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脑转移 > 内容

脑转移内容

肾癌发生转移到底还能活多久?

病请描述:一说到肾癌,很容易让人想起死亡,一说到死亡,癌症患友不约而同会想起一个问题:我还能活多久?死亡,是晚期癌症可能导致的最严重的结果。我们需要勇敢面对死亡并战胜它。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下肾癌的常见转移方式以及如何通过转移部位预估生存时间。肾细胞癌的转移途径有哪些?1)直接蔓延:肾癌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直接侵犯并穿透肾周筋膜向局部扩散,浸润邻近组织器官,包括左肾周围的脾脏、胰腺、降结肠、横结肠、小肠和腹主动脉,右肾周围的肝脏、十二指肠、升结肠和下腔静脉,以及后方的肌肉等。下腔静脉内的癌栓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局部侵犯,甚至可以一直向上延续至心房内,通常情况下,癌栓与肾脏本身的原发肿瘤是连续的。2)淋巴转移:肾癌细胞可沿淋巴管转移至肾门及腹膜后淋巴结,少数也可转移至纵隔、盆腔及锁骨上淋巴结。3)血行转移:血行转移较多见。癌细胞侵入血管,最常见肺转移,其他常见部位是骨、肝、脑、胸膜、肾上腺等。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治疗方案有哪些?转移性肾细胞癌有许多治疗手段。如果未行肾脏切除手术可以考虑先行肾脏原发肿瘤的切除,然后需要采用全身系统治疗包括免疫治疗,新型的靶向治疗或者临床试验。如果是肺部单发较小的病灶或者肾脏局部复发的病灶可以考虑行转移灶切除手术。骨转移疼痛剧烈可以尝试放疗和双膦酸盐治疗。脑转移患者可以尝试伽玛刀治疗或全颅放疗减轻神经症状。如何通过转移部位预估生存时间?以往,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2~14个月。但新型的靶向药物(我国批准的一线药物为索坦和多吉美)能够延长这个时间到大约2年。需要指出的是:2年是针对大样本量患者的平均时间,具体到每位患者,这个生存时间可能差别很大,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在此,我们以转移部位分组,分享在我们中心索坦以及多吉美靶向治疗的8年经验。肺转移:56%的患者来的时候有肺转移,这部分患者预后最好,生存时间超过40个月的比比皆是。脑转移:4-5%的患者伴有脑转移,由于大脑对人体来说功能重要,所以这部分患者预后最差,平均有1年生存期。肝转移:10%的患者伴有肝转移,肝脏转移预后相对较差,而且进展较快,但是比脑转移好。肾上腺、骨、淋巴结转移:这部分患者预后属于中等乐观,处于肺和肝之间。当然,还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比如患者年富力强则生存时间较长,他们的肿瘤可能并不会马上影响到他们的生命,并且他们大多能够耐受各种相关的治疗。心理状态良好的患者的生存时间往往长于那些遭受癌魔打击后萎靡不振的患者。还有,对治疗反应较好的患者往往生存时间较长。所以面对肿瘤应树立信心,积极治疗。

张海梁 2018-08-23阅读量8084

全喉切除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

病请描述:吴海涛一、全喉切除术适应证T3(声带癌,一侧声带固定)、T4(肿瘤已侵犯到喉外)喉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吴海涛二、术前准备1.      术前应详细检查全身情况,如有无贫血、高血压、心脏与肺部等疾患,以及肝肾功能是否正常等,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2.      年龄超过70 岁,要警惕术中、术后心、脑严重并发症出现(如心绞痛、心肌梗塞、中风等)。3.      病人进食较少者,应进行电介质检查,并纠正电介质混乱。4.      纤维喉镜(电子喉镜)检查,充分了解喉癌范围。5.      喉及颈部增强CT,或MRI检查,充分评估喉癌严重程度和颈淋巴结转移情况。6.      颈部增强CT或MRI显示已有淋巴结转移者,要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如颈部增强CT或MRI没有诊断颈淋巴结转移,存在二种情况:一、颈淋巴结确实没有转移,不用进一步手术处理;二、颈淋巴结已有转移,但转移淋巴结还没有长大,还达不到诊断标准,称之为“隐匿转移”。是否存在“隐匿转移”,全凭主刀医生临床经验。PET-CT检查对“隐匿转移”鉴别诊断有帮助,但PET-CT检查费7000元左右,医保不能报销。 “隐匿转移”是否要手术,主刀医生要与病人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7.      晚期喉癌,全喉切除后,可能要进一步治疗(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决定),如术后放疗、化疗等。8.      全喉切除后,病人术后不能正常讲话,病人特别顾虑术后丧失讲话能力,应于术前做细致沟通工作,跟病人讲明全喉切除术后可学习食管发声、电子喉发声及发声重建手术后发声,能恢复部分发声功能,增强病人对术后发声的信心。三、术中注意事项1.      晚期喉癌病人,注意呼吸道通畅,要警惕麻醉插管困难,做好气管切开准备。2.      如喉癌侵犯甲状腺和气管,要切除被喉癌侵犯的甲状腺和气管。3.      如术中喉癌切缘安全性不能确定时,术中进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防止切缘有癌细胞。4.      彻底切除肿瘤是全喉切除术的最低要求,应首先考虑将肿瘤彻底切除,再考虑保留下咽粘膜。如晚期喉癌因粘膜切除过多,缝合时有困难,术中要与家属沟通,并采用皮瓣等材料进行适当修复。5.      术腔要放置负压引流,并确保引流通畅。四、术后处理1.      出血:伤口处渗血不止,可用绷带加压止血。若出血不止且较多时,须回手术室打开伤口检查出血原因,给予结扎止血。2.      伤口感染:多见于放疗后病人。术后数天,气管口周围皮肤有些红肿是常见的现象,多会逐渐消退。若伤口有较明显炎症,除应用抗生素外,增加换药次数等措施。3.      咽瘘:多见于放疗后病人。引流管内有混浊唾液时,可用绷带加压包扎,继续鼻饲饮食,常可愈合。若咽瘘并发感染,要尚开伤口,每天换药,2至4周后,咽瘘会愈(非放疗病人);放疗病人术后咽瘘,有时会持续数月。如数月后仍咽瘘,可手术修复。4.      防止肺部并发症:除使用杭生素外,应经常吸除气管内痰液,多下床活动,防止继发肺部感染。5.       每日换药一次,引流小于5~10ml时,可拔除引流管。6.      如伤口愈合良好:术后1周左右拆除颈部缝线,术后10d拆除造口缝线,10至12天可试进流质,若无食物外肠,次日即可将鼻饲管拔去。7.      训练发音:术后1月,可开始食管发声训练。要学习掌握发食管音的规律,亦可请发音较好的病人介绍经脸,交流体会。必要时可配置电子喉等发音辅助用具。发声重建手术病人,术后即可练习发声。

