压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挫伤脑组织,减轻颅内占位效应。 - 脑功能保护和支持: - 维持脑灌注压(CPP)在合适范围,避免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对脑组织的二次损伤。 - 控制癫痫发作,对于有癫痫风险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同时,采取适当的脑保护措施,如亚低温治疗,降低脑细胞代谢,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破裂治疗原则 - 控制出血: - 如果是开放性肝破裂,在急救现场可直接用无菌纱布或敷料压迫止血。在手术室,可通过手术探查,用血管钳夹闭出血血管或使用止血材料进行止血。 - 对于闭合性肝破裂出血严重的患者,若生命体征允许,也应尽快手术止血;若患者情况不稳定,可先采用介入栓塞止血,待病情稍稳定后再考虑进一步手术。 - 修复肝脏损伤: - 根据肝脏损伤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轻度肝破裂(如Ⅰ - Ⅱ级),可采用单纯缝合修补术,用可吸收缝线将肝脏裂口缝合,消除死腔。 - 对于较严重的肝破裂(如Ⅲ - Ⅴ级),在情况允许时,可考虑肝部分切除术,切除失活的肝组织,防止术后发生感染、胆瘘等并发症。 综合治疗原则 - 多学科协作:神经外科、普外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室(ICU)等多科室密切配合。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师要精准控制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在ICU进行密切监护,确保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 - 并发症防治: - 预防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覆盖可能的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等。 - 密切关注患者的凝血功能,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同时,注意预防肝肾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等其他并发症。 - 个体化治疗: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损伤的具体类型和程度等因素,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老年患者或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治疗决策要更加谨慎,权衡手术风险和收益。
谢高山 2024-11-04阅读量2153
病请描述:【糖尿病患者缺水原因】 糖尿病患者多饮与多尿有直接关系,但并非“喝的太多不得不尿”,而是“尿得太多不得不喝”。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而高血糖对身体损害很大,人体自我保护通过增加尿液排除多余糖分,这就使高血糖患者尿液明显增多,尿量增加身体内水分大量损失,发生细胞内脱水,因此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有着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 身体在脱水情况下,通过生理条件反射就会感到口渴,只有通过饮水来补充丧失的水分,也就形成多饮现象。还有部分中老年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口渴中枢反应不敏感,口渴症状并不明显,但体内脱水现象已经存在,同样需要大量补充水分。糖尿病患者多饮水,不仅仅是解决口渴问题,更主要是预防身体脱水,有利于体内代谢物质的排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缺水危害】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水含量占人体成分中最多的部分,并且容量和组成成分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体内构成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参与新陈代谢、排出有毒有害物质、运输营养物质、调节体温、润滑等作用。 以一个成人为例,人的体液占体重的55-60%,细胞内液占体重的40-45%,细胞外液占体重的15%,机体缺水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比例会发生改变,难以维持细胞正常渗透压,细胞功能也随之出现障碍引起各种疾病。 糖尿病患者体内处于长期缺水状态时,可诱发和加重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尿量减少,体内代谢毒性物质排泄减慢,会引发加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喝水少,血液浓缩,血糖增高,严重时可发生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机体极度缺水会使血液循环减慢,血液粘稠度增加,极容易形成血栓,血管阻塞,大大增加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极度缺水还会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细胞内缺水特别是脑细胞缺水会引起嗜睡、昏迷甚至死亡。 脱水还会加重微血管病变,损坏神经纤维,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及恶化。因此水虽然不会对血糖产生直接影响,但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科学补充水】 理解了水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生活至关重要,那么每天摄入多少水才算合理,又如何用科学方式饮水呢?1. 每日应喝多少水? 人体每天所需要摄入总的液体量应与排出量达到平衡,一般情况糖尿病患者饮水总量每天约1500-2000ml左右。但特殊情况下排出量明显增加,必须相应增加饮水量,如处在炎热、干燥的气候环境下,较强的运动强度和体力劳动,出汗较多时,伴有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时。 2.不口渴也喝水 糖尿病患者体内缺水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口渴症状,并且口渴中枢在受到长期刺激,对体内缺水的敏感度下降,常常体内缺水也不会有口渴的感觉。 在没有明显缺水感受的情况下,身体逐渐存在一定的脱水或缺水现象,当口渴时可能糖尿病患者已经处在严重缺水状况中。出现口渴后马上大量饮水,机体缺水状况不可能迅速得到改善,而且还会加重胃的负担,对身体损害造成恶性循环。 所以及时饮水,在口渴之前主动饮水,不要等到机体陷入严重缺水状况再去补充水分,对糖尿病患者是有益无害的。 3.少量多次主动饮水 针对糖尿病患者,除了保障每日饮水总量外,喝水时间和方法也很重要,养成定时饮水,不渴也饮的好习惯。全天饮水量可分多次饮用,让饮水和吃饭一样形成有规律的习惯。 全天8-10杯水(200ml杯子),每次200ml左右。在一天内尽量少量、多次、主动饮用完成。 少量多次的饮水方式简便、有益,在预防机体缺水、促进消化、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循环血容量以及冲洗泌尿道预防结石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 4. 喝水最好喝白开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指出:“人体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饮用白开水”。 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饮用水,自来水煮沸后饮用,既杀死了细菌微生物,同时也改变了自来水中的硬度,适当的保留了部分矿物质,所以饮用纯净的白开水方便、安全、经济,而且最解渴,是满足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饮用水之首选。 白开水温凉适宜,能很好地补充身体水分,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机体免疫力同时,也符合我们国人的饮水习惯。 但也需注意水质安全,选用合格的自来水,未煮沸的水不要饮用,隔夜水以及反复煮沸的水不要饮用,长期习惯饮用过烫的水或冰水也不可取。 过浓的茶、咖啡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大量饮用会过多带走身体水分。牛奶、豆浆虽然营养丰富,作为水分补充容易能量过剩,影响饮食控制。
俞一飞 2024-02-27阅读量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