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脊髓梗死是较为少见。主动脉疾病(包括血栓形成、夹层、动脉瘤、破裂和手术修补等)是其特殊的一类原因[1]。其中,主动脉血栓形成导致脊髓梗死鲜有报道,至今全球仅数例报道[2-5], 国内尚未有报道。本文报道一例主动脉血栓形成导致的脊髓梗死,并分析其MR影像上的特征。因为主动脉疾病往往以脊髓梗死导致的截瘫(有时甚至为无痛性截瘫)为显著的首发症状送到医院就诊,神经科医生可能忽视主动脉的疾病而导致延误诊断。那么除了仔细询问病史、详尽体检,是否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来提供对鉴别诊断有用的信息?本文中,我们报道的这例患者的T2加权磁共振成像(T2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2W MRI)可以同时发现典型的脊髓梗死的信号(“猫头鹰眼”征)、椎体梗死的信号,为“主动脉疾病导致的脊髓梗死”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病例报道: 患者,女,51岁,因“腰痛伴双下肢麻木乏力2月余伴二便障碍”于2006年5月4日入院。患者二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背痛,随即开始出现双下肢活动无力伴麻木感,行走无力,行走一段需休息后可继续行走,伴二便障碍,无抽搐,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无胸闷等,当地医院诊断为“脊髓病变”,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体质良好。无不良嗜好。家族史和遗传史无殊。入院查体:体温37.5摄氏度,心率7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60/86mmHg;双上肢肌张力无殊,肌力5级,腱反射正常。双下肢肌张力减退,左下肢远端和近端肌力2/5级,腱反射 +,右下肢远端和近端肌力1/5级,腱反射-。双侧巴氏征阴性。脐部5 cm以下浅感觉减退,深感觉无减退。颜面及四肢浮肿,双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当地和我院的胸部MRI显示胸主动脉血栓形成(从T7到T11椎体水平);T9椎体到T12椎体水平矢状位上脊髓内有长T1长T2信号,在轴位上有双侧脊髓前角为长T1和长T2信号,表现为“猫头鹰眼”征,T10椎体有长T1和长T2病灶,考虑为椎体梗死灶(图)。入院时肝肾功能、血常规无殊。入院时肝、胆、胰、脾、双肾、肾上腺、双侧肾动脉、和子宫附件B超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为降主动脉胸段血栓形成合并脊髓梗死。即日起予以抗凝治疗。主动脉入院当天突发脐周绞痛,有压痛, 后测血尿淀粉酶正常。入院两天后觉头晕胸闷,测血压升高至236/78mmHg。入院10天后尿量开始减少,从24h尿量300ml减少到次日的24h尿量50ml。辅助检查发现:血尿素氮从入院的27.4 mg/dl逐渐上升到入院10天后的60.6mg/dl;血肌酐也从入院时的1.68mg/dl上升到10天后的6.18mg/dl。考虑为血栓向腹主动脉延长,阻塞了肾动脉,因为肾脏缺血,出现了肾功能衰竭,血压代偿性升高。脐周绞痛可能和肠系膜动脉血供受到主动脉血栓影响有关。家属拒绝手术取栓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逐渐出现意识障碍,随后家属要求自动出院。 讨论: 脊髓病变有时是主动脉疾病的首发表现[1]。由于主动脉疾病,包括血栓形成、夹层动脉瘤等预后较差,需要及时诊断。作为神经科医生,在查找脊髓病变的原因是,需要考虑到主动脉疾病。在伴有剧烈胸背痛、血压升高或者降低和晕厥时需要考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而主动脉血栓形成则是脊髓病变的更加少见的原因,临床可见股动脉搏动减弱、肾功能异常(影响到肾脏血流)、腹痛(影响到肠系膜动脉血流)等。 除了这些临床表现之外,MR的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很重要的诊断依据。轴位上MRI可以看到梗死的脊髓的双侧前角长T1长T2病灶,即“猫头鹰眼”征。这是因为,胸腹段脊髓是由发自肋间动脉和腰动脉的脊髓前和脊髓后动脉供应的,脊髓前动脉吻合差,容易发生缺血,在发自主动脉的肋间动脉或者腰动脉因为夹层或者血栓形成闭塞后,脊髓前动脉容易发生缺血,导致脊髓前部梗死,而前角更容易发生梗死,从而出现MR上的“猫头鹰眼”征,当然,少数患者因为个体差异,脊髓血供代偿差,会发生脊髓前后动脉都严重缺血,发生程度不一的横贯性的梗死。除了供应脊髓外,肋间动脉或者要动脉还供应椎体,因此,在肋间动脉或者腰动脉闭塞时,除了脊髓缺血,椎体也会发生缺血梗死。[6] 从而在MRI上看到相应水平的椎体梗死灶。当然,MRI还可以明确主动脉的病变,能够明确主动脉夹层或者血栓形成的诊断。 由此可见,MRI对主动脉疾病合并的脊髓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猫头鹰眼”征合并椎体梗死灶是具有特征性的意义,可以协助区分其他原因所致的脊髓病变。 参考文献: 1. Cheshire WP, Santos CC, Massey EW, Howard JF Jr. Spinal cord infarction: etiology and outcome. Neurology. 1996;47:321-30. 2. Kelley CE. Nontraumatic abdominal aortic thrombosis presenting with anterior spinal artery syndrome and pulmonary edema. J Emerg Med. 1991;9:233-7. 