吴海涛 2018-08-07阅读量5981

易瑞沙、特罗凯耐药患者的福音...

病请描述: 【患者招募】AZD9291开放、单臂研究,评估AZD9291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经常会被家属问道,哪里能买到AZD9291这个药,答案来了。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谢冬AZD9291是高选择性、不可逆结合的新型第三代的EGFR-TKI,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其可以逆转T790M突变引起的第一代EGFR-TKI耐药。 一、试验基本介绍适应症: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试验专业题目:AZD9291开放、单臂研究,评估AZD9291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药物名称:AZD92919(化学药物) 二、试验目的用客观缓解率(ORR)评估AZD9291 的疗效。采用研究者的RECIST1.1 评估结果,对ORR 开展敏感性分析。 三、试验设计试验分类: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分期:II期设计类型:单臂试验随机化:非随机化盲法:开放试验范围:国际多中心试验 四、入选标准1、用客观缓解率(ORR)评估AZD9291 的疗效。采用研究者的RECIST1.1 评估结果,对ORR 开展敏感性分析。2、男性或女性,年龄不小于18岁。研究只入选来自亚太地区的患者。3、患者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NSCLC。4、肿瘤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已不适合开展根治性手术或放疗。5、入组研究前最后一次治疗时有疾病进展的影像学依据:进展之前只接受过一线EGFR TKI治疗,再无其他治疗或者进展之前,接受过EGFR-TKI和含铂双药联合化疗(不考虑用药顺序)。既往治疗线数可以超过1线。6、从最初诊断开始后的任意时间,有明确记录的已证实的与EGFR TKI敏感性相关的EGFR突变(包括G719X,外显子19缺失,L858R,L861Q)。7、根据中心实验室检查最近一次治疗期间疾病进展后采集的活检样本确认,肿瘤必须T790M突变阳性。8、世界卫生组织(WHO)体力状况0-1分,而且研究前2周无恶化,预期寿命不少于12周。9、患者至少有1个基线时肿瘤病灶能够满足下列要求:既往未经过照射,也未用于研究筛选期活检,并且可以准确测量,基线期最长径>=10mm(如果是淋巴结,要求短轴>=15mm),测量方法可以是计算机化断层显像(CT),也可以是磁共振成像(MRI),只要能够准确完成重复测量即可。10、如果是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应当采取充分的避孕措施,不得母乳喂养,给药前妊娠试验阴性;如果是无生育能力的女性,筛选期必须满足下列标准之一;?绝经后女性,指年龄50岁以上,并且撤停外源性激素治疗之后,已停经至少12个月;?50岁以下女性,只要撤停外源性激素治疗之后已停经12个月以上,并且LH和FSH水平处于研究机构的绝经后参考范围,即为绝经后状态;?已行子宫切除术、双侧卵巢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等不可逆的绝育手术,但不包括输卵管结扎术。11、男性受试者愿意采取屏障避孕措施,即避孕套。12、研究患者参加可选遗传学研究,必须:提供遗传学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五、排除标准 1、患者参与了研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适用于阿斯利康公司员工及研究中心人员)2、接受过下列任何一项治疗:从EGFR-TKI(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治疗到研究治疗首次给药,时间不超过8天或5个半衰期(取时间长者)。(因为给药方案的原因,没有充分达到洗净期的患者,可以经阿斯利康公司与研究者协商一致后,根据已知半衰期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逆转时间,另外确定适当的洗净期);在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14天内,患者曾在前一治疗方案或临床研究中使用过细胞毒性化疗药物、试验性药物或其他抗癌药物;?曾使用过AZD9291或第三代EGFRTKI类药物(如CO-1686);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的4周内,曾行重大手术(不包括血管通路建立操作);患者正在使用(或者在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1周内无法停用)的某些药物或草药补充剂,已知是CYP3A4的强抑制剂或诱导剂;停用其他试验性药物的时间不到该药的5个半衰期。3、研究治疗开始时,既往治疗仍有未愈毒性反应,并且《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级别超过1级,但是脱发除外,既往铂类治疗相关神经病变可以放宽到2级。4、脊髓压迫或脑转移,无症状、病情稳定、研究治疗开始前不需要使用类固醇药物治疗满4周者除外。5、有任何提示患有重度或未控制的全身性疾病的临床依据,例如研究者认为患者不适合参加试验或者会影响患者对研究方案依从性的未控制高血压患者和活动性易出血体质患者,另外还有活动性感染,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筛选期不要求排查慢性疾病。然而,对参与生物标志物/遗传研究和来自于中国境外的患者而言,需要出于样本运输的目的进行HBV、HCV以及HIV检验,并且结果须为阴性。6、难以控制的恶心和呕吐,慢性胃肠疾病,患者无法吞咽药品制剂,曾行大范围肠切除术,可能影响AZD9291的充分吸收。7、符合下列任一心脏标准:在静息状态下,3次心电图(ECG)检查得出的平均校正QT间期(QTc)>470 msec。各种有临床意义的心律、传导、静息ECG形态异常,例如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III度传导阻滞,II度传导阻滞,PR间期>250 msec。可能增加QTc延长风险或心律失常事件风险的各种因素,例如心力衰竭,低钾血症,先天性长QT综合症,家族史中一级亲属有长QT综合征或不到40岁就不明原因猝死,可能延长QT间期的各种合并用药。8、有下列既往史:间质性肺病,药物性间质性肺病,需要类固醇治疗的放射性肺炎,临床上有活动的间质性肺病。9、骨髓储备或器官功能不足,达到下列实验室数值:性粒细胞绝对值<1.5 x 109/L ;血小板数 <100 x 109/L;红蛋白<90>2.5倍正常上限(ULN),若有肝转移,丙胺酸氨基转移酶> 5倍ULN;若无明确的肝转移,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2.5倍ULN,若有肝转移,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5倍ULN;若无肝转移,总胆红素> 1.5倍ULN,若有明确的Gilbert综合症(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或肝转移,总胆红素> 3倍ULN;肌酐>1.5倍ULN,同时伴有肌酐清除率< 50 ml/min(实测值,或者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值);只有当肌酐> 1.5倍ULN时,才需要检查肌酐清除率进行确认。10、患者有对AZD9291活性成分或非活性辅料,化学结构与AZD9291类似的药物或AZD9291同类药物发生超敏反应的病史。11、男性或女性有生育能力但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的,女性已妊娠或母乳喂养,或者进入研究前妊娠试验阳性(尿或血清)的。12、因为患者不愿意遵守研究的各项流程、限制和要求,经研究者判定患者不应参加研究的。13、曾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14、采集遗传学样本之前的120天内,输注过未去白细胞的全血。15、患者还有其他并存恶性肿瘤或最近5年内诊断过其他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和原位宫颈癌除外。 六、开展医院信息上海市肺科医院等医院机构名称主要研究者城市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上海广东省人民医院周清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广州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洁北京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建英杭州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长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卢铀成都西南医院周向东重庆大坪医院何勇重庆山东省肿瘤医院王哲海济南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公琰哈尔滨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杭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常建华上海江苏省肿瘤医院史美琪南京河南省肿瘤医院赵燕秋郑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北京海南省人民医院黄奕江海口北京肿瘤医院方健北京西安唐都医院张贺龙西安北京协和医院王孟昭北京解放军307医院高红军北京武汉协和医院武钢武汉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诚福州杭州市第一医院马胜林杭州武汉同济医院陈圆武汉西京医院张艰西安

谢冬 2018-08-06阅读量7193

肺癌脑子里有转移灶,还能开刀...

病请描述: 患者提问: 病情描述:患者2015年10月腿部发紧(我爸爸属于心非常细的一点点不适都能发现)拍ct现实脑部有1.5cm占位。12月pet-ct显示肺部1cm怀疑脑转移。上海12月20号查癌胚值全部正常。穿刺说只有细胞学报告没有病理分析。1月初由于心情很紧张在基因检测后服用易瑞沙并用伽玛刀做掉头部病灶。至今天复查ct胸部还是1cm,头部为单发病灶伽玛刀后一小时一大半。癌胚抗原正常。我想请问有可能是肺癌孤立性脑转移吗?肺部现在怎么办手术还是伽玛刀。这种病例是不是很罕见!还有我爸爸一直没有瘦饭量不错人很有精神每天走一万多步也不喘!身体状况很好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谢冬希望提供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目前病情是否需要手术?,是否需要就诊?就诊前做哪些准备?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谢冬回复:建议手术切除,单发脑转移,可以手术切除治疗。患者提问:手术我们很担心扩散,请问医生伽玛刀射波刀之类切除是不是安全?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谢冬回复:颅内切除足够了患者提问:颅内的以用伽玛刀切除,现在病人很稳定肺部的能用伽马或射波吗?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谢冬回复:肺内建议手术切除

谢冬 2018-08-06阅读量5004

肺癌晚期脑转移可以做射频消融...