3. Fujigaki Y, Kimura M, Shimizu T, Ikegaya N, Arai T, Hishida A, Kaneko E, Hachiya T.Acute aortic thrombosis associated with spinal cord infarction in nephrotic syndrome.Clin Investig. 1992 Jul;70(7):606-10. 4. Bolduc ME, Clayson S, Madras PN. Acute aortic thrombosis presenting as painless paraplegia. J Cardiovasc Surg (Torino). 1989;30:506-8. 5. Allen JP. Segmental infarction of the spinal cord associated with thrombosis of the abdominal aorta. ky Mt Med J. 1970;67:41-4. 6. Cheng MY, Lyu RK, Chang YJ, Chen CM, Chen ST, Wai YY, Ro LS. Concomitant spinal cord and vertebral body infarction is highly associated with aortic pathology: a clinica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J Neurol. 2009;256:1418-26.
刘建仁 2015-09-04阅读量1.7万
病请描述: 家住上海市普陀区的刘老伯,今年64岁,近半个月来一直头晕不适,开始症状较轻,未予重视,后来头晕明显加剧到我院神经外科求诊,查头颅MRI检查,提示为左侧额部矢状窦旁脑膜瘤。 术前评估 矢状窦旁脑膜瘤,诊断明确,目前惟一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由于是脑膜瘤,位于运动区血运丰富,手术有极大的风险和难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肿瘤巨大,占位效应及神经损害症状明显,且位于大脑镰旁,与矢状窦、脑组织明显粘连,手术时间长和创伤大。二是肿瘤血运丰富,质地会很硬,肿瘤的分离和止血会有很多困难,往往难以完全切除;三是肿瘤靠近运动中枢,术中极易损伤运动中枢造成术后瘫痪。术前与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患者家属坚决要求手术。 显微技术开颅完美切除肿瘤 6月19日上午,经过了周密的术前准备,由神经外科主任李心远博士亲自操刀手术。手术取额顶部跨矢状窦马蹄形瓣,然后在显微镜下细心地仔细切开硬脑膜,分离肿瘤边界,见肿瘤质地较硬韧,血运丰富,与大脑镰粘连紧密。一边分离肿瘤一边用脑棉片保护好周围脑组织,逐步控制肿瘤供血血管,然后像“蚂蚁啃食”般一点点将肿瘤分块切除,最终完美全切肿瘤。 手术进展非常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头晕症状明显改善,没有任何后遗症,肢体活动完全正常,不日即可痊愈出院。
李心远 2015-06-23阅读量7296
病请描述: 听神经瘤是指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为良性肿瘤,确切的称谓应是听神经鞘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7%~12%,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5%。多见于成年人,高峰在30~50岁,20岁以下者少见,儿童单发性听神经瘤非常罕见。无明显性别差异。左、右发生率相仿,偶见双侧性。临床以桥小脑角综合征和颅内压增高征为主要表现。 谈到听神经瘤,顾名思义就是听神经长出来的肿瘤。听神经好比一根电线,里面是铜丝传导冲动,外面是绝缘的电线皮,肿瘤就是电线皮上长出来的。那为什么会长肿瘤呢,可能跟一个叫做NF2的基因相关,这个基因出现了问题就有可能长听神经瘤了,与打手机有没有关系暂时没有定论,但是总抱着电话玩总不是好的。 例1:有些患者会出现耳朵听不清楚,一般人都认为是耳朵出了问题,不过医生提醒,排除耳部疾病后,最好到神经外科进行颅内肿瘤的排查,问题也可能出在大脑内。耳鸣和听力减退是听神经瘤做常见的早期症状,肿瘤体积小时,出现一侧耳鸣、听力减退及 眩晕,少数患者时间稍长后出现耳聋。耳鸣可伴有眩晕或恶心、呕吐。 例2:近半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头痛头晕,左耳耳鸣的现象,说话时像吟诗一样。一个月前,他头痛的症状加重,左耳听力下降等。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中晚期的症状,肿瘤继续增大时,压迫同侧的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出现面肌抽搐及泪腺分泌减少,或有轻度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损害表现为面部麻木、痛、触觉减退、角膜反射减弱、颞肌和咀嚼肌力差或肌萎缩。肿瘤体积大时,压迫脑干、小脑及后组颅神经,引起交叉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发音困难、声音嘶哑、 吞咽困难、饮食呛咳等。发生脑脊液循环梗阻则有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或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大多数病人到不了中晚期阶段就会就诊,也有一些粗心的人到了中期才会看病。还有一些更粗心的患者,肿瘤继续增大出现了脑积水才来看病,视力也下降了,这可能就是听神经瘤的较晚期表现。至于终末期表现,就不说了。 典型的听神经瘤具有上述渐进性加重的临床表现,借助影像学及神经功能检查多可明确诊断。 以前,对于听神经瘤的治疗一直局限于生物、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手段。随着科学及医疗的不断提高,听神经瘤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高、复发率小、创伤小,通过微创手术可以完全切除、彻底治愈,恢复正常生活。