病请描述: 患者提问:疾病:肺癌晚期脑转移病情描述:肺癌晚期脑转移,北京天坛医院的医生建议保守治疗,做放化疗。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谢冬脑部已经做了20次放疗针对肺部的化疗已经完成了6次希望提供的帮助:想问问,肺癌晚期脑转移可以做射频消融术吗?还有做射频消融术,对于病灶有什么要求?治疗效果如何?所就诊医院科室: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谢冬回复:局限性脑转移,可考虑伽马射线、 射波刀治疗,多发转移可考虑全脑放疗。射频消融术对于肺内病变是局部控制,可以采用,原则上病灶大小不宜超过5cm。

谢冬 2018-08-06阅读量5593

胸腺瘤/前纵隔占位/前纵隔结...

病请描述: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有患者拿着报告来咨询,前纵隔结节是什么?一前纵隔结节在哪里?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谢冬位于心脏前方,胸骨的后方二.前纵隔结节最常见的疾病是什么?最常见的疾病包括:胸腺瘤,胸腺癌,胸腺囊肿,胸腺增生,精原细胞瘤等。三..什么是胸腺瘤?胸腺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总体而言,生长缓慢,但有复发转移的风险。胸腺切除后,一般不影响成人患者的免疫功能。男女发病比例基本相当,高发年龄位于40-60岁。四.胸腺瘤有哪些症状?1).体检发现,无症状结节较小的患者,多数无症状,系体检发现,没有任何症状。2).周围组织压迫症状如果肿块较大,产生相应的压迫症状,可以包括:胸闷,胸痛(肿瘤直接压迫产生的症状),咳嗽,咳痰(肿瘤压迫肺组织),气急,气促(肿瘤压迫肺组织),声音嘶哑(肿瘤侵犯喉返神经),饮水呛咳(肿瘤侵犯喉上神经),上肢及头面部浮肿(肿瘤压迫无名静脉或上腔静脉)等,以及非特异性症状,例如发热,乏力等。头面部浮肿的典型表现治疗后,该患者头颈部肿胀明显好转3).副瘤综合征约30%胸腺瘤患者会出现副瘤综合征(其中重症肌无力,MG最多见,且多见于B2型胸腺瘤):(1)重症肌无力等神经肌肉综合症。约18%~50%的胸腺瘤患者并重症肌无力。而约8%~15%重症肌无力患者有胸腺瘤。肌无力症状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四肢无力,眼睑下垂,视物重影等,表现的特点是晨轻暮重,就是,早期肌无力症状轻微,晚上肌无力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口服溴吡啶斯的明后,迅速症状好转。(2)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贫血(严重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疾病。(3)低伽马球蛋白血症、T细胞缺陷综合症等免疫缺陷病,而易患感染。典型的眼睑下垂复视就是眼睛看东西重影,可以左右重影,或上下重影。下图是典型复视的表现五、胸腺瘤的典型CT表现是什么样的?1.非侵袭性胸腺瘤: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晰;多数密度均匀,也可发生囊变;大部分肿瘤生长不对称,居于前纵隔的一侧;直径<2cm的胸腺瘤可仅表现为正常胸腺边缘局部隆起。2.侵袭性胸腺瘤侵袭性胸腺瘤明确的CT征象:纵隔结构的包绕,直接侵犯中心静脉、心包或胸膜种植转移和晚期发生的跨膈肌扩散。侵犯上腔静脉,伴有双侧胸水3. 胸腺癌胸腺鳞癌六 哪些前纵隔占位或前纵隔结节不是胸腺瘤?1.谢大夫,这个前纵隔占位是胸腺瘤吗?元芳,这个不是胸腺瘤,这是一个异位的纵隔胰腺,伴有病灶破裂腐蚀左肺上叶,造成左肺上叶感染。2.谢大夫,这个前纵隔占位,是胸腺瘤吗?回答:这是一个异位的甲状旁腺囊肿,不是胸腺瘤,它的位置更靠近颈部3. 谢大夫,这个前纵隔占位,是胸腺瘤吗?回答:这是一个胸骨后甲状腺,不是胸腺瘤,它从颈部一直下降坠落到胸腔里。4.谢大夫,这个前纵隔占位,是胸腺瘤吗?回答:这是一个纵隔畸胎瘤,不是胸腺瘤,这个肿瘤内部包含很多脂肪成分,以及钙化影,这些都是典型纵隔畸胎瘤的表现5.谢大夫,这个前纵隔占位,是胸腺瘤吗?回答:这也是一个纵隔畸胎瘤,不是胸腺瘤,这个肿瘤内部有个非常典型的囊内子囊,这也是典型纵隔畸胎瘤的表现。6.谢大夫,这个纵隔占位,是胸腺瘤吗?回答:这是一个心包囊肿,不是胸腺瘤,但这个只能术中探查才能鉴别诊断。7.谢大夫,这个纵隔占位,是胸腺瘤吗?回答:这是一个支气管囊肿,不是胸腺瘤,但有时候纵隔囊肿包括,胸腺囊肿,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术前很难鉴别诊断,有时即使CT结合磁共振也难以诊断。胸腺瘤往往也会合并胸腺囊肿,因此有时对于胸腺瘤和纵隔囊肿无法鉴别的情况下,必要时还是需要手术探查,依靠病理最终诊断。8. 谢大夫,这个纵隔占位,是胸腺瘤吗?回答:病理证实:这不是胸腺瘤,而是一个胸腺淋巴样(滤泡性)增生下图是另一个胸腺增生9.谢大夫,这个纵隔占位,是胸腺瘤吗?回答:病理证实:这不是胸腺瘤,而是一个胸腺囊肿七前纵隔结节,疑诊胸腺瘤应该如何治疗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提高,前纵隔小结节的发现率明显提高,这部分患者给临床工作带来巨大困扰,特别是小于2cm的纵隔小结节,术前诊断困难,可能包括的疾病有:胸腺瘤,胸腺增生,胸腺囊肿,淋巴瘤等,病灶位于胸骨后,难于行穿刺明确诊断,同时术前诊断特异性低。1.这部分患者如果结节小于1cm,建议定期随访,不推荐直接手术。2.如果结节大于2cm,胸腺瘤不能除外者,建议行微创手术切除。3.病灶介于1-2cm之间者,建议必要时行磁共振或PET/CT监测,如果提示纵隔囊肿可能性大,可考虑继续随访,如果提示实质性肿瘤,建议行手术切除。八胸腺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是癌吗?1.多数胸腺瘤是低度恶性肿瘤,但少数胸腺瘤表现为侵袭性病变,可以侵犯大血管,包括无名动脉,上腔静脉,肺动脉等,也可以出现转移,包括胸腔内转移,肺转移,胸膜转移,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甚至脑转移,骨转移等。2.还有些少数患者为胸腺癌。3.多数胸腺瘤患者表现为低度恶性肿瘤,表现为惰性肿瘤。九胸腺瘤术前应该做哪些检查1.胸腺瘤术前最好做薄层增强胸部CT(静脉打药水的CT),一方面评估纵隔病灶与周围血管或其他重要结构的关系如何?如果手术切除,有没有间隙能够提供分离;另一方面,评估胸腔内,胸膜或肺内有无转移灶。相当一部分胸腺肿瘤患者有肺或胸膜的侵犯或转移,术中需要局部切除肺组织。2.是否需要行PET/CT如果病灶较大,或疑诊胸腺癌时,还需要评估头颅磁共振,全身骨扫描或PET/ct,以排除有无远处转移的风险。3.术前肿瘤是否需要穿刺?如果预计肿瘤可以手术切除,术前不推荐穿刺,因为病灶位于胸骨后,有时难以穿刺。如果术前估计无法手术切除,或无法与其他恶性纵隔肿瘤(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恶性淋巴瘤,纵隔型肺癌)鉴别时,可以考虑穿刺明确诊断,经放疗或化疗,如果肿瘤缩小,可以再次评估有无手术切除可能。4.其他检查包括:肺功能,心电图,动脉血气,肌电图,腹部超声,下肢静脉彩超,新斯的明实验等。十胸腺瘤如何手术切除对于体积较小、没有侵袭的胸腺瘤,一般可选择胸腔镜的微创治疗,这种治疗创伤小,且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此外,对于部分有侵袭的胸腺瘤,如瘤体侵犯了心包或胸膜,也可以通过胸腔镜治疗。对于一些体积较大,有侵袭的胸腺瘤,如侵犯了大血管等,需要通过传统的手术切除的方法来治疗。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元芳,你看下面的图是胸腔镜从四孔——三孔——双孔——一直过渡到单孔,切口减少,更微创。元芳,你看,这是单孔胸腔镜术后患者的切口,非常小。十一胸腺瘤的预后如何?得了胸腺瘤,还能活多久?胸腺瘤手术切除率较高,Kondo等报道1098例胸腺瘤I、II、III、IV期切除率分别为100%、100%、85%、42%。而完整切除与预后密切相关,Regnard等报道307例完整切除胸腺瘤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78%、75%、42%,15年生存率分别为78%、73%、30%、8%,相对于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效果好。胸腺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胸腺瘤分型、Masaoka分期、是否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大小、伴随疾病的存在、术后辅助治疗等。十二胸腺瘤术后要不要化疗或放疗?1.绝大多数胸腺瘤术后不需要化疗,I期,II期,A型,AB型,B1型胸腺瘤术后一般不主张放疗,B2型,B3型以及C型胸腺瘤需要考虑放疗。2.如果不是根治性手术,有病灶残留,需要进一步行放疗。3.如果术中无意中发现胸膜转移,需要行转移侧的肋膈角的切线位放疗。4.如果是IV期胸腺瘤,需要进一步化疗。十三胸腺瘤术后要不要靶向治疗?胸腺瘤靶向药物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相关基因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i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ras、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虽然积极探索,但多数效果不佳。十四胸腺瘤总结总结一下,胸腺瘤总体是一类较为缓和的低度恶性肿瘤,发展缓慢,但仍具有致死性,建议早期积极治疗。早期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性措施。化疗,靶向治疗疗效均不理想,放疗主要用于手术后降低复发风险,或挽救性治疗,中药基本没什么效果。合并肌无力患者,术后还需要神经内科长期随访诊治。早期发现的胸腺瘤,单纯手术治疗可以根治,预后较好,不用过于担心。早期胸腺瘤,可以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或经颈部微创手术,或者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费用3-4万左右,中晚期肿瘤需要开胸手术治疗;局部晚期肿瘤,可以行手术切除联合大血管重建治疗。前纵隔占位,除了胸腺瘤以外,还包括:纵隔囊肿(支气管囊肿,胸腺囊肿,心包囊肿等),淋巴瘤,纵隔畸胎瘤,胸腺癌,casttleman disease等,需要仔细鉴别诊断。前纵隔结节,除了胸腺瘤以外,还有胸腺增生,胸腺囊肿,胸腺脂肪瘤等,需要仔细鉴别诊断。十五最后,谢冬大夫那么博学,去哪里能找他看病呢?元芳,谢冬大夫每周二、周五下午专家门诊上海市杨浦区政民路507号(靠近五角场)上海市肺科医院门诊4楼(周五)/5楼(周二)或者住院部1号楼7楼主任医师办公室。

谢冬 2018-08-06阅读量8296

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治疗68例...