李心远 2015-06-03阅读量8400
病请描述: 近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例患者完成了听神经瘤全切手术。患者女性,64岁,因“听力下降20年伴头晕”来院就诊。患者20来前开始出现右耳听力下降,有头晕,耳鸣,一直以为自己是美尼尔综合征,不重视也没有治疗。后来听力越来越差,戴助听器也听不到声音,来医院检查头颅MRI才发现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诊断为右侧听神经瘤,需手术治疗。 在手术前,在被告知手术后可能“嘴巴歪,眼睛闭不起来,耳朵也听不见”时,患者犹豫了很久,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但最后还是冲着对我们神经外科的信任,同意了手术。为此,我科在术中充分运用现代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及神经电生理监测,经过3个多小时的手术,完整切除了肿瘤,并为患者保留了部分听力和面神经的功能。术后患者自诉听力改善,面神经House-Brackmann分级I级。 听神经瘤是颅内桥小脑角区常见的肿瘤,虽然属于良性肿瘤,缓慢增长,但它会逐渐影响听力,引起耳鸣,甚至听力丧失;个别患者还伴发三叉神经受累,感觉面部麻木或疼痛,以及面神经受累,出现口角歪斜等症状。桥小脑角区有复杂的神经、血管、脑结构,如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舌咽、迷走、副神经,小脑前下动脉和后下动脉及其分支,以及小脑和脑干。听神经瘤的切除中,如何保护这些重要结构,最大限度的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是此类手术的难点和关键。目前国际上十分重视听神经瘤术中对面神经的保护问题,甚至还提倡对听神经保护的理念。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并不低,患者表现为手术侧眼睑闭合困难,眼结膜或/和角膜长期暴露,造成结膜炎、角膜炎、甚至角膜穿孔,患者需终生点眼药水,重者甚至还要缝合眼睑以保护眼球内结构和组织。除此之外,患者口角歪斜,吃饭漏食。凡此,日常起居和社会交往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大减。为此,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外科采取现代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以及神经电生理监测手段,使得肿瘤全切、颅神经完美解剖与功能保护能够得到实现。 专家提醒,耳鸣、听力下降是听神经瘤的首发症状,若耳鸣像秋蝉的叫声,并伴有听力不同程度的下降,此时患者应立即就诊。
李心远 2015-05-04阅读量7445
病请描述: 我院神经外科近期采用显微技术,成功为一患者切除了位于矢状窦旁的巨大脑膜瘤,肿瘤大约6.*7cm2,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后遗症。 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险些延误 患者为一30岁女性,,来自安徽来沪打工,平时身体健康,从不看病,近半年来反复头晕不适,自己也不重视。一周前不慎摔倒,头部着地,在家人反复劝说下,来医院就诊,结果头颅CT检查一看,脑子里长了一个巨大的瘤子,而且肿瘤接近成年人拳头大小。幸好头部受了伤,不然险些延误了病情。 术前风险评估 矢状窦旁脑膜瘤,诊断明确,目前惟一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由于是巨大脑膜瘤,位于运动区血运丰富,手术有极大的风险和难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肿瘤巨大,占位效应及神经损害症状明显,且位于大脑镰旁,与矢状窦、中央沟静脉、脑组织明显粘连,手术时间长和创伤大。二是肿瘤血运丰富,质地会很硬,肿瘤的分离和止血会有很多困难,往往难以完全切除;三是肿瘤靠近运动中枢,术中极易损伤运动中枢造成术后瘫痪。反复与家属交代,家属态度很明确,坚决手术。 显微技术开颅完美切除肿瘤 4月7日上午,经过了周密的术前准备,由神经外科主任李心远博士亲自操刀手术。手术取额顶部跨矢状窦马蹄形瓣,然后在显微镜下细心地仔细切开硬脑膜,分离肿瘤边界,见肿瘤质地较硬韧,血运丰富,与大脑镰粘连紧密。一边分离肿瘤一边用脑棉片保护好周围脑组织,逐步控制肿瘤供血血管,然后像“蚂蚁啃食”般一点点将肿瘤分块切除,最终完美全切肿瘤。 整个手术历时7个小时,手术进展非常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头晕症状明显改善,没有任何后遗症,肢体活动完全正常,不日即可痊愈出院。 专家提示: 头晕头痛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症状,常常由于过度劳累、紧张、受凉、睡眠少等原因引起,不大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休息、充足的睡眠即会消失。但某些疾病引起的头晕头痛,是一种信号,经过休息也不能恢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针对各类不同原因的头晕头痛,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如出现类似症状,专家提醒您及时来院就诊,尽快查处隐藏在头痛背后的各种“真凶”,以得到最好的治疗。 我院神经外科已经成功开展了神经外科领域的所有技术项目,特别是在颅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的微创治疗、颅脑肿瘤(垂体瘤、脑膜瘤、神经鞘瘤等)的显微外科治疗、脑血管疾病(血管畸形、动脉瘤等)的微创治疗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神经外科可以在不加重神经功能损伤或的条件下完成脊髓内和脑干内肿瘤的全切除手术治疗,可以在保留面神经和听神经的条件下完成巨大听神经瘤的全切除手术治疗,应用微创伤手术方法为许多患者成功地切除了他们的颈椎内肿瘤和颅底肿瘤、脑深部肿瘤,采用多种手术方法为不同的脑垂体瘤病人切除了垂体腺瘤。其他如颅脑外伤、脑积水等疾病治疗也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和不错的疗效。我院神经外科每周一至周五上午门诊,提供各类神经外科疾病资讯。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号上海市同仁医院神经外科。 专家介绍 李心远: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颅神经疾病诊治中心核心专家,擅长以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梅杰综合征、痉挛性斜颈,擅长微创治疗垂体瘤、脑胶质瘤、脑膜瘤、脊髓肿瘤,各种复杂脑动脉瘤夹闭手术。
李心远 2015-04-16阅读量7542
病请描述: 患者冯某,今年28岁,3个月前运动后突发右上肢疼痛,同时伴有头晕,后逐渐出现右下肢疼痛,曾在外院就诊,诊断为腰突症行针灸理疗后症状无缓解,遂来我院就诊,头颅MRI检查提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今日下午,在神经外科博士李心远主任医师主刀下顺利完成后颅窝、C1减压+硬膜减张成形+蛛网膜下腔粘连松解脑脊液循环疏通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又名阿诺德-奇阿(Arnold–Chiari)畸形,为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使小脑扁桃体下部下降至枕骨大孔以下、颈椎管内,严重者部分延髓下段、四脑室下部也下疝入椎管内。常合并有脊髓空洞,也可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引起脑积水。临床表现为头痛、头面部上肢力弱、肩臂部痛温觉减退、吞咽困难、眩晕、恶心、共济失调、甚至瘫痪等症状。治疗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主要手术方式为后颅窝减压术。 因患者常常以颈肩痛为首发症状,部分患者误以为颈椎病、肌肉劳损等疾病,而耽误病情治疗,故如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诊。 我院神经外科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同时也欢迎您通过微信平台在线咨询。
李心远 2015-01-07阅读量7603
病请描述: 2010年有篇文章发表Botulinum Toxin Treatment for Localized Vitiligo把肉毒素用于治疗白癜风。我觉得这篇文章有道理,可能对白癜风治疗有点用!可惜我时间有限,英文不是很流利,我暂时不把它翻译整理到这里了。感兴趣的病友可以找到这篇文章,把它翻译。我以后有时间再整理回馈给大家。 网上节选参考: “肉毒素”实际上是“肉毒杆菌毒素”的俗称,又名“Botox”和“Myobloc”,是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的毒性蛋白质,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 据介绍,肉毒素最早被用来作为生化武器,它能破坏生物的神经系统,使人出现头晕、呼吸困难、肌肉乏力等症状;后来,它被医学界用来治疗面部痉挛和其他肌肉运动紊乱症。在1986年,加拿大一位眼科教授发现肉毒素能让患者眼部的皱纹消失,他向外界公布,引发了美容史上的所谓“Botox革命”。 此后,整容界将它的功能扩大,比如用它瘦脸、塑小腿等。肉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注射在人体是否安全?据一整形医院的刘姓主任医师介绍,用于整容的肉毒素比起生化武器来,稀释了40万倍。肉毒素能阻断神经和肌肉之间的“信息传导”,使过度收缩的肌肉放松舒展,皱纹便随之消失。 对于肉毒素在国内的使用历史,很多医生表示具体开始的年份不太清楚,但在我国使用已有10多年。资料显示,我国是继英国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自行生产这种美容用途产品的国家,并在1999年开始运用。据业内人士介绍,去年,国内部分肉毒素产品曾经因为提纯过程出现问题而影响产品质量,但是后来生产厂家很快就改正了这些问题。对于其安全性,不少医生表示,肉毒素在美容方面的运用非常微量,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相对于其他除皱产品,它的作用和安全性是无可替代的,是目前去除动力性皱纹最好的方法。 http://www.