病请描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在我国逐年上升,化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常用手段。诺维本(NVB)是一种新的半合成长春花生物碱类抗肿瘤药物,常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治疗。含蒽环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是晚期乳腺癌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用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EPI)方案(NE)治疗晚期乳腺癌6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乳腺外科谢轶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8例均为女性患者,乳腺癌均经病理证实,年龄39-65岁,中位年龄43岁,TNM分期(AJCC  第六版)为ⅢC、Ⅵ期,卡氏评分(KPS)>60分。病理分型:浸润性导管癌49例,单纯癌6例,腺癌3例,黏液腺癌2例,髓样癌8例。全组患者均具有可测转移病灶,全组病例中单发性转移38例,多发性转移30例。转移器官:淋巴结转移癌54例,皮肤转移20例,骨转移12例,肺、胸膜转移10例,肝转移7例,脑转移3例,卵巢1例。初治42例。复治26例(其中12例曾接受CMF或CEF的联合治疗)。至本次治疗时。均停止上述治疗3个月以上,治疗前肝肾功能、血常规均正常,预计生存期长于3个月。 1.2 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均应用NVB 3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 EPI 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天为一周期。化疗至少3周期,治疗达到4个周期以上的52例。化疗前15min静滴恩丹西酮8mg预防呕吐。化疗期间给予心电监护,若白细胞数<3.5×109/L时,则给予升白细胞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 1.3 疗效评定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全面体检,对可测量的病灶认真测量记录,治疗期间详细记录病灶变化,每周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3周期后评价疗效,按WHO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进展(PD),不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毒性分级(0一IV)标准进行评定。 2 结果 2.1 疗效 全组病例CR9例,PR33例,SD16例,PD8例。总有效率(CR+PR)61.8%。初治有效率66.7%。复治有效率53.8%(见表1)。治疗3个周期有效率为50.0%,3个周期以上有效率为65.4%(见表2)。不同部位转移与疗效的关系(见表3),淋巴结、皮肤及肺转移疗效较好(有效率大于60%);骨转移疗效不佳,肝、脑、卵巢转移因病例数较少,需进一步观察。 表一 NE方案治疗乳腺癌近期疗效   例数(n) CR PR SD PD CR+PR(%) 初治组 42 7 21 10 4 66.7 复治组 26 2 12 8 4 53.8 总计 68 9 33 18 8 61.8   表二 不同周期NE方案治疗疗效   例数(n) CR PR SD PD CR+PR(%) 3周期组 16 1 7 6 2 50 >3周期组 52 8 26 12 6 65.4 总计 68 9 33 18 8 61.8   表三 不同转移部位与疗效的关系 转移部位 例数(n) CR PR SD PD CR+PR(%) 淋巴结 54 5 31 14 4 66.7 皮肤 20 3 9 6 2 65.4 肺 10 0 6 3 1 60.0 骨 12 0 3 7 2 25.0 肝 7 0 3 3 1 42.9 脑 3 0 1 1 1 33.3 卵巢 1 0 0 1 0 0 表四 NE方案毒副反应 毒副反应 0 Ⅰ Ⅱ Ⅲ Ⅳ 总发生率(%) Ⅲ+Ⅳ发生率(%) WBC减少 13 17 14 18 4 80.9 32.4 Hb降低 39 11 12 4 2 42.6 8.8 PLT降低 21 23 20 3 1 66.2 5.9 恶心呕吐 19 18 28 3 0 72.1 4.4 脱发 41 18 7 2 0 39.7 2.9 静脉炎 46 12 8 2 0 32.4 2.9 周围神经炎 51 13 4 0 0 25.0 0 肝功异常 55 10 2 1 0 19.1 1.5 肾功异常 65 3 0 0 0 4.4 0 心电图改变 58 8 2 0 0 14.7 0   2.2毒副反应 NE化疗方案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 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0.9% ,Ⅲ-Ⅳ发生率32.4%,贫血发生率42.6%,Ⅲ-Ⅳ发生率8.8%,66.2%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化疗前使用恩丹西酮后胃肠道反应明显减轻,Ⅲ-Ⅳ发生率4.4%。其他毒副作用如脱发、静脉炎、周围神经炎等均不严重,Ⅲ-Ⅳ反应发生率均较低。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改变较少见。化疗过程中未发生与化疗相关死亡。 2.3中期疗效 患者的缓解期为4~20个月,中位缓解期7.5月。中位生存期14个月(1-40个月)。随诊至2005年12月全组死亡12例。无失访病例。最长的已存活48个月。 3 讨论 乳腺癌的化疗目前尚无统一方案,更多的倾向于使用联合方案。本研究采用NE方案,其中EPI的主要作用是直接嵌入DNA碱基对之间,干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的形成而起作用,同时抑制DNA及RNA的合成,对细胞周期各阶段均有作用,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1]。诺维本(NVB)是一种半合成长春花碱类化合物,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可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使分裂期微管崩解,通过阻断G2与M期细胞的有丝分裂,导致进入间期或分裂后期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NVB对轴索微管的亲和力最差,因而神经毒性相对较低[2]。 研究表明,NVB是治疗乳腺癌的有效药物。蒋泽飞等[3]单用NVB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效率达到40%以上。Spilmann[4]等采用NVB+ADM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效率为74%(66/89),CR21%,中位缓解l2个月,中位生存期27.5个月。王天峰等[5]临床报道以NE方案治疗乳腺癌59例,总有效率为59.5%,初治有效率为76.7%,复治有效率为62.1%。顾筱曼等[6]采用NE方案治疗乳腺癌15例,有效率为66.7%。本研究采用NE方案治疗乳腺癌68例,总有效率(CR+PR)61.8%。初治有效率66.7%。复治有效率53.8%,患者的缓解期为4~20个月,中位缓解期7.5月。中位生存期14个月(1-40个月)。与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相当,也表明NE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疗效。 本组病例中,治疗3个周期有效率为50.0%,3个周期以上有效率为65.4%,提示4个或4个以上周期的化疗效果可能更好。不同部位转移疗效的结果表明,本方案对淋巴结、皮肤及肺转移疗效更好,对其它部位转移肿瘤的疗效目前还不确定。 本组病例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0.9% ,Ⅲ-Ⅳ发生率32.4%,贫血发生率42.6%,Ⅲ-Ⅳ发生率8.8%。化疗前使用恩丹西酮后胃肠道反应明显减轻,Ⅲ-Ⅳ发生率4.4%,且通过对症处理均能恢复,不影响治疗。其他毒副作用如脱发、静脉炎、周围神经炎等均不严重。上述表明对采用NE方案化疗患者采用有效预防措施,及时对症处理,该方案的毒副反应仍属于较低水平,该方案安全可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使用NE联合化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其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