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1051687?term=vitiligo&rank=9 Background: New light shed on the cholinergic aspects of vitiligo pathophysiology. It was found that acetylcholine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with a significantly reduced expression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in vitiliginous patches that return to normal up on repigmentation. Objective: The investigators will undertook this controlled, prospective pilot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otulinum toxin A in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vitiligo. Methods: 10 patients with focal or segmental vitiligo will be recruited. For each patient with focal vitiligo, one or two vitiliginous patches will be treated. The other patches will be used as control. For each patient with segmental vitiligo, half of the lesion will be treated. The other half will be used as a control. Botulinum toxin will be injected. The response will be analyzed at the initial visit, two weeks and at two and six months after therapy.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7407
病请描述:肾性贫血,简单来说,是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导致的贫血。肾脏是我们体内制造红细胞生成素(一种帮助红细胞生成的激素)的重要器官,当肾脏功能下降时,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红细胞数量就会下降,从而引发贫血。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肾性贫血的危害、持续治疗的重要性以及治疗的目标。一、肾性贫血的主要危害1. 生活质量下降:肾性贫血患者会感到心慌、呼吸急促,不能长时间行走或活动。患者经常感到头晕、记忆力减退、精力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2. 免疫功能低下:贫血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疾病。3.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肾性贫血患者更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表现为胸闷、胸痛等症状。4. 增加死亡风险:肾性贫血越严重,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越高。二、持续治疗的重要性肾性贫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加速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使患者进入更严重的疾病阶段。同时,贫血导致的缺氧会损害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因此,持续治疗肾性贫血对于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三、肾性贫血的治疗目标我国肾性贫血治疗的靶目标值是血红蛋白(Hb)≥110g/L,但不超过130g/L。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并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根据血红蛋白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四、如何配合治疗1. 遵医嘱用药: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2. 定期监测:及时复查血常规(一月一次),关注Hb提升变化情况,可以帮助患者更高质量的达标。所以,请及时复查!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合理的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4. 积极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总之,肾性贫血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的疾病。患者应充分了解肾性贫血的危害和治疗方法,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也是治疗肾性贫血的重要辅助手段。
微医药 2024-10-25阅读量2164
病请描述:外用米诺地尔溶液注意事项Q&A 1、 米诺地尔溶液治疗脱发有效吗? 答:局部外用米诺地尔可显著促进毛发生长,FDA已批准2%及5%的米诺地尔用于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米诺地尔的平均起效时间为6-9个月,有效率可达50%-70%左右。因此,使用米诺地尔一般需要坚持6个月再观察评价治疗效果。 2、 女性可以使用米诺地尔溶液吗? 答:女性也可以使用米诺地尔,轻中度患者建议使用2%浓度的米诺地尔;重度患者也可以使用5%浓度,但要评估头皮是否耐受。 3、 哪些人不能使用米诺地尔? 答:对米诺地尔过敏的人不能使用;孕期、哺乳期的女性不能使用;备孕期为安全起见,建议提前3个月停药。 4、 外用米诺地尔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答:外用米诺地尔耐受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症状较轻。主要不良反应有:① 局部过敏 约6%的患者会对米诺地尔溶液过敏。出现局部头皮红疹、脱皮等不良反应,这主要是由于米诺地尔及其溶剂丙二醇有一定的刺激性,在初次使用时,头皮需要有一个适应的时间。 ② 一过性脱发增多 米诺地尔一开始使用时,可能会出现清理毛囊的作用(缩短退行期和休止期,使毛囊尽快进入生长期),因此部分患者会出现一过性脱发增多的现象。一般为用药后的1-2个月,经过这个阶段以后,毛囊就大量进入生长期,从而长出新的头发。 ③ 多毛症 有部分患者使用米诺地尔后会出现局部多毛,以面部、颈部、上肢和腿部明显。这种情况主要见于儿童和女性,男性相对较少。可能由于药物浓度过高、药物使用过量、药物不注意涂到了额头或脸部、药物系统吸收后造成。一般停药后这些部位的毛发会逐步脱落。 ④ 头晕、头痛 极少部分患者(约0.5%)用药初期会有头晕的感觉,一般在多用几次之后,症状会消失。 5、 外用米诺地尔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 ① 一开始使用米诺地尔时,可以先小面积外涂,观察1-2天,如果涂药的区域没有发红、起皮疹、瘙痒等现象,再扩大范围使用。如果出现过敏现象,停药后皮疹可以自行消退。 ② 如果出现过敏,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对米诺地尔溶液里的“丙二醇”过敏,另一种是对“米诺地尔”过敏。如果是前者,可以选择不含丙二醇成分的制剂。如果是对米诺地尔过敏,则只能换用其他药物。 ③ 为了避免一过性的脱发或头皮敏感,可以先使用2%的米诺地尔,每日两次,每次1 ml(7喷),涂抹于脱发区。一个月后再换为5%米诺地尔,每日一次,每次1 ml(7喷),逐步过渡到每日两次,每次1 ml(7喷)。 ④ 在头皮干燥时使用,先将头发分开,露出头皮,把米诺地尔喷在头皮处,使用木头梳子梳一下,不用刻意用手按摩,药水变干即可。注意涂药后洗手,不用把药物误涂在脸上或其他部位。 ⑤ 米诺地尔起效较慢,3个月为一个疗程,需要坚持使用6个月再观察评判疗效。若治疗效果好,应继续使用以维持疗效。如效果不佳,建议停药。 6、 停用米诺地尔,脱发会加重吗? 答:停用米诺地尔不会出现脱发加重。但由于目前没有彻底治愈脱发的药物,因此,如果治疗有效的患者停用米诺地尔后,治疗期长出的头发还是会逐渐脱落。因此,如果已经见到效果,不建议轻易停用,可以小剂量持续使用以维持发量。如果无效,可以直接停用。 7、 如果治疗有效,想要停药,应该怎么做? 答:建议逐步减少米诺地尔使用量,由5%降到2%,由一天两次减为一天一次,再到二、三天一次…逐步停药。
齐思思 2020-08-22阅读量9471
病请描述:对于一个首次发现高血压的患者.尤其是年龄小于45岁的男女.临床医生确定你有高血压,那一定要查明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所谓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经过各种检查找不出病因的高血压,此类病人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而继发性高血压则是指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可以找到原因的高血压。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1)肾上腺疾病如嗜铬细胞瘤、醛固酮瘤。2)肾实质的病变如肾小球肾炎等。3)肾血管的病变如肾脉狭窄,另外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原因均可导致血压升高。许多病人高血压早期往往没有症状,有的病人因为眼睑下垂或一侧肢体无力来医院就诊时,发现低血钾.高血压而怀疑肾上腺醛固酮瘤、有的病人因阵发性头晕.胸闷.心慌.大汗淋漓发生高血压危象.怀疑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而申请肾上腺超声、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有的病人因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代谢加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有的病人因为肾实质或肾血管疾病导致血压增高。对于继发性高血压.当原发病治愈后.血压自然降至正常,所以对于一个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先查血各项激素、尿常规、空腹彩超查肾上腺、肾.颈动脉等各项检查,排除继发原因后.才能按原发性高血压正规治疗。
童仙君 2020-07-17阅读量9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