谢轶群 2018-07-28阅读量5729

神经导航下脑立体定向活检术-...

病请描述:脑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多呈侵袭性生长,无包膜,边界不清,恶性程度各异,容易复发,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术后辅助放疗和(或)化疗,因恶性程度不同,疗效不一。然而,很多神经胶质瘤在影像学表现上多种多样(某些病变较深、位于重要功能区域、病变多发散在多发),还常出现同病异像、异病同像,容易与颅内其他疾病(如炎症、变性疾病、脱髓鞘病变、转移瘤、淋巴瘤等)混淆,从而延误治疗。脑立体定向病灶的活检是获得明确病理诊断、指导后期治疗的有效手段。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脑脊柱外科,采用神经导航下脑立体定向活检术,为43例脑深部复杂病变明确了病理诊断。其中,胶质瘤17例,均为高级别(III级及以上)胶质瘤(2例颅内多发胶质瘤中,伴有II级病变);所有胶质瘤中颅内多发胶质瘤3例,大脑胶质瘤病1例,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1例。1.颅内多发胶质瘤病多发胶质瘤病(multifocal and multicentric gliomas, MFG, MCG)是指颅内发生2个或2个以上的神经上皮肿瘤。本病多数起源于多发中心,少数是转移或肿瘤间断性发展而成。该病容易与多发转移瘤、淋巴瘤、脱髓鞘相混淆。病理类型中最常见的为胶质母细胞瘤。多发胶质瘤预后极差。Salvatid等(2003)报道的25例多发胶质瘤患者中,平均生存期7.6个月(0-16个月)。10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平均生存期3.2个月。治疗建议:对于没有颅高压的多发病灶应首选脑立体定向活检明确诊断,根据病理结果进行后续治疗;对于引起明显颅高压和神经功能障碍者,可尽早手术切除病灶减压,力争一次性切除较多个肿瘤;对于肿瘤相距较远者,可分次切除。2. 大脑半球胶质瘤病术后病理提示:弥漫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伴大脑胶质瘤病生长方式。(WHO III级)大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 cerebri, GC)是一种罕见的,以神经胶质细胞弥漫性瘤样增生,而原有解剖结构保持完整为特征的原发性肿瘤样疾病。GC病灶范围广泛、边界不清、站位效应不明显,无或者轻度强化。在影响和临床上及容易与各种脑白质病、病毒性脑炎、脑梗死相混淆。脑立体定向活检病理诊断是“金标准”,对于病变的后期治疗具有决定性作用。3. 不同级别肿瘤同时存在头颅MRI示:左侧颞叶深部天幕上缘病变,T1低信号,T2混杂信号,不均匀强化;左侧丘脑病变,T1等信号,T2高信号,未见明显强化。术后病理提示:左侧天幕缘: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IDH野生型);左侧丘脑:弥漫性胶质瘤(WHO II级)。病理性质相同,级别存在差异的比较少见,Salvatid等报道的25例多发胶质瘤患者中,病理级别相同的76%,病理级别不同的占24%。4. 胶质增生进展为胶质瘤,且不同级别肿瘤同时存在该患者为中年男性,因头痛头晕2个月就诊,头颅MRI示:左侧丘脑、左侧枕叶近胼胝体压部、四脑室周边异常信号改变,TI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无明显强化。患者局麻性行神经导航下脑立体定向活检术,穿刺八点为左侧枕叶深部病变,术后病理提示:胶质增生。患者随访数月后,复查发现病变有增大趋势,故行第二次活检术。此次穿刺靶点为左侧丘脑和左侧诊断两个部位。术后病理提示:左侧枕叶: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 III级;IDH野生型);左侧丘脑: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IDH野生型)。从该病例我们吸取的经验为:该病例第一次活检为胶质细胞增生,随访数月后进展为弥漫性胶质瘤,且另外一个病灶为胶质母细胞瘤。因此对于颅内多发病灶,尽可能对多个病灶、每个病灶多个靶点进行取材,才有机会提高阳性率。5. 术前误诊为淋巴瘤、转移瘤的颅内多发胚胎性肿瘤。该患者男,19岁,因头痛头晕1个月前来就诊。头颅MRI示:幕上、幕下多发病变。术前诊断:转移瘤?淋巴瘤?行右侧颞叶脑立体定向活检术,病理提示:中枢胚胎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指有未分化或低分化的神经外胚层细胞形成的高度恶性的肿瘤,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该病比较少见,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1%,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该病预后不良,明确诊断仍然依靠手术或活检。胶质瘤起病隐匿,影像学表现复杂,及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而延误治疗,当前明确诊断仍然依靠手术或者脑立体定向活检获取病变组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有希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高阳 2018-07-17阅读量8422

神经导航下脑立体定向活检术

病请描述:诊断为治疗的先导,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是临床治疗颅内病灶的基础,是神经内外科医师决定是否手术及后续如何治疗的依据,也是确定能否放疗和化疗的先决条件。 虽然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发展使脑内病灶的确诊率明显提高,但很多情况下脑内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并不典型;特别是早期病变和神经变性病灶,由于病灶界限不清,影像学特征不明显等,无法单纯从影像学明确其性质,从而导致临床误诊、误治现象存在。 立体定向脑组织活检术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的特点,特别适合于颅内多发、病灶微小、位置身在或处于功能区,开颅手术无法达到或不能切除得病灶的明确诊断。 Case 1 病理:淋巴瘤Case 2 病理: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Case 3 病理:炎性肉芽肿性病Case 4 病理:淋巴瘤Case 5 病理:肺癌脑转移

高阳 2018-07-17阅读量8589

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病请描述:脑转移瘤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个体化系统综合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至关重要。 1、外科治疗 孤立转移灶,一个切口可以切除的1-3个转移灶,占位效应明显(或伴有出血、坏死、囊变),且位于可行手术切除部位,有颅高压症状的可行手术切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病灶突然增大,周围水肿增大,引起严重颅高压症状,即使位于功能区域或者多发转移灶,也可行手术减压。此时手术的作用仅限于获取病理或者减轻站位效应及颅高压症状,有希望延长患者生存期。 2. 放射治疗  脑转移瘤的常用放射治疗技术包括全脑放疗(WBRT)、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RS)和分次SRS及常规放疗。SRS比较微创,水肿及放射性坏死等晚期并发症少见,适用于体积较小转移瘤,体积越小,效果越好。WBRT在脑转移瘤的治疗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外科切除或者SRS不可行(多发脑转移瘤)、联合SRS或手术预防复发以及作为复发患者的挽救治疗。3. 系统治疗 复发脑转移瘤患者其他治疗(手术、SRS、放疗)无计可施时,系统治疗可以作为一种选择。对于不同原发灶来源的肿瘤(肺癌、乳腺癌、肾癌、黑色素瘤、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及血液系统等),其治疗方案不尽相同,药物选择取决于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相关基因突变情况等。目前可用的系统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预防性放射治疗。 a. 化疗的疗效很大程度取决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对化疗药物敏感的肿瘤, 其颅内转移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基本一致。 对于颅内单发转移瘤患者, 应选择神经外科手术并瘤腔内留置卡莫司汀多聚晶体片(polymer wafers),手术后辅助全脑放射治疗,效果显著。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建议行 EGFR 基因突变、ALK和ROS-1融合基因检测,常用化疗药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如吉非替尼,ALK 和 ROS-1 融合基因抑制剂如克唑替尼与培美曲塞,血管生成抑制剂如贝伐单抗联合一线化疗(卡铂/紫杉醇或顺铂/吉西他滨)取得良好效果。 根据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大剂量甲氨蝶呤方案治疗乳腺癌脑转移可以获得56%的疾病控制率。其他药物如铂类和依托泊苷、卡培他滨±拉帕替尼对乳腺癌脑转移也有效。 恶性黑色素瘤治疗领域的快速进步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系统治疗选择。福莫司汀+替莫唑胺或联合全脑放射治疗被认为是治疗黑色素瘤颅内转移患者最有效的方案。免疫治疗药物和BRAF抑制剂都对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有效。 新型烷化剂替莫唑胺(TMZ)治疗颅内转移瘤或与常规放射治疗方法相结合,对颅内转移瘤也有一定疗效。 b. 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目前已有的靶向药物主要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等。免疫治疗有pd-1,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如ipilimumab. c. 中医药治疗 对于癌症患者的身体都比较虚弱,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配合中药,减轻西医治疗的疼痛,加速患者身体的康复,如今中药研究发现许多中药有抗肿瘤活性,如人参皂苷rh2、灵芝多糖、香菇多糖等。 d. 预防性治疗 目前最为有效的预防方法是预防性脑放射治疗(PCI),它能有效地降低2年内发生肿瘤颅内转移的风险,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并使其达到临床完全康复,而放射治疗后2年认知功能减退情况并不十分明显。对于HER⁃2表达阳性的乳腺癌颅内转移瘤患者,预防性脑放射治疗或能提高新型药物的血⁃脑屏障穿透力,而这些药物反过来又能够进一步降低预防性脑放射治疗的照射剂量。

高阳 2018-07-17阅读